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或为结绳记事之具 4

来源: dhyang_wxc 2023-02-24 17:45:07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4553 bytes)

对“中”字字源的一些猜想(四)

(四)“中”或为结绳记事之具 4

杨道还 2/19/2023

 

我对“中”字字源的猜想是,“中”乃是结绳记事之具。(书有我未曾读,读者诸君如知有人早已提出此说或它说,以提供线索为盼。王振复在2009年11月出版的《中国美学史新著》里中重申“姜说”。如有人已提出此说,当在这个时间点之后。)

 

如“中”是结绳记事之具,那么中就是个象形字。这里为先声夺人起见,先展示两图:其一是汉典网站提供的“中”字金文字形页,二是现代人对印加结绳记事之具(Quipu)绘画(图片来源 结绳志(局部))。这两张图是为验证前述观点找到的,而非从这两张图中得到了观点。

王振复在《中国美学史新著》里,指出“中”字里的口,与“工”字甲骨文中的口同(“工”字甲骨文是“古”字上不出头之形),是“表示装置”。此说可从。《说文》中有,“工,……象人有規榘也。與巫同意。凡工之屬皆从工。”结绳记事之具,显然也是工一类的。但中间的一竖,应该是纲。波浪线是结的绳,其名称或是纪。

 

绳子的制作,是人类的一大发明。编织更是划时代的。《易·系辞下》有:“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对于其他民族来说,看到黄帝和臣子穿着织成并染色的衣裳,其工本和技术大概是令他们印象深刻的。这句话也是“上古竞于道德”的一个侧面,“天下治”与后世“平天下”是不同的。

 

“文”字有可能是从编织品花样得来。英文中text的字源,可以追溯到印欧语词根teks-,意思是"to weave,to fabricate"。Technoloy的字源,也类同。这真是无巧不成“书”。

 

古陶器,有的以绳纹装饰。如果考虑到上文中古人对用的重视,就可猜测,这种绳纹未必全是为了美观,而是一种试图将陶器与原来用的编织器等同起来的努力:因为有了绳纹,陶器就更熟悉和亲切。而上古陶器的泥条盘筑法(如磁山文化红陶三足钵),先将泥料制绳形,然后螺旋盘筑成器形,很可能与编织器做法有关联。这种方法可以保证陶坯的厚度大致均匀,在转轮和平整工具之前的时代,这是很明智的做法。陶器厚薄相差太大,烧制时会裂,这样的泥条盘筑应该也是烧制经验总结。

 

结绳,即在绳子上打结,来记事、记数,是古代社会常见的。有些民族一直用到近代。《易·系辞下》有:“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汉代郑玄说: “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结之多少,随物众寡。”不管郑玄是怎么知道的,这个描述显然合情理。

 

这样一来,“史”字就很清楚了,手执“中”的那个人,就是史官,用打绳结来记事就是他的工作。舜对禹说的“允执厥中”,因此很容易理解,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中”的历史记录和经验为鉴,要心里有数。“建中于民”,显然是指教化,此中的根据也要从“中”来,以“中”为根据。吏字,也顺理成章地得到解释。

 

“中”字中间的一竖,其本来应该是个木杆或总绳。《诗·大雅·棫朴》有:“勉勉我王,纲纪四方。”纲指拉网的总绳,如在“纲举目张”中“纲”字的意思。但“纲纪四方”很可能不是拉开罗网的意思,而是作主心骨的意思,这就像君为臣纲中“纲”字的意思。如《韩诗外传·九》有:“王道衰,政教失,强陵弱,众暴寡,百姓纵心,莫之纲纪。”这里的纪纲,显然是作主的意思。又有《庄子·天运》:“天其运乎?地其处乎?日月其争于所乎?孰主张是?孰维纲是?”又,《鶡冠子·天权》有:“天之不纲,其咎燥凶。”这句话显然是与《老子·39》的“天得一以清”对言,“不纲”就是失去了“一”、不“一”,天因而不清而“燥凶”。

 

纪是头绪,众多小绳,系在一个总纲上的那些小绳。纪通记,有记录和记载的意思。用绳记录出现在上古,所以“纪”从丝从已;文字记录出现在后,所以“记”从言从已。而“已”是象形字,像绳曲之形。《说文》有:“中宮也。象万物辟藏诎形也。”这句话的意思应是:象(绳子一类的东西)盘卷起来收藏于中之形。段玉裁注说:“己,皆有定形可记识也。引申之义为‘人已’。言已以別於人者。己在中。人在外。可记识也。”

 

段玉裁《说文注》有,“纪……丝缕之数有纪。”这是在说,纪的数目很多。段玉裁又说,《史记》里,“每帝为《本纪》。”《史记》里十二《本纪》的所指,是个有争议的题目。裴松之说:“天子称本纪,诸侯曰世家。”有人即举出《项羽本纪》、《吕后本纪》反驳,这些人应该归到哪一类呢?这个疑案,如假设“中”的字源是结绳记事之具,就很容易解决。刘咸炘《史学述林》说:“本纪著一书之纲纪,为一时势之所集,无择于王、伯、帝、后。”这就很近了。这些人和事不是总纲,但属于纪,大到了应当单独记下来。大概,司马迁称之为《本纪》也没什么深意,因为可以直接把结绳记事之具的名拿过来。《本纪》所含深意的分类和剖析是后人的事情,与司马迁无关,他要想的东西还不够多呀。

