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自由-人类自由精神必源于新疆这个欧亚腹地

来源: 飞翔的雅德维加 2024-03-30 23:14:24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4300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飞翔的雅德维加 ] 在 2024-04-05 07:34:11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自由精神来源于新疆这个欧亚腹地!贝多芬说“语言的尽头是音乐”,文字语言都是可以在历史长河里被篡改的,但旋律鲜少被篡改。

听,在新疆,“三山两盆”之间,西伯利亚-帕米尔-伊朗-蒙古四大高原之间,这个人类四大文明天然交汇的、真正的伊甸园,数千年民歌承载的旋律是多么充满了自由精神!
 
例如这一首“诗人玛依拉变奏曲”。演唱与制作  楼主 

 

版本1

 


版本2

我印象里,20世纪中国革命史里,有两个文化才子大半辈子,一边为军队革命文艺效力,一边又反复含冤坐牢,客家人廖承志与北京人王洛宾。
 
因为王洛宾先生对于西北少民与汉民民歌的发掘、整理、再创造居功至伟,所以,一般地,都把《玛依拉变奏曲》视为王洛宾先生采风再创作的哈萨克族歌曲,现在最受欢迎的版本乃由王洛宾、常思思填词,由胡廷江编曲。实际上,这个荣耀,是错安在王洛宾头上了(下面我会说)。
 
王洛宾自1937年就开始搜集、整理、编写、出版中国西部地区的民歌,这些歌曲以新疆民歌的名义被许多中国人传唱,影响广泛,直到1983年才由甘肃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洛宾歌曲集》,被誉为“西部歌王”。
 
1981年2月,《新疆艺术》登出新华社记者赵全章的文章《便从今日谱新曲》,这是王洛宾出狱后新闻单位对他的第一篇报道文章。1988年获胜利功勋荣誉章,离休后享受副师级待遇。晚年寓居乌鲁木齐,1996年3月14日在新疆军区总医院因病去世。与妻子黄玉兰并骨合葬在北京西郊金山陵园。
 
什么是自由精神,自由精神真的源于希腊吗?为什么自由精神源于新疆为核心的欧亚腹地,为什么曾经大乘佛教会盛行于新疆为核心的欧亚腹地?在现代中国,除了新疆之外,最有新疆华夏+色目文化传承的湖南人是自由精神的重要载体。
 

世人中柏拉图的毒太深了,格物致知论道论出了两个世界,“我”或者说“我”带着“我”的理念,带着“我”对外界的映射在此岸世界,神与逻各斯在彼岸世界。许多人这辈子也没有跳出柏拉图窠臼。


佛教是因果律加万灵论(不应该视佛教为无神论,因为众生平等,就是万物有灵,这点跟爱因斯坦与斯宾诺莎对于上帝或神的认知是一致的)的哲学。

 

我们东方人,例如道德经,甚至包括东正教,我by birth的天主教,海德格尔等,现代物理学等颠扑不破的都是以敬畏因果律为底层逻辑。

新教?嗯,不提也罢(下面会提)。提东正教与天主教是因耶稣本人三十岁之前是游学南亚次大陆,深受佛教与婆罗门哲学理念濡染的。

 

我们东方人天人合一,知行合一,并没有论出柏拉图那样的形而上两个世界来,道(西人叫逻各斯)也好,仁也好,自由也好都在芸芸众生人民群众中,都在此岸,心即宇宙,心外无物,人人收拾起精神做宿命的大英雄。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所以我们东方人有两个词,柏拉图的古典西哲世界是没有的--


第一个字,“缘分”,这是一个既表述偶然性又表述必然性的词;


第二,“现世报”--孟德斯鸠以后,罗马法跃进到现代法治法理学的启蒙,西哲才开悟这个词,马克思韦伯论新教伦理秩序对资本主义的奠基那本煌煌大作,我从少年读到现在,突然顿悟,其实老爷子就是在讲“现世报”啊,资本论讲的也是“现世报”,说德语的俩马克思大哲思想居然殊途同归于“现世报”三字经的内涵上,什么康德拉基曲线等都是“现世报”的显现而已,想想看不奇怪,因为马克思的本业也是法哲学,马克思韦伯论的是经济学的法理或者说法哲伦理,殊途同归也是有迹可循的。

 

现代的一切经济学流派,包括马恩经济学都是针对私有制经济的,聚焦的是私有制经济中独特的工具理性(别称--精致利己主义),既然现代经济学是为利己主义背书,而不是为人类作为一个物种或者地球作为一个文明的大共同体必需的利他主义大框架背书,那么现代经济学讲的,其实也是“现世报”。


