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网读历史(11) 科学革命是西方文明的独特产物

本帖于 2011-03-15 08:44:58 时间, 由普通用户 --1234567- 编辑

上网读历史(11)  科学革命是西方文明的独特产物
(资料来自网络 )
《全球通史》
L.S.斯塔夫理阿诺斯 著     吴象婴 梁赤民 译
http://www.tianyabook.com/waiguo/quanqiutongshi/index.htm
这本书有趣的是它从全球的角度考察文明的发展


牛顿自己的《原理》副本,并带有为第二版所作的修正。   
1763至1914年欧洲获得世界大部分地区的霸权
欧洲之所以能进行这种前所未有的扩张,是因为三大革命——科学革
 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给了欧洲以不可阻挡的推动力和力量。
 这些革命有两个特点。
一个特点是,它们在1763年以前就在扎实地进行着。英国内战即政治革命的一个主要阶段
发生于17世纪40年代。科学革命主
 要发生在从哥白尼发表《天体运行论》(1543年)至牛顿发表《自然科学的数学原理》
 (1687年)之间的一个半世纪里。同样,工业革命的根源可在17世纪中找到;那时,
 西北欧国家“充满着如系统的机械发明、公司组织以及对金融财团和贸易公司的股票的
 投机之类真正的资本主义现象”。
另一特点是,它们并不是平行或独立地进行的。牛顿对支配天体运动的若干定律的发现和达尔
 文关于生物进化的理论,对政治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样,近代民族主义若无印刷和
 电报之类的技术新发明,是完全难以想象的。反之亦然,政治影响了科学,给科学进步
 以强有力的促进的法国革命就是其中一例。政治还影响了经济,这一点英国制造商约翰
 ·威尔金森讲得很清楚;他直截了当地说,“制造业和商业总是在教会和国王干预最少
 的地方最繁荣。”

M

《雅典學院》是拉斐爾創作的一幅壁畫,現存於羅馬的梵蒂岡博物館拉斐爾畫室中。
科南特将科学定义为“通过实验和观察发展起来并引起进一步的实验和观察的一系列互相联系的
 概念系统。”
科学革命是西方文明的独特产物。原因似乎在于,只是在西方,科学才
 成为一般社会的组成部分。只是在西方,哲学家-科学家与匠人才实现联合,互相促进。
 为什么这一划时代的发展会出现在西方呢?
一个原因在于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学术成就。学者和艺术家强烈反对中世纪的整个生活方式
他们不再希望通过穆斯林和经院哲学家的变形眼镜来看古
 人,而是直接求助于柏拉图和亚里土多德,还有欧几里德和阿基米德,希波克拉底和加伦;这些学者曾促进了物理学、数学、生物科学的研究。

 若无西欧的缩小匠人与学者之间的鸿沟的有利的社会环境,人类学识上的这些成果
 独自不可能引起科学革命。在文艺复兴期间人们尊重纺纱、织布、制陶术、玻璃制造、尤其是日益重要的采矿和冶金术方面的实用工艺。
 1662年,英国查理二世颁发特许状,成立“促进自然知识的伦敦皇家学会”。皇家
 学会的成员们已意识到在技师与科学家之间进行合作的好处,每天交给[学会]的许多奇物珍品不仅出自博学的、专门的哲学家之手,而且来源于技工的工场、商人的航海、农民的耕地以及绅士的养鱼塘、猎园和花园。

各大学都信奉笛卡尔(1596-1650年)哲学,理性的探究和判断被扩展到各领域。所有的传统和权威都接受理性的检查。
培根说,我们必须研究关于各种现象的博物学,搜集有关各种现象的一切观察资料。使用归纳法从事实开始,然后进行到普遍性的原理。


《杜爾博士的解剖學課》是荷蘭畫家伦勃朗(Rembrandt)於1632年的油畫作品。這幅畫現存於海牙的莫理斯住宅皇家美術館。
中世纪外科医生的工作被看作是“奴隶的”。实验受到轻视,活体解剖被认为是非法的
 威廉·哈维(1578-1657年)之所以能作出关于心脏和血液的运动的伟大发现,是
 因为他坚决不理睬对体力劳动的这种藐视。数十年间,他一直进行各种艰苦的实验。


