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京杂记--北京钟鼓楼和旧城保护

来源: beijingconnection 2013-07-24 19:37:11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5561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beijingconnection ] 在 2013-07-27 00:16:03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北京城里还保留着北京味的地方是越来越小了。到处是丑陋的,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一点都不象老祖宗留下的那个美丽的皇都了。每次回京可以故地重游,重温旧梦的地方除了那几座皇家园林外几乎没有了。离父母家不远处的钟鼓楼和周围的街区虽不是童年时常光顾的地方,但依然保留了北京往昔的风貌,是一个怀念旧日北京的好地方。

鼓楼



陡峭的楼梯,一跑直上楼上。



从鼓楼上俯瞰鼓楼大街,远处是景山。



远眺什刹海,背景是北海白塔。

鼓楼,初名齐政楼,建于元至元九年(1272),明永乐十八年(1420)重建,现存建筑为明嘉靖年十八年(1539)所建.楼高46.7米,是一座砖木结构的大型单体建筑,为我国现存鼓楼建筑之最。鼓楼分两层,一层为无梁拱券式砖石结构,南北各辟三个券洞;东西各辟一个券洞;东北隅设蹬楼小券门和蹬楼通道。



楼上的鼓和打鼓表演。




仅存的大鼓。

二层原有更鼓25面。1面大鼓、24面小鼓,代表一年、二十四个节气。后来世事沧桑小鼓流失,仅存大鼓一面。大鼓鼓面直径约1.5米,使用一整张牛皮蒙制的,但是现在鼓面上伤痕累累,是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日本军队的“杰作”。




鼓楼楼上。



鼓楼西大街



鼓楼和钟楼间的广场,远处是钟楼。

钟楼始建于元至元九年(1272)年,明永乐十八年(1420)重建。现存建筑在清乾隆十二年(1747)完工.楼高47.9米,是我国现存唯一的无梁拱券式全砖石结构的大型单体建筑。钟楼东北角开一蹬楼小券门,登75级台阶至二层。

钟楼有上下二层, 二层悬挂着明永乐年间特铸重63吨的报时铜钟。铜钟悬挂于八角形木框架上,通高7.02米,钟身高5.米,下口直径有3.4米,钟壁厚12到24.5厘米,被誉为“古钟之王”。据文献记载,铜钟采用传统的泥范法,利用地坑造形群炉铸。钟体全部由响铜铸成,撞击时声音浑厚绵长,正所谓“都城内外,十有余里,莫不耸听”。



从钟楼上对看鼓楼。



大钟。



架钟的木架和撞钟的钟木。





上下钟楼的石阶。



钟和架。


在古时并没有钟表的情况下,就是靠着钟鼓楼的晨钟暮鼓来催促文武百宫勤于政务,提醒百姓辛于劳作。

古人将一夜划分为五更(重点说一下这个更字在这里读做Jīng,与京同音),每更一时辰,一夜正好是现代的十小时。黄昏
戌时(19点-21点)为定更,人定亥时(21点-23点)为二更,夜半子时(23点-1点)为三更,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三更交替,指的是头一天与第二天的交替时间,鸡鸣丑时(1点-3点)为四更,平旦寅时(3点-5点)为五更,也称亮更,即天明之意。据老人们讲清代规定钟鼓楼昼夜报时,到乾隆朝就改为钟鼓楼只报夜里的更时,那个时候晨钟暮鼓是由銮仪卫负责的,每晚戌时定更,司鼓司钟校尉以"对灯"为号分别登钟鼓楼,定更先击鼓,后敲钟,听到这个声音,则城门关,交通断,古称"净街",提醒人们洗洗睡了。二更天到四更天钟鼓楼则只敲钟不击鼓,以免鼓声影响到大家的睡眠。到了亮更则先击鼓后撞钟,表示该起床进行一天的劳作了。击鼓的方法是先快击18响,再慢击18响,共击6次,共108响。撞钟与击鼓相同。

由于钟鼓楼每天只在亮更和定更鸣钟,而二至四更天是击鼓,因此就被称作“晨钟暮鼓”。





人力车。




广场上玩踢毽儿的老北京们。




混和味的北京。




鼓楼东大街。


北京东城区政府制定了一个钟鼓楼整治恢复项目的整体规划方案。由于历史变迁,钟鼓楼周边环境及历史风貌破坏较大,空间被严重侵占。整治将参考清代及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地形图,但并不是简单照搬地恢复到清朝或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模样,目前已经通过公开招标确定设计单位,将通过各方共同努力,保护好古都历史风貌。根据东城区政府制定的征收办法,征偿价款每平方米4万元,在北四环的芍药居还可以提供一个经济适用房指标,每平方米7000元。

而建筑学者的质疑,恰恰集中指向“保护”、“恢复”、“整治”等关键词。在《北京旧城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中,钟鼓楼广场周边的四合院多被定级为“改善类建筑”(也有少数“保护类建筑”),即“具有清晰和典型传统建筑空间布局和传统建筑形式的历史建筑,其建筑质量评估分类为‘一般’,可以进行修缮和翻建,适应现代的生活方式”。现在人们担忧的是,钟鼓楼地区会不会成为第二个前门。“所谓‘前门模式’,就是拆了一批旧的,建了一批假的。”




(部分文字摘自网上有关资料)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访京杂记--北京钟鼓楼和旧城保护
  • 访京杂记--北京景山公园
  • 访京杂记--北京中国美术馆
  • 访京杂记--协和医院,东单
  • 访京杂记--颐和园听鹂馆
  • 所有跟帖: 

    好,谢谢, 没上去过~~ -弓尒- 给 弓尒 发送悄悄话 弓尒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7/25/2013 postreply 02:22:38

    好地方。爬那鼓楼可累死我了。可是小孩居然自己下去再爬一遍。 -monochrome- 给 monochrome 发送悄悄话 (43 bytes) () 07/25/2013 postreply 03:02:44

    这两处我刚好都去了,照片很不错。南京无梁殿也是无梁拱券式全砖石结构的。 --眉子-- 给 -眉子- 发送悄悄话 -眉子-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7/25/2013 postreply 06:24:24

    谢谢介绍! 下次回去一定要上去看看 -蒙老乡- 给 蒙老乡 发送悄悄话 蒙老乡 的博客首页 (36 bytes) () 07/25/2013 postreply 08:46:52

    很亲切:) -cherryhill- 给 cherryhill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7/25/2013 postreply 10:53:47

    谢介绍。我从来没有上去过呢 -陈默- 给 陈默 发送悄悄话 陈默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7/25/2013 postreply 18:11:22

    早该听取梁思成和林徽音的意见! -嘉崚子- 给 嘉崚子 发送悄悄话 嘉崚子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7/25/2013 postreply 23:12:57

    回复:早该听取梁思成和林徽音的意见! -beijingconnection- 给 beijingconnection 发送悄悄话 beijingconnection 的博客首页 (185 bytes) () 07/26/2013 postreply 06:51:58

    也不用立都他处,学巴黎建个新城就是了。拆北京城墙简直是犯罪。 -小黑猫- 给 小黑猫 发送悄悄话 小黑猫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7/26/2013 postreply 09:41:51

    同感,同感! -好好地学习- 给 好好地学习 发送悄悄话 (20 bytes) () 07/26/2013 postreply 06:30:04

    小时候一直以为这些城门楼子都是个摆设,不能上去呢。 -aranjuez- 给 aranjuez 发送悄悄话 aranjuez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7/26/2013 postreply 08:13:05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