嘿嘿。

视频版,演唱和制作  楼主

版本2

 

 

版本1

 

中国新疆哈萨克女歌手演唱的原滋原味哈萨克语+汉语版

 

人们都叫我玛依拉,诗人玛依拉
牙齿白,声音好,歌手玛依拉
高兴时唱上一首歌
弹起冬不拉,冬不拉
来往人们挤在我的屋檐底下
拉依拉,拉依拉,哈拉拉库拉依拉
拉依拉,哈拉拉库拉依拉呀呀,啦啦啦
我是瓦利姑娘,名叫玛依拉,哈——
白手巾四边上绣满了玫瑰花,哈——
年轻的哈萨克人人羡慕我
谁的歌声来和我比一下
哈——
白手巾四边上绣满了玫瑰花
等待我的情人弹响冬不拉
年轻的哈萨克来到我的家
谁的歌声来和我比一下
谁的歌声来和我比一下
哈——
牙齿白,声音好,歌手玛依拉
高兴时唱上一首歌
弹起冬不拉,冬不拉
来往人们挤在我的屋檐底下
拉依拉,拉依拉,哈拉拉库拉依拉
拉依拉,哈拉拉库拉依拉呀呀,啦啦啦
哈——
玛依拉

 

玛依拉·瓦里克孜·沙姆苏特蒂诺娃(Mayra Valivkyna Shamsutdinova)(哈萨克语:Майра У?ли?ызы Шамсутдинова,1890年-1927年)哈萨克斯坦歌手,作曲家,出生于克列库市(今巴甫洛达尔)。

她的自传体歌曲《Mayra》 20世纪初传入我国,王洛宾1939年记于青海西宁---《玛依拉》是1939年秋天在西宁义源工厂记录的,演唱者是该厂的一位哈萨克族女工。。

1950年,新华书店西北总分店出过一本“西北民间音乐丛书之二”的《新疆民歌》(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音乐著作委员会编),将《玛依拉》标注为 “洛宾记译”,其歌有注为“俄国十月革命前,在中亚谢米•波列金斯基地方,有卖马奶及蜜制饮料的哈族孤女玛依拉, 因她有天赋歌喉,使得谢米地方的人们,都争买她的马奶,每天都以能听到她的歌声及‘冬不拉’为一大快事。此歌为玛依拉所作,后流行于新疆各哈族部落”。

 

王洛宾先生曾回忆道, 原来的歌词共分三段,前两段生动活泼,而第三段则有些灰色、感伤。原第三段的歌词是:花手巾遮不住白发苍苍,从前的好歌喉已失去光亮,门前的拴马椿如今空空荡荡,哈萨克们不知去向何方……据说 1927 年 5 月,玛依拉她死于“契卡”的误杀。

王洛宾简单地把歌词翻译成“我是瓦力姑娘”---原意克孜(?ызы)是哈萨克语女儿之意,У?ли?ызы是指“瓦力之女”,意即她是瓦力的女儿,这是哈萨克父子(女)联名的一种方式。

歌曲《玛依拉》可以看作是她的自画像,其歌词“?ызы ед?м мен У?лид?? Майра атым”意即“我是瓦力的女儿玛依拉”。

玛依拉自幼爱拉手风琴,唱歌。她家庭贫穷,父母是鞑靼人博里克沙人和哈萨克人卡蒂拉人。她是独女,才华横溢,嗓音优美有力,音调绝佳,她的歌声令人钦佩。她13岁开始唱歌。由于经济状况,Maira 的父母无法让她接受音乐教育,但还是给他们的女儿买了一架手风琴。在克列库、巴彦阿吾勒、塞米伊等地的大型宴会、群众集会上展现出的非凡才艺,使她的名字在人民当中广为传播。玛依拉从十三岁开始就在众多的艺术家面前展现出自己的才能。她的创作才能甚至超越了她的歌喉,也为她能够在那个时代成为一名顶尖艺术家创造了条件。
 
她同时运用哈萨克语、鞑靼语、俄罗斯语进行熟练的创作、表演艺术的能力让人惊叹。她曾经与阿米尔·卡沙乌巴耶夫以及伊沙·巴伊卡诺夫(都是哈萨克斯坦民间音乐家)同台,在巴彦阿吾勒和阔岩得的集会上演出。1926年她与著名的民俗学家、音乐家A·B·扎塔耶维奇相遇,唱了她创作的由自己命名的歌曲《玛依拉》(Майра)以及其他13首歌曲。