Astronomer Copernicus: Conversation with God, by Matejko. In background: Frombork Cathedral.
 近代科学最主要的进步发生在与地理学和航海术有密切联系的天文学领域
 1530年,哥白尼印发了其著作的简短提要;1543年即他去世那年,《天体运行论》全书出版。
他的假说与常识不一致。向上抛的物体不就会落后于旋转中的
 地球的表面吗?哥白尼的新天文学使新物理学成为必需。这一需要由富有的佛罗伦萨人
 伽利略(1564-1642年)予以满足。
伽利略主要关心的是地球的运动,牛顿(1642-1727年)则发现了有关宇宙本身的定律。
牛顿发现了一个数学上能证实的根本的宇宙定律;这定律可适用于整个宇宙,也可适用于最微小的物体。实
 际上,自然界好象是一个巨大的机械装置,按照通过观察、实验、测量和计算可予以确
 定的某些自然法则进行运转。


Leaf forms from Hortus Cliffortianus (1738) Linné
应用以实验为基础进行研究的新方法,1746年,莱顿大学的两名教授发明了储存和
 急速释放电能用的莱顿瓶。
富兰克林以其典型的实践方式于1753年研制出预防雷击的避雷针
 18世纪初叶,人们对自然界即当时所称的博物学也有着极大的兴趣。
约翰·雷(1627—1705年),是《植物史》、《昆虫史》的著者。
瑞典教授林奈(1707—1778年),他制订了将植物分类的最早的的方法,他还将动物划分成哺乳动物、
 乌、鱼和昆虫几大纲。
法国贵族布丰(1707-1788年)写成36卷的巨著《自然史》他注意到人类与低级动物在动物学方面的惊人的相似之处。

化学革命,1770-1850年
科学家们被吸引到气体问题上,是由于矿井和沼泽中存在着能燃烧的易燃空气。
在1755年,爱丁堡的约瑟夫·布莱克通过加热石灰石而成功地分离出二氧化碳。
1781年,亨利·卡文迪什证明水是由两份氢和一份氧组成。
约瑟夫·普里斯特利(1733-1804年)他分离出氧,并证明正是氧元素在燃烧和呼吸中被消耗。他还进一步证明,在日光下,绿色植物从它们吸收的二氧化碳中分解出氧。


 Lavoisier's Laboratory, Musée des Arts et Métiers, Paris.
杰出的化学家安托万·洛朗·拉瓦锡(1743-1794年),他在法国革命期间牺牲于断头台。拉瓦锡将汞放在一个装有空气的密封罐子里加热,发现在实验以前和实验以后,种种元素的质量和
 分量正好依然如故。 这样,拉瓦锡使化学先前的所有混乱现象变为一条元素结合定律。将化学安
 置在坚固的科学基础上
原来,化学家们认为有机化合物是由一种“生命力”以某种方式控制的。但是,随着化学家
 们发现有机化合物能用合成法合成,这一看法被抛弃了。
1828年,弗里德里希·维勒合成了见于尿中的有机物质尿素。
他的朋友贾斯特斯·冯·李比希(1803-1873年)证明植物从土壤中摄取的养料是由氮、磷酸盐和钾盐组成的。为大规模的肥料工业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对工业的另一重要贡献由英国化学家威廉·亨利·珀金(1838-1907年)作出。
 1856年,他在寻找奎宁的代用品时,偶然发现了第一种人造苯胺染料——品红。德国的厂长们看出,珀金的发现能为气体工业一向作为废品的煤焦油提供一条宝贵的出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国人已垄断了合成染料的生产。


