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音痴

来源: 主流媒体 2023-03-09 14:07:37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629 bytes)

雨季搭配悲伤的爱情剧。愁绪万千!

记得小时候曾下定决心将来不结婚,理由很简单,迎亲用的炮仗声音实在太响,我的耳朵受不了。

敏感脆弱的耳朵对声音的痴迷却是我心中的秘密。

上大学之后,与父母亲相聚的时间少了,而我却是个恋家的人,每次拿起电话,聊上几句简单的生活琐事,心中便会温暖,带走许多孤独和疲劳。只可是,好多年前,这样的声音再也听不到了,只剩下不真实的梦幻。

曾经有些小矛盾的同学朋友,几句话一聊,一切不快就烟消云散,视如知己。

有事吗,没什么事,只想听听你的声音!若是有人这么做了,那便是真的爱了。我不知道像我这样的有点特别的人有多少。多少年后,太太曾拿起我曾追过的女孩的合影问我,还能认出她来吗?我笑笑说,有点难度了。其实太太不知道的是,当年我追那个女孩,并不是因为长得特别好看,而是她的声音很特别,我一下就被吸引了。那个清澈又带点慵懒的声音让我魂牵梦绕,差点把我打入无边的黑暗。只可惜当年的我实在是太青涩,连现在的我都看不上。

很多女生的声音都非常好听,不是歌声胜似歌声,各有千秋。一个特别的人只喜欢一种声音是不可能的。这和爱情是相似的,只有最喜欢,没有只喜欢。所以,亲爱的女士们,如果有人说只爱你一个人,那肯定是骗人的,如果不是爱的善意谎言,那么要捂紧你的钱袋子了。

身在国外,失去了很多美好的声音,孤寂越来越深。幸好有温暖美好的家庭,如同喝了一杯失忆酒,忘却了对那些美好声音的渴望。只是下雨天,那些声音又隐隐泛起。

如果有下辈子,还是把我留在国内吧,人多,我可以听到各种各样声音,特别好听的声音,我会想尽办法多听一会儿。

 

3/9/2023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最后一句看的鼻子发酸。。。 -snowandlotus- 给 snowandlotus 发送悄悄话 snowandlotus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09/2023 postreply 20:02:22

能朗诵的声音,现实生活中肯定有特别喜欢你声音的人,幸福啊。逆天改命的一代人,看看下一代,心酸不算什么。:-) -主流媒体- 给 主流媒体 发送悄悄话 主流媒体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10/2023 postreply 07:16:58

在国内时有一个七零后的女同事,虽然长得不好看,但说话声音特别好听,娇滴滴的,又不爹声爹气。 -为人父- 给 为人父 发送悄悄话 为人父 的博客首页 (189 bytes) () 03/09/2023 postreply 20:25:50

迷恋声音的都是比较特别的人,有那么点抑郁的倾向,不过这样的人应该不少。:-) -主流媒体- 给 主流媒体 发送悄悄话 主流媒体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10/2023 postreply 07:20:00

正相反,我认为应该不算多~~~ -Vivian32817- 给 Vivian32817 发送悄悄话 Vivian32817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10/2023 postreply 09:45:42

媒体君,有点多愁善感啊~~~ -Vivian32817- 给 Vivian32817 发送悄悄话 Vivian32817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10/2023 postreply 09:43:21

今年的雨季有点长,于是有点情不自禁,就放纵一下,反正我的理性还不错。:-) -主流媒体- 给 主流媒体 发送悄悄话 主流媒体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10/2023 postreply 13:32:51

無獨有偶,吾也是對聲音敏感(是生理上對聲音,不是對音樂敏感) -中间小谢- 给 中间小谢 发送悄悄话 (382 bytes) () 03/10/2023 postreply 10:21:32

文字看得出来!文章和诗都写得那么好,却如此收敛,小谢是可以把自己的情压抑得很深的特别人,会有点辛苦。:-) -主流媒体- 给 主流媒体 发送悄悄话 主流媒体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10/2023 postreply 13:35:35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