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加边界上的趣事----和平门(Peace Arch)

来源: 史迷 2011-11-14 09:59:48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4183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史迷 ] 在 2011-11-16 09:30:28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上次说到美加边界的中西段,是一条沿着北纬49度的直线。

在这条直线的最西端,离海湾大约300米的地方,有一个白色的建筑,像凯旋门,有非常醒目的高高拱门,它的名字是Peace Arch,中国人就直译为和平门。现在的和平门完成于1921年,为纪念1814年美加间的和平条约签订100周年。门洞里,象征性地安置了一对铁栅栏,上面醒目地写着:“May these gates never be closed”。这个美好愿望,到现在一直实现着,尽管911后布什政府的对加政策有所变化。大门能跨过两个世纪常开的原因,是两边的人民真正体会到他们是亲密无间的兄弟。正像和平门顶上刻在美国一侧的警句一样:Children of a common mother。 不知大家怎么想,我把这句话, 翻译为一句成语:情同手足。


门的加拿大一侧,也刻有一句:Brethren Dwelling Together In Unity, 想了好久,没找到更贴切的翻译。一天,从“情同手足”中, 突然想起了另一个成语: 休戚与共 。带过好多不谙英文的国内朋友看这个建筑,每次我就这么向他们解释这两句话的含义,不知是否有“误导”之嫌。


这个大门正好坐落在国境线上,门两旁没有城墙,周围全是绿地,隔不远有几个界桩,向东西两个方向延展。望西看,是宽阔的海湾,海湾尽头,可见温哥华岛上的山峦。夏日黄昏,夕阳和彩云漂浮在海山之上,海天同时被笼罩在橘红色的雾霭中,是美不胜收的落日奇景。往东看,小丘上种植了各种树木,曲径小道旁是各色的艺术雕塑。南北草坪中各有一面用鲜花组合的美国和加拿大国旗,提示人们你是在哪个国家的国土上。西南角还有一片宽大的草地,草地中建有供人们野餐的大餐厅,BBQ烤炉,长桌长椅,水源等;高大的梧桐提供了舒适的阴凉,是夏日休闲的绝好去处。每年春夏,这里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来自两国的游客。好像我们中国人特别青睐这个公园:到处可见国人面孔,到处可听亲切的乡音。

这是由美加共管的公园,但每方都有一个自己的名字。美国叫州公园,加拿大叫省公园,公园内没界限,到处可去:加方的游客,可走到和平门和界桩的美方一侧,不用担心非法过境;反之亦然。这个公园全年免费向大众开放。说免费,实际是它无法向公众收钱,因为公园四面开放,无墙无网。再加上地处交通要道:两条平行的公路从公园内直穿而过。一条连接着美国5号高速公路,直通加拿大海关;另一条和加拿大99号高速公路相连,通向美国边防检查站。繁忙时,公路是汽车的长龙,走走停停。车上的乘客,趁机跳下车,抓拍几张和平门的照片,以示“到此一游”。你说,这样的公园,怎么收费呢?


公园没围墙,公园内可以随意走动,这不就意味着可以无阻碍地进入美国或加拿大了呢?我当初也是这么想的,尽管老加拿大人告诉我美国那边看的很紧,仍不以为然。甚至想成立一家“国际人口交流中心”,专门倒腾想到美国淘金的人。。。。


我大学时代的学长,是深受我敬重的品学兼优的学者。在加拿大,我们住的很近,经常来往。他的内弟从中国来温哥华访问,闲暇之际,少不了由他和他的太太(就是内弟的姐姐)带着到处走走看看。和平门当然是一个必去的景点:至少可以人在加拿大,就能去美国“到此一游”了。

那天学长忙工作,由他太座带弟弟去和平门。在公园两边玩了一会儿后,他们不知是要找厕所或买什么吃的,就沿公园的路,信步向前,边走边聊。他们大概还没意识到出了公园的界限(根本就没有物质的界限),也不知公园里外有不同的规定(谁知道?),不知不觉地就走到了公园外的街道上。当他们听到身后警笛声响起时,回头看见两辆警车向他们开来。无论如何没想到,这是冲着他们来的。