 Louis Pasteur in his laboratory, painting by A. Edelfeldt in 1885
 对工业来说,同样重要的是法国杰出的化学家路易·巴斯德(1822-1895年)的工
 作。他在里尔大学工作期间,当地酒厂老板曾纷纷向他请求帮助,因为他们在从甜菜中
 提取乙醇时遇到了麻烦——果浆往往莫名其妙地变坏了。通过实验他驳斥传统的生物自然发生说
 他指出,通过排除空气中看不见的微生物,能够使肉体物质和植物性物质不腐败。这一
 点后来成为大规模的罐头食品制造工业的基础。
 1865年,巴斯德发现蚕疾病是由生活、成长在蚕体内的一种微生物引起的。救了法国的丝绸工业
他的疾病病菌说对医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The Beagle being hailed by native Fuegians during the survey of Tierra del Fuego, painted by Conrad Martens who became ship's artist in 1833.
查爾斯·達爾文在HMS Beagle (小獵犬號)擔任隨船博物學家。
生物学革命,1850—1914年
 正如牛顿因发现支配宇宙中的物体的定律而统治17世纪的科学那样,查尔斯·达尔
 文(1809—1882年)因发现支配人类本身进化的规律而统治19世纪的科学。
 然而,进化的思想对达尔文来说,决不是新的:
让·德·拉马克(1744-1829年)较早时候就已向物种不可改变的传统观念挑战
 拉马克想象有一种从蠕虫到人类的全面进化,并试图用获得性理论来解释这一进化过程。
 马由于需要迅跑而获得敏捷的腿,长颈鹿由于需要吃高处的树枝而获得长脖子。
查尔斯·赖统的《地质学原理》,三卷(1830—1833年),普及了有关地球表面形成的渐变论。
从19世纪40年代起,卡尔·马克思就写道,所有社会制度都处于不断的变化过程中。
斯宾塞在1857年发表的《进步:其规律及原因》一书中写道,
 “无论是在社会的发展中还是在政治、制造业、商业、语言、文学、科学及艺术的发展
 中,这种由简单经过连续的变异而进入复杂的同样的进化始终保持着。”

从1830年到1836年达尔文在的“比格尔号”环球科学考察船上当不拿薪水的博物学家。
在与世隔绝的加拉帕戈斯群岛上,他发现了一些显然是起源于在大陆的祖先但不知怎么地已渐渐变得不同的物种。这一点粉碎了古老的物种不变论
 达尔文:1838年10月,我为了消遣而偶然读到了马尔萨斯的人口论,而我由于长期不断观察
 动植物的习惯,对这种到处都在进行看的生存斗争,思想上早就容易接受,现在读了这
 本书立刻使我想起,在这些情况下,有利的变异常常容易保存,而不利的变异就常常容
 易消灭。它的结果就会形成新的物种。这样我终于得到一个能够说明进化作用的学说了。
 1858年6月,达尔文收到了華萊士的手稿,“我从未见过比这更惊人的巧合”。
1858年7月1日,他在伦敦向学会宣读他自己的论文和华莱土的论文,所谓达尔文的进化假说给提出
 来了。达尔文在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借助于自然选择即生存斗争中的适者生存》。

 尽管达尔文主义受到宗教界的敌视,它还是对西方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
俾斯麦以血和铁统一德国,他们认为最强有力者将在国际“生存斗争”中获胜。
中层阶级他们论证说,他们得到成功,因为他们已证明自己较无能的穷人更“适合”,而且,大公司对小公司的兼并是“生存斗争”的一部分。
达尔文主义被用来为帝国主义:诸土著民族软弱、低劣,需要优越的、较强大的欧洲人的保护和指导。

欧洲的艺术、宗教或哲学没有给非西方民族以巨大影响,因为非西方民族已在这些领域作出了类似的贡
 献。但是,在科学和技术方面,只有西方掌握了自然界的种种秘密,并为了人类的物质进步而对它们进行了利用。
科学革命是西方的一个创造性的产物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上网游 印度
  • 上网游 丝绸之路
  • 上网游 印尼 馬來西亞 新加坡
  • 上网读历史(10) 新兴西方的世界
  • 上网读历史(9) 荷兰、法国、英国、俄国的扩张
  • 所有跟帖: 

    长见识,谢谢。 -淡白儿- 给 淡白儿 发送悄悄话 淡白儿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13/2011 postreply 13:40:32

    这是个知识帖,真好! -金色的麦田- 给 金色的麦田 发送悄悄话 金色的麦田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14/2011 postreply 02:18:13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