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苦思甜 - 怎样抢饭吃

来源: olcbps 2023-03-10 09:18:18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7694 bytes)

本来想用帖名艰难年代的。冯墟提到以前吃糠就已经有人跳脚了,还是以发展的心态看问题,改为正能量的鸡汤忆苦思甜,但要成为鸡汤,难度很大,想看下去,必须有吞下苍蝇的勇气。

 

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一直有党在操心:这是最大的问题,解决了才能想自由的问题,饭要一口口地慢慢吃嘛!

 

那个时候党的威信还是很高的,大家虽然肚子饿,党的话还是听的,而且是真心的听;不像现在,新婚之夜抄党章生怕大家不知道。父母是一口一口细嚼慢咽,细细品味,尽量给孩子们多留点。小屁孩们正是长个的时候,肚子咕咕叫,哪里记得孔融让梨的故事啊!哦,忘了提醒了,那个时候有兄弟姐妹,有的一家四五个。这个时候,慢慢吃肯定是要饿肚子的,饭就那么多;但埋头狼吞虎咽是不是就是最优解呢?有人说发明是需求之母,但这里绝对是需求是发明之母,填饱肚子所激发的创造力让人惊叹。

 

其实古人在这方面已经有一些探索,像得陇望蜀非常有诗意但语焉不详;到吃着碗里 看着锅里才算是指明了方向。照理说,古代经常饿死人,应该有更具体的记载啊。难道是由于实在太俗,填词敲诗拼毛笔字的秀才们不愿意钻研吃饭问题?

 

那么怎样才能尽量多地把锅里的放到碗里呢?这里有个限制是每人只有一个碗,爸妈在边上监督,手心手背都是肉,不可能偏袒任何一个。

 

大儿子的方法是把饭塞满嘴然后马上去盛,虽然嘴巴是最大的,但效果有限而且极不雅观,经常挨骂;二儿子的方法是像做压缩饼干那样盛,他父亲发现后吓唬说吃那样的饭个儿长不高,吓得再也不敢了;三儿子的方法是没有吃完就去盛,兄弟们很快就发现了端倪,被父亲毒打一顿;四儿子是早产儿,在同年孩子中个儿最小,却又最聪明的。他会观察,盛饭的时候故意只盛一半,快快吃完再去盛满满一碗,这样最后的时候就能吃一碗半而不只是满满一碗。这个方法没有犯规,就是太烧脑子了,倒数第二碗盛多少太难掌握了,如果不盛满等吃完再回去盛而锅里没有剩的了就完了。估计过程太复杂,其他兄弟也看不出名堂,几年下来,老四的个儿硬是窜到了同龄人之所不及。

 

最有创造力且操作简单粗暴的原子弹方案当属父母的掌上明珠,众星拱月的小妹。她的方法是往碗里吐口水,然后直接用新碗盛。

 

汇编这个小故事,不是想让故国难堪;中国过去40年的发展奇迹值得自豪,但希望国人记得不久前真的有人饿肚子,明白到底是靠什么发展起来的。如果觉得已经解决了吃饭问题,那么自由的问题是不是该提上日程了。中国想更上层楼,必须有给人自由的勇气。

所有跟帖: 

没有工业化就只能靠天吃饭,饭碗子就总是问题。现在中国农业的连年丰收,也是拜工业化所赐。 -为人父- 给 为人父 发送悄悄话 为人父 的博客首页 (210 bytes) () 03/10/2023 postreply 10:14:20

还是叫艰难年代吧。“吃糠就已经有人跳脚”?误传。 -snowandlotus- 给 snowandlotus 发送悄悄话 snowandlotus 的博客首页 (370 bytes) () 03/10/2023 postreply 16:54:09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