两个人,都不太通英语,也没随身带护照,怎么也无法让边检人员相信他们是误入美国领土,就这么被抓进了设在离公园不远的“移民监狱”!学长接到电话后赶到监狱,向人家提交了两人的护照和身份证明。他太座好办,加拿大的永久居民,还有合法进入美国的签证,真是个误入的小事;问题是那个“中国人”内弟:中国护照,没加拿大身份,没美国签证,被抓时人在美国国土上。学长费尽口舌向官员解释,最后,大概是因为他的身份,工作职位,教育背景和他信誓旦旦的保证,让官员相信他所说的话:内弟没有偷越国境的念头,确实是无意识的误入。签下一张表格备案,由警车押送通过那个公园,交到公园另一侧的加拿大关口。

这是我朋友中唯一被抓进监狱的人和事,不是因为犯罪,而是逛公园时走错了路。向毛主席保证,打死我也不会相信他们会偷越国境。不信归不信,毕竟是发生了,可见美加边境不是轻而易举可以跨的。从而验证了我的老加拿大朋友说过的话是对的;也吓得我再没敢想过,去成立什么“国际人口交流中心”。。。。



加拿大一侧看和平门




美国一侧的光景




界桩



公园秋色




美国欢迎你。但要小心,别乱走。

所有跟帖: 

有趣!估计公园各处都安装有监控摄像,一不小心跨过了界就被逮个正着。:) -云燕假日- 给 云燕假日 发送悄悄话 云燕假日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14/2011 postreply 10:13:46

肯定会有监控摄像;还有值班的警察,再加便衣。 -史迷- 给 史迷 发送悄悄话 史迷 的博客首页 (96 bytes) () 11/14/2011 postreply 14:50:29

有海关的警察,离门200米左右 -(_!_)- 给 (_!_) 发送悄悄话 (_!_)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14/2011 postreply 21:14:23

好文! -徽宁- 给 徽宁 发送悄悄话 (216 bytes) () 11/14/2011 postreply 18:14:09

欧洲大陆现在差不多了,上次去,很受启发,边界真的不见了。 -史迷- 给 史迷 发送悄悄话 史迷 的博客首页 (74 bytes) () 11/15/2011 postreply 14:40:30

80年代末我有个朋友在美国这边等着接加拿大那边来的国内小组。左右等不来,便鬼使神差地 ---1234567-- 给 --1234567- 发送悄悄话 --1234567- 的博客首页 (271 bytes) () 11/14/2011 postreply 23:08:28

这可是“无独有偶”了:) 我一直以为就这么一份呢。 -史迷- 给 史迷 发送悄悄话 史迷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15/2011 postreply 14:43:52

你翻译的这两句话真贴切。顶! -yuan222- 给 yuan222 发送悄悄话 yuan222 的博客首页 (132 bytes) () 11/15/2011 postreply 13:50:01

嘿嘿,那我要去申请“专利”了:))谢谢您:)) -史迷- 给 史迷 发送悄悄话 史迷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15/2011 postreply 14:45:08

史迷兄的好文趣事使我想起90年代中游览尼加拉瓜大瀑布和千岛湖的经历。在那两个地方都听到了 -广陵晓阳- 给 广陵晓阳 发送悄悄话 广陵晓阳 的博客首页 (180 bytes) () 11/15/2011 postreply 19:46:04

那个地方比BC复杂,不是直线:)) -史迷- 给 史迷 发送悄悄话 史迷 的博客首页 (31 bytes) () 11/15/2011 postreply 21:36:02

真是太冤了,不知会不会上黑名单,以后可就麻烦了。另“休戚与共”译的很棒! -xiaolai- 给 xiaolai 发送悄悄话 xiaolai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1/17/2011 postreply 18:05:46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