在英国 - 拜谒文学巨人C.S.Lewis故居

来源: 天婴 2013-09-12 19:09:31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6568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天婴 ] 在 2013-09-14 22:18:05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93年,收到康来昌老师特意从台湾寄来的,珍贵的中文版《那里亚童话全集》。那里亚不但带我进入了C.S.Lewis的童话世界,也带我进入了C.S.Lewis的文学,信仰,人生。

虽然我在英国的行程很紧,但是,无论如何,我一定要抽出一天去拜谒C.S.Lewis。因为,在我眼里,C.S.Lewis不只是文学巨人,学者,他更是一位一生行走在痛苦幽谷的圣徒。

几经周折,终于到了C.S.Lewis的家 门口, 才发现访问需要预约。我站在门口,失望了十分钟后,还是拨通了预约的电话。我说:我是专程从加拿大赶来的,可不可以让我进去?对方说:“不行,一定要有预 约。而且,昨天刚接待过一个20多人的团体访问,非常累……”。我说:“我不需要导游,我自己可以‘导’自己,请让我进去”。


估计是接待的姐妹招架不住我的死缠活磨,终于同意让我进去。但是,她只答应我参观C.S.Lewis的客厅和饭厅。

当我走进客厅坐下,接待我的姐妹问:“你对C.S.Lewis有多少了解?”,我说,“可以说是比较了解”。

她请我坐在C.S.Lewis 的沙发上,我们开始如数家珍般聊这间房子里曾经住过的每一个人。不知不觉半个多小时过去了。突然,接待我的姐妹说,“好,我让你参观整个房子”。而且,允许我拍照。真是惊喜!我们不曾相识,但是,就是因为我们都爱C.S.Lewis的书,就能像老朋友一样聊得投机。也是因为C.S.Lewis,我才也得以拍下100多张珍贵的照片。



 
烟斗也许是C.S.Lewis的一个标志。在这间客厅里,地上曾经是天天铺满了书,满到无处下脚的地步。

这间客厅里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东西,就是那深褐色的羊毛绒窗帘。那是C.S.Lewis的“杰作”。因为,那个窗帘让他回想起他在伦敦的日子。C.S.Lewis和哥哥Warren每天就坐在这个茶几的两边,关起门窗,抽着烟斗,讨论他的作品,分享彼此的见解。直到整个房间被烟弥漫到看不见对方,他们就打开窗子,坐在这里,静静地看着烟雾是如何夺窗而逃……。



 
在这栋房子里,除了Lewis兄弟,还住着Moore太太和她的女儿Maureen。Maureen结婚后,她的丈夫和孩子也住在里面。

当时,Lewis兄弟和Moore太太共同买下这栋房子。但是,这栋房子的所有权却是Moore太太的,Lewis兄弟只有居住权。

Moore太太是Jack(C.S.Lewis的昵称)朋友Paddy 的母亲。19岁时,同在牛津读书的Jack和Paddy同时参加一战,他们住在一起,成为好朋友。他们有一个约定,如果对方阵亡,活下来的一方就要照顾对 方的家人。最后,Paddy中弹牺牲。所以,Jack就按照当时的承诺,将Paddy离婚的母亲和妹妹接来牛津同住。Jack不但供Paddy的妹妹读大 学,而且,还将Moore太太养老送终。虽然,所有的人都不太明白为什麽Jack要收留Moore太太和女儿(包括Jack的哥哥和父亲)。甚至有人诋毁 说Jack和Moore太太有不健康的关系。但是,Jack以坦荡和慷慨告诉世人:朋友的爱就是天使的爱! 可以想象一下这一大家子在一起生活的情景,大人喊,孩子叫,而 且,Moore太太和Jack的哥哥Warren互不欣赏。Moore太太一生气,就从里面锁住Jack睡房通往楼下的门。害的Jack不得不从这个逃火 的楼梯出去,赶着去牛津上课。但是,Jack从没有抱怨过,没有一次说过类似“是我挣钱养你们所有的人”的话。Jack一直感激Moore太太对他母亲般的爱,一直视哥哥Warren是上帝给他生命中的祝福。



 
拜谒Jack的故居,不可能不去“鹰和小孩”(Eagle and Child) 酒吧。

在这里,这个角落,是每周四晚上Inklings聚会的地方。这个类似笔会的聚会最早是Jack和写《指环王》(The Lord of the Rings)的作家J.R.R.Tolkien每周一早上碰面喝酒聊天的地方。