 这首歌曲的其他名称有——“乌拜拉”(Ubaira)«Убайра», “拉依拉”(Raira) «Райра», “哈拉拉库拉依拉”(Haru-raku-raira)«Хару-раку-райра»。(皆因歌中的衬词而得名)
她在苏联初期,成为第一位哈萨克斯坦女性女演员。现在在她的故乡设有玛依拉故居博物馆。2018年7月,玛依拉·沙姆苏特蒂诺娃的青铜纪念碑在巴甫洛达尔揭幕。

 

作品:
《玛依拉》(Майра)
《红色的花》(?ызыл г?л)
《花园》(Ба?ша)
《噢,塞米伊》(Ахау, Семей)
《水晶石》(Гау?ар тас)
《额尔齐斯》(Ерт?с)
《我的爱人》(С?улем-ай)
亚历山大·扎塔维奇整理的玛依拉演唱的歌曲:

《玛赫帕丽》(Ма?пал)
《科克马伊萨》(К?кмайса)
《我的宝贝哟》(?ара?ым-ау)
《黑眼睛》(?арак?з)
《巴彦阿吾勒》(Баянауыл)
《草原啊》(Даланы? ?н?)
《天空》(Ал?ара?ай к?к)
《同龄人》(Х?сни ??рдас)
《思密特》(Смет)

所有跟帖: 

王洛宾的歌都好听。曾经有幸听教科文聘请的专家讲佛,如今只记得Mahayana大乘佛教、Hinayana小乘佛教这两个词了 -南方古猿- 给 南方古猿 发送悄悄话 南方古猿 的博客首页 (167 bytes) () 03/30/2024 postreply 23:33:30

其实世尊本人传承的原教旨只有Mahayana,政治上抵抗种姓制度的,Hinayana以及后来带血腥的汉密、藏密其实都是 -飞翔的雅德维加- 给 飞翔的雅德维加 发送悄悄话 飞翔的雅德维加 的博客首页 (248 bytes) () 03/31/2024 postreply 05:25:16

腹地这个词用得好。英国探险家斯坦因,出版过一部巨著Innermost Asia,详细记述了他在新疆的探险经历和考古发现。 -南方古猿- 给 南方古猿 发送悄悄话 南方古猿 的博客首页 (132 bytes) () 03/31/2024 postreply 00:17:29

发现楼兰与尼雅小河文明的先驱之一,瑞典斯文·赫定著作也有用“亚洲腹地”翻译的,亚洲腹地探险八年 -飞翔的雅德维加- 给 飞翔的雅德维加 发送悄悄话 飞翔的雅德维加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31/2024 postreply 05:30:50

利己主义和现世报,这个说法视角很独特。偶然与必然下的缘分也有意思。喜欢这种独特见解。 -Ownthought- 给 Ownthought 发送悄悄话 Ownthought 的博客首页 (219 bytes) () 03/31/2024 postreply 05:30:59

赞独立思考。缘分和现世报解释的生动有趣。:) -为人父- 给 为人父 发送悄悄话 为人父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31/2024 postreply 06:56:24

不错的视角。【语言的尽头是音乐】隐含着【逻辑的终点是感觉】。哲学家往往不容易突破这终点,故对【形而上】望洋兴叹。 -yfz9465- 给 yfz9465 发送悄悄话 yfz9465 的博客首页 (303 bytes) () 03/31/2024 postreply 07:53:28

逻辑的终点是感觉,等同于西方哲学的终点是东方哲学。 -Zewu-Lin- 给 Zewu-Lin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31/2024 postreply 08:27:01

有那么点味道,但作为论证不妥;有点托大。 -yfz9465- 给 yfz9465 发送悄悄话 yfz9465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31/2024 postreply 08:40:16

我就是感觉。 -Zewu-Lin- 给 Zewu-Lin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31/2024 postreply 08:50:26

准确的说:【感觉;却没感觉者】 -yfz9465- 给 yfz9465 发送悄悄话 yfz9465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31/2024 postreply 09:12:45

我倒覺得感觉是哲學的起点。終點則是精神,是對感觉的澄清和把握。 -中间小谢- 给 中间小谢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31/2024 postreply 10:42:29

你说得对。只可惜人非常努力地轮回在圆的周长,并向外张望;却不内看。 -yfz9465- 给 yfz9465 发送悄悄话 yfz9465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31/2024 postreply 12:19:50

好丰富的音乐史料,谢谢介绍! -snowandlotus- 给 snowandlotus 发送悄悄话 snowandlotus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31/2024 postreply 21:00:54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