 

这些合在一起,很容易想到“纲纪四方”中的“纲纪”,就是个“中”。引申出来,“纲纪”就成国家社会的历史、秩序与规律,执这个“中”而治。那么“中”字中间的一竖,应该称为纲,其余的小绳称为纪。《白虎通·三纲六纪》有,“大者为纲,小者为纪。”这也与此相合。

 

类似于“纲纪四方”,《尚书·夏书·五子之歌》有:“惟彼陶唐,有此冀方。今失厥道,乱其纪纲,乃砥灭亡。”《礼记·乐记》有:“然后圣人作为父子君臣,以为纪纲。纪纲既正,天下大定。”

 

这样一来,本文第三篇中的诸多疑问,都可得到解释。“中”因而与“圭臬”几乎同样重要,是“纲纪”。“圭臬”是本于大自然,“纲纪”则是人本的。

 

甲骨文中的“用”字,却仍然难以解释。如果说,“用”是龟甲,字形却不对称。如果说是“卜,中”,“中”字里面的口的两竖却上下出头。所以此字暂时阙疑。至于有的解释说,“用”是桶,似乎相差甚远。

 

中庸的“中”,如果指结绳记事之具,那么就不是折中骑墙,不是正、直,而是像历史或者道一样曲折而“枉则直、曲则全”。这与《论语》中,对正、直的评述一致。如《泰伯》有:“直而无礼则绞(强硬、刺人)。”这样的直,显然不是中庸。又如《宪问》有:“齐桓公正而不谲”。齐桓公显然达不到中庸之道的要求。

 

至于中国的“中”,大概与结绳记事毫无关联;未来,却与之大有干系。

 

(全文完)


 

所有跟帖: 

我觉得纪和统的本意,都是指的蚕茧抽丝处,将丝头分开为纪,抓在一起为统。总统一词由来在此。统纪本意与绳子无关。绪,丝头也。 -冯墟- 给 冯墟 发送悄悄话 冯墟 的博客首页 (2396 bytes) () 02/24/2023 postreply 18:05:30

另外,古人结绳记事,逢七进位,结成十字,为七进制。徒手应该可以完成,为什么要工具? -冯墟- 给 冯墟 发送悄悄话 冯墟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24/2023 postreply 18:24:14

结绳记事的东西,应该有个名,需要找专家、专著证明一下。这个我没想到。这将是一个硬证据。 -dhyang_wxc- 给 dhyang_wxc 发送悄悄话 dhyang_wxc 的博客首页 (39 bytes) () 02/25/2023 postreply 13:33:53

从逻辑上讲,您没希望找到。既然是结绳记事,就不会留下文字。只看是否碰巧有点考古发现。有文字描述,也是后来写的,不一定属实 -冯墟- 给 冯墟 发送悄悄话 冯墟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25/2023 postreply 13:46:40

呵呵,是。信息论的香农说,过去不可知,未来不可控。我相信这句话,这就提出了问题,历史的意义何在。 -dhyang_wxc- 给 dhyang_wxc 发送悄悄话 dhyang_wxc 的博客首页 (216 bytes) () 02/25/2023 postreply 13:58:14

关于体用,实用主义哲学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理论是否圆满是次要的,效果好更重要。“完美的”理论,一般都是错的。 -冯墟- 给 冯墟 发送悄悄话 冯墟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25/2023 postreply 14:47:53

实用主义是个陷阱。它只能用于事后诸葛;很多实用主义者误以为事先就要讲实用,就狭隘了。庄子讲, -dhyang_wxc- 给 dhyang_wxc 发送悄悄话 dhyang_wxc 的博客首页 (243 bytes) () 02/25/2023 postreply 15:03:31

今天破戒了,本来我不谈哲学。您如果了解波尔和爱因斯坦关于量子力学的争论,波尔不能否认量子力学理论有若干无以言说的困惑,如 -冯墟- 给 冯墟 发送悄悄话 冯墟 的博客首页 (506 bytes) () 02/25/2023 postreply 15:30:09

哲学可以谈的,冲我来,呵呵。这些我都知道,而且还知道迈克尔·波兰尼找到老爱证实了“先验” -dhyang_wxc- 给 dhyang_wxc 发送悄悄话 dhyang_wxc 的博客首页 (744 bytes) () 02/25/2023 postreply 19:21:40

我读研究生时三位室友都是学哲学的。当时谈多了,后来有意识不谈。您关于汤川的说法不确。日本物理学家包括汤川以至于南部,都信 -冯墟- 给 冯墟 发送悄悄话 冯墟 的博客首页 (108 bytes) () 02/25/2023 postreply 19:58:20

汤川秀树自己说的,在他的书里。不知道汤川信不信辩证法,但他是庄子的拥趸。 -dhyang_wxc- 给 dhyang_wxc 发送悄悄话 dhyang_wxc 的博客首页 (381 bytes) () 02/26/2023 postreply 05:48:23

