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一下这位老外记者在灾区的感受吧。(ZT)

来源: laota 2008-05-23 15:50:29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689 bytes)
(路透北京记者站记者Ben Blanchard)5月12日四川大地震发生後,我是最早抵达灾区的外国记者之一。

我到成都的第一感觉是,一切似乎如常,那是在地震发生後的12小时。当时我想,可能是这里受灾不严重吧。但当2小时後,我向成都北部的重灾区都江堰进发的时候,我才意识到情况有多惨烈。

都江堰看起来就像经战火洗礼过一样,所有建筑物无一幸免,有的一面?塌了,有的出现几道裂缝,剩下的全部化为废墟,坍落在地,好似有巨人突然从天而降一一把它们踩扁一般。

幸存者或惊恐未定地茫然而立,或簇拥在帐篷、公共汽车和小轿车里避雨。毛毛细雨给这幅泣人的画面更加重了一份悲凉,让它变得悲壮彻骨。

我们听说城里一所学校塌了,找到校址不是件难事——谁都能给我们指路。沿街走过去看到横在路旁的遇难者尸首,我想我已经为接下来的情景作足了身心准备,然而,我错了。

警察和士兵已经在学校周围拉起警戒线,防止过于激动的家长闯进废墟寻找自己的骨肉。

在我走访都江堰的这些天里面,没有直接引用过任何一位遇难学生家长的话:和他们说话我感到太痛心了。我也试图问他们一些问题,但每次我都怕自己会先泣不成声,不得不把脸转到一边。我为自己感到羞愧,我都不能完成来这里的任务——报导。

而後几天,成都等各地民众流露出的爱心深深印刻在我心中。在绵阳体育馆的一个灾民营里,我看到源源不断的志愿者带着一切他们觉得会帮上忙得救助品来帮助灾民。一位住在体育馆边上的妇女每天都会做好一大锅粥,用三轮车运到这里盛给每一个需要的人,“我就是必须帮助他们”,她对我说。

还有一些人把大包大包的衣物、矿泉水和方便面送到这里。有一个志愿者觉得我看上去“压力很大”,递给我一瓶水,我为这一份心意感动着,但只能说拒绝,因为幸存者比我更需要水。

过去几个月,中国被一些负面的评论围绕——特别是藏独问题和各奥运火炬传递站发生的恶意破坏事件。但难以猜测地震发生後所谓“全球舆论”会是什麽样的。我想那些喋喋不休的谴责会停止,至少告一段落吧。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