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讨论的基础是现有的光量子效率QE和SNR电路水平

来源: 2012-04-30 14:03:13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通过这样的在片ADC或分离ADC这样的朝三暮四或暮四朝三的组合来达到最佳值。能够引入的变量就是信号电平和噪声电平这两个。

最好的例子就是Nikon D3S和D4的对比。尼康D3S可以说是分离ADC下各级增益电路工艺的巅峰。说它在分离ADC架构下达到极限了,是因为SNR在分离ADC和增益电路中的读出噪声就是那个水平。尼康D4延用了同一架构,就是因为像素增加了30%结果就导致高ISO噪声水平从D3S上的退步,因为SNR没有进步,像元尺寸减小,信号电平下降,代价就是画质受损。

至于你所说的新CMOS需要大大超过现有光量子效率的QE材料和工艺。会不会有突破?可能要知道现在的光电转换效率已经达到50%了。这一维的技术发展路线极限会比其他的要来得快,因为能量必须守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