我这些朋友里,你们某大的占了近一半,嘿嘿。 -dhyang_wxc- 给 dhyang_wxc 发送悄悄话 dhyang_wxc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26/2023 postreply 06:23:16

给哲学家挑刺,我会。别的不会。我去北师大哲学院, -冯墟- 给 冯墟 发送悄悄话 冯墟 的博客首页 (101 bytes) () 02/26/2023 postreply 07:13:10

我没说老庄是辩证法。汤川的例子不能说明您的论点,他自称派介子的想法受到庄子的启发。是否真实,只有他自己知道。 -冯墟- 给 冯墟 发送悄悄话 冯墟 的博客首页 (60 bytes) () 02/26/2023 postreply 06:38:37

说老汤只是回应你讲的先验。老汤怎么想不重要,但在怼反对先验的人的时候有用。呵呵。 -dhyang_wxc- 给 dhyang_wxc 发送悄悄话 dhyang_wxc 的博客首页 (297 bytes) () 02/26/2023 postreply 07:49:30

过去的先验和超验,可以是后来的经验。如引力波,爱因斯坦认为是超验,现在是经验。 -冯墟- 给 冯墟 发送悄悄话 冯墟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26/2023 postreply 08:54:08

结绳计数的方法,我可以画给您看,不复杂。我想象不出须要工具的理由。 -冯墟- 给 冯墟 发送悄悄话 冯墟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25/2023 postreply 13:49:08

纪事与计数应该不同,文中这个图就有计数的释意(剪掉了),大概是印加方法。别的民族,未必相同。 -dhyang_wxc- 给 dhyang_wxc 发送悄悄话 dhyang_wxc 的博客首页 (416 bytes) () 02/25/2023 postreply 14:14:23

搓草绳跟结绳是两回事。结绳之前,绳子已经搓好了。搓绳子,也不须用什么工具——当然工具可以提高效率。 -冯墟- 给 冯墟 发送悄悄话 冯墟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25/2023 postreply 14:43:25

讚。雖然并没有最终定論, -中间小谢- 给 中间小谢 发送悄悄话 (302 bytes) () 02/24/2023 postreply 19:13:33

谢兄说得好。你前面说过,汉字有个生态,就是这个意思,我觉得跟侍弄花园一样,乐趣极多。 -dhyang_wxc- 给 dhyang_wxc 发送悄悄话 dhyang_wxc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25/2023 postreply 13:37:04

赞细致。似乎仍有可推敲之处 -stonebench- 给 stonebench 发送悄悄话 stonebench 的博客首页 (254 bytes) () 02/24/2023 postreply 20:31:48

如果能够涵盖90% 以上的字形,那么这种解释很可能是正确的,而且要与典籍里的相关描述基本符合才行。 -Shubin- 给 Shubin 发送悄悄话 Shubin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25/2023 postreply 06:55:36

shubin好,多谢肯定。是,难以定论。但很有趣。 -dhyang_wxc- 给 dhyang_wxc 发送悄悄话 dhyang_wxc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25/2023 postreply 13:48:32

杨兄好。你下了不少功夫,很难得。我看到一些商代和楚简的“中”字,觉得用结绳来解释好像就说不通。链接在内 -Shubin- 给 Shubin 发送悄悄话 Shubin 的博客首页 (82 bytes) () 02/25/2023 postreply 16:34:07

是,这几个很难解释。我没特别下工夫,只是读书时留心这个问题,有几个年头了。我不是专业人士,聊备一猜。 -dhyang_wxc- 给 dhyang_wxc 发送悄悄话 dhyang_wxc 的博客首页 (180 bytes) () 02/26/2023 postreply 06:51:41

糹旁这个可以解释,因为糹还没发明,那时用的是草或麻。但结绳记事应该有个名。这跟冯兄说的思路差不多。 -dhyang_wxc- 给 dhyang_wxc 发送悄悄话 dhyang_wxc 的博客首页 (48 bytes) () 02/25/2023 postreply 13:31:53

纪字的解释似乎也可以更具体一些 -stonebench- 给 stonebench 发送悄悄话 stonebench 的博客首页 (1863 bytes) () 02/25/2023 postreply 18:08:33

呵呵,是的,我的思路也是如此。为何要用“纲纪”来描述和比拟政治?打渔养蚕出身的呀?呵呵。我没看到过解释。以后会留心。 -dhyang_wxc- 给 dhyang_wxc 发送悄悄话 dhyang_wxc 的博客首页 (264 bytes) () 02/26/2023 postreply 07:03:32

古人大概是能近取譬,制裁断继之类,又似乎跟纺织裁缝有关。 -stonebench- 给 stonebench 发送悄悄话 stonebench 的博客首页 (75 bytes) () 02/26/2023 postreply 17:19:27

呵呵,大家继续推敲。数年前,我就对这个字源有疑问,读书时时时注意,这是个小结。一步一步来。 -dhyang_wxc- 给 dhyang_wxc 发送