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议【唐宋韵】

来源: 朱之谓 2023-03-10 22:28:37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4153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朱之谓 ] 在 2023-03-11 08:17:19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唐宋韵系列是好文章!
 
      上次“【唐宋韵】之我见”,简单谈了几点愚见,未展开。一是忙,二是现如今,长篇大论不讨喜。今儿周末,抽空稍作铺陈。
 
      我为何喜欢唐宋韵?难能可贵也。作者自言理科出身,竟然如此有勇气,如此执作地登上文学殿堂之顶端,对唐诗宋词,品头论足。有事有人,有典有史,品中见悟,疑处见析,自立新论,兼顾他说,一气呵成,洋洋十篇。捕获众多阅/赞者,着实不简单。

      唐宋韵作者虚怀兼听,有错必纠,此乃作文者之大勇者也。有鉴如此,以下啰嗦几句商榷之处,惟期大作日臻完善。
 
      - 影响力评分,也许从科研文章影响因子一说而来。诗词之影响力,如何衡量?更何况唐诗宋词,历千年,逾百世,魅力不减。读者随时代变迁,身世阅历,悲欢喜乐,男女立场之别,见仁见智,感悟万殊者有之。凭一己之见,下武断之论,难免授人以柄,引申争议,不要也罢。例如,杜甫之春望,10分。完美无缺?单就平仄而论,此诗或有欠工之处。
 
      - 唐宋韵开篇之诗或词,排编中夹带注释符号(1)、(2)、... ... ,或有碍观瞻。汉文字之美,从书法、诗词可窥一斑——此摘自前议。尤其唐诗,或五言,或七言,取字奇数,以示阳刚之气,平仄粘连,以现韵律之雅,排篇整齐,以彰形式之工。古人诗文,并无标点,夹带注释符,实在多余。注释另有它法,何必拘泥俗套。此纯属个见,吹毛求疵,仅供参考。
 
      - 见识贵在另辟蹊径,不循旧轨。还望读到一些有关诗词立意谋篇的解说,对音律粘对等诗词独特之美的剖析。再以春望为例,此诗当属意识流之杰作。从国邦到花鸟,从战乱到白头,看似无关联,实则触景生情,顺(意识)流而下。家书抵万金,千古绝唱。杰则杰矣,是否10分杰?记得很久前,在哪个旧书摊,读到过就此诗颔联对仗的评议,时对别,稍嫌不工。我虽不以为然,但人家说,单独一个别字,动词成分多于名词成分,或可勉强算是动名词。平仄上,感时花溅泪(仄平平仄仄),用伤时花溅泪(平平平仄仄)是否更工?人家又解释,以平水韵论,感字为仄声,但以中原音韵,感实为平声。立意上,感时比伤时更进一层,感意深而泛,伤仅为感之一。同理,烽火连三月(平仄平平仄),为何不是战火连三月(仄仄平平仄)?
 
      - 多一分严谨,少一些仓促。别字病句也就罢了,一些诗词概念,须慎之又慎。譬如押韵,律诗并非不押仄韵。律诗押平韵,始自永明体(新诗体)。唐诗押仄韵,屡见不鲜,李白之栖贤寺,杜甫之丁香,刘禹锡之蒙池,岑参之冬夕;宋人作律诗,押仄韵者,亦不乏少数。今人也有偏爱仄韵者,另当别论。
 
      不当之处,敬祈指正。多谢赏读,周末愉快!

所有跟帖: 

谢谢朱先生的评论,很多褒奖实不敢当,我们要将其转换成鞭策我们提高的动力。 (见内) -唐宋韵- 给 唐宋韵 发送悄悄话 唐宋韵 的博客首页 (2791 bytes) () 03/11/2023 postreply 08:18:31

谢谢回复!一时随兴胡诌,仅供参考。挺不容易,相互学习,期待杰作频出! -朱之谓- 给 朱之谓 发送悄悄话 朱之谓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11/2023 postreply 10:03:32

朱先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概括起来就是让诗评向广度和深度进军。唐兄挑战更大了。置旧和诗于楼上以资鼓励。 -方外居士- 给 方外居士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11/2023 postreply 10:05:18

您说对了,真的是压力大了。。。 :-) -唐宋韵- 给 唐宋韵 发送悄悄话 唐宋韵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11/2023 postreply 10:16:41

若考虑一三五不问,二四六分明,及句内抝救(一抝三救), ’春望’平仄上应没有问题。 -方外居士- 给 方外居士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11/2023 postreply 09:33:44

未敢苟同平仄有问题。对仗严谨,韵律工整,方属完美。出自诗圣,又被评为10分,拗救处,解释一二,岂不更好。方外诗长周末好! -朱之谓- 给 朱之谓 发送悄悄话 朱之谓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11/2023 postreply 10:18:41

诗评中附带摘要句讲一讲各种平仄抝救确实更好。若能深入到当时的背景就更好,只是挑战应极大! -方外居士- 给 方外居士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11/2023 postreply 10:32:26

我看过一篇文章,说诗词大家作品中出律、出韵者也常见,但杜甫极少,他老人家特别严谨。 -唐宋韵- 给 唐宋韵 发送悄悄话 唐宋韵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11/2023 postreply 10:20:00

据说后世律诗的标准就是人们总结杜诗的基础上提出的,也许唐兄可以深挖一下! -方外居士- 给 方外居士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11/2023 postreply 10:33:55

这个您去做吧,您在格律方面比我们强多了,真不是谦虚。 -唐宋韵- 给 唐宋韵 发送悄悄话 唐宋韵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11/2023 postreply 11:08:13

哈哈,我更愿做一个吃瓜群众! -方外居士- 给 方外居士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3/11/2023 postreply 11:41:55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