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诃夫医生的家

来源: 普罗旺斯 2005-03-13 04:11:48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4661 bytes)
契诃夫医生的家

列夫·托尔斯泰是俄罗斯历史上的大文豪,同时他也是一位沙皇时期的爵爷和大富豪,在图拉省,列夫·托尔斯泰有自己的庄园;在莫斯科有一座占地颇大的寓所。

与列夫·托尔斯泰同时代的契诃夫相比之下要逊色的多。契诃夫是农奴的孙子,没有显贵的爵位,也没有巨大的财富,他只有一栋普通的别墅和一座小小的寓所。

契诃夫的别墅位于莫斯科南部大约75公里的蔑里霍夫,购买于1892年3月,从1892到1899在这里住了七年,小小的院子里至今还有作家当年亲手种植的苹果和醋栗。在这里,契诃夫创作了。« 海鸥 »、« 万尼亚舅舅 »等作品,度过了作为一个作家而言的成熟期。

契诃夫在莫斯科的寓所位于库德林环行道的6号,一栋二层带尖顶的小楼,静静的夹在两座老式建筑中间。故居外表涂成玫瑰色,陪以白色的边框,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与市郊的别墅相比,这里要小的多,窗外透近来的阳光似乎也没那么充足。契诃夫从1886年到1890年一直居住与此,在这里作家创作了«伊万诺夫»、«熊»等作品,进入了创作的成熟期。在莫斯科契诃夫还曾住在其他地方,比如曾住过彼德罗夫克街19号;1899年在现在的契诃夫大街12好住过一个星期,然后搬到了12号;1890年12月从库页岛旅行回来后曾在现在的契诃夫大街29号的厢房住过一段时间;最后一次在莫斯科的住所在当时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街(现在的列昂基耶夫斯基胡同)24号。1904年逝世后,他的妹妹玛利亚将这里对外开放,让那些契诃夫的怀念者来此吊唁。现在,这两处地方都作为契诃夫故居博物馆对外开放。

故居的正门在园子里,进门左转,第一间屋子里的资料以契诃夫手稿,后人的纪念品为主;第二间屋子是诊室,靠窗的玻璃橱里陈列着一些老式的医疗器械,契诃夫是学医的,而且在其一生中都没有放弃医生的职业,经常为穷苦的位于社会底层的人们治病。故居外面的墙上有一块“契诃夫医生”的牌子。

再往里是契诃夫的书房和卧室,用具极其简单。在第一间房子和第二间房子之间有一代窄窄的楼梯,上的楼来,与一楼卧室处于同一位置的是契诃夫的妹妹和母亲的卧房,相反的方向有意见不大的演出厅,一块小小的舞台,旁边一架黑色的三角钢琴,几行排列有序的座椅,四周墙上挂满了契诃夫与名人和演员的照片,开机舞台有一张他和和夫人的合影,契诃夫的夫人时在排演契诃夫的作品时与他认识的,并在契诃夫四十一岁那年与他结成伉俪,除了照片还挂满了各个时期的契诃夫戏剧的海报,俄文的居多,也有其他欧洲各国的,还有日文的,可惜未有中文的。与管理员聊了聊,

我们从契诃夫的作品中可以有这样的感觉,一方面他认为作为医生要治病救人,另一方面也很清楚,医治自己同胞们那病入膏肓的大脑和充满伤残的心也很重要。所以,他要创作,写小说、写剧本,希望这样可以触动到俄罗斯人灵魂的深处,医治他们的精神世界。这一点,与我国的著名作家鲁迅可以说是同出一辙。

鲁迅曾说过“契诃夫是我喜爱的作家”,同时,鲁迅也是契诃夫作品的译者。

契诃夫的作品多取决于平平淡淡的生活,反映较多的是沙皇统治下的知识分子,空虚彷徨的内心世界!劳动人民惨淡凄凉的生活和那一点点儿并不奢靡的向往。他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刻画出一幅幅充满不幸的生活画卷,读起来意味深长。契诃夫的作品深受俄罗斯及世界各国人们的欢迎。

鲁迅的作品多取决于自己周围的人与事,比较犀利一针见血的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种种丑陋现象,反映了中国底层人们生活的诸多不幸,如同一柄扎入病体的尖锥,刺激了当时众多的麻木的大脑,唤醒了中国人自强不息的意识。

我不知道鲁迅的奇医从文是否受到契诃夫影响,但二人在对于治疗自己同胞的“大脑”方面的认识是近似的。

2004年是契诃夫逝世一百周年,俄罗斯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但同时俄罗斯文坛也因为契诃夫掀起一阵不小的波澜,位于莫斯科南郊的契诃夫故居(别墅)博物馆馆长布其考夫写了一本书,他认为,契诃夫是一位早上起来往教堂跑,夜幕降临往妓院跑的“正人君子”。同时列举了契诃夫的大量通信为证。

此言一出,立即在俄罗斯文坛招来一片责骂之声,许多著名作家,评论家,文史研究专家对布其考夫的研究提出质疑,布其考夫也因此被解除馆长一职。

契诃夫几乎跑遍了俄罗斯的各个角落,也到过许多国家,作为著名作家,与各地读者通信是必然的,其中不乏几位“忘年之交”“莫逆之交”也是很正常的。不过布其考夫评论契诃夫的文章倒是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要把契诃夫神人化,以为他身上找不出一点儿瑕疵,契诃夫也只是一个平平常常的人,是人就会有各种各样的毛病,连我国著名的大文豪鲁迅也在自己的文章« 一件小事 »中承认了自己的内心自私的一面,在私生活方面,难道就因为他是名作家而不允许它有一点点毛病存在吗?俄罗斯文史研究员依林娜认为:一方面,布其考夫疯了,他只是想靠贬低契诃夫出名;同时,她也肯定 – 这本书会卖的很好,因为这种迎合大众的通俗写法就象普希金的一句名言所说的:平庸之人特别乐于看到名人的缺点,这样,就觉得自己和名人差的不远了。同时,依琳娜也指出了前苏联时期对契诃夫评价的失实之处,那种过于偏向某一方的定论方式使许多青年人失去了正视自己和身边世界的能力。很不幸,我们现在很多资料还带有“色彩性”。

中国有句老话:“人无完人”。我们无从考证契诃夫当年的私生活,那毕竟是个人自己的事。不过在文学上,契诃夫是一位对人类灵魂作出深刻剖析的知识分子,他的作品在世界各地流传,对人们影响深刻。

契诃夫说过:“我的作品不会活的很久,不过比我本人能多活几年罢了。”事实上,契诃夫作到了。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