他们俩儿最早的话题是谈论诗歌,神学,政治,和点评彼此的作品。 我站在那里,脑海里浮现出Jack每周晚的开场白,同时也是邀请:“Well, has nobody got anything to read us"?。从某程度上我非常羡慕Jack能有这样一个支持他的团体。虽然,在这个团体中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是基督徒,也不是每个人都同意彼此的观点。但是,他们诚实地接纳彼此。

Jack的很多著作都是在这里宣读后,得到宝贵的反馈才得以成书的。其中包括:“Out of the silent Planet", "The Great Divorce","The Problem of Pain", "Miracles"……,这些书几乎是每一章都在这里宣读过。还有他著名的“The Screwtape Letters",也是在这里得到各位笔友的一致好评后,才出版的。同样,J.R.R.Tolkien的《指环王》也是每周一章在这里边宣读边写作而完成的。


 
既然提到J.R.R.Tolkien,就不能不谈他和Jack的友谊。

1931年9月19日傍晚,当时在牛津做教授的J.R.R.Tolkien邀请Jack散步,那也是这两位文学巨人著名的“Addisons Walk",他们要探讨他们共同喜欢的北欧神话。

当时,Jack是无神论者,J.R.R.Tolkien是天主教徒。但是,他们的谈话自然而然地从神话转到信仰。就在那个晚上,那个谈话之后,Jack终于看见“天上的门”(the high gates)开了。他说:“我承认,上帝就是上帝(God was God),我跪下,祷告”。

虽然,J.R.R.Tolkien带领Jack成为基督徒,但Jack并没有像J.R.R.Tolkien期待的那样成为天主教徒, 而是成为英国教会(church of England)的成员。后来,Jack又和Joy(后来的妻子)交往。J.R.R.Tolkien也非常的不满。Joy不但是犹太人,而且离过婚。为此,J.R.R.Tolkien拒绝和Joy来往,也拒绝参加Jack的婚礼。但是,在Jack去世之前,这两位文学巨人不但和好如初,而且,各自以爱接纳对方的信仰传统。他们不但在文学上,而且在耶稣里成为真正的弟兄。


 
我伫立在Jack和哥哥Warren合葬的墓前,注视着上面莎士比亚名句的碑文“Men must endure their going hence"我的眼睛湿润了。

痛苦可以说是Jack一生的天问,也是Jack进入信仰的最大拦阻。Jack信耶稣后写了“痛苦的奥秘”,但那只是Jack在理论上对痛苦最理性最合乎逻辑的认识。但是,当他的妻子Joy罹患癌症去世后,他写下自己最真实,最挣扎,最困惑,最有价值的对痛苦的思考“A Grief Observed"后,他才发现原来痛苦没有答案。但是,在那个最痛的痛苦里,Jack却经历,完成了从思考痛苦到爱的永恒转身。

Jack一生有过两次面对痛苦必须要做的选择。当他是孩子时,他选择了“安全”,逃避。当他是男人时,他选择了承担,爱。 那里亚童话,不只是童话,而是一个男人从童年梦幻迈向真实生命的丰盛纪录。透过这一扇那里亚窗户,我不但看见路易斯童话世界里的阁楼,衣橱,更看见一个痛苦灵魂经过“寻找的,就寻见”的惊喜和永恒满足。


所有跟帖: 

谢谢你的介绍。只念过A Grief Observed -八音涧- 给 八音涧 发送悄悄话 八音涧 的博客首页 (38 bytes) () 09/12/2013 postreply 20:22:27

回复:在英国 - 拜谒文学巨人C.S.Lewis故居 -制作猫- 给 制作猫 发送悄悄话 制作猫 的博客首页 (45 bytes) () 09/12/2013 postreply 20:40:17

真是有缘才相会! -嘉崚子- 给 嘉崚子 发送悄悄话 嘉崚子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12/2013 postreply 23:28:35

太谢谢你的文章。痛苦,思考过后的信仰才是更深刻更真诚的信仰,也是更丰盛的福分。我们 -lepton- 给 lepton 发送悄悄话 lepton 的博客首页 (82 bytes) () 09/13/2013 postreply 06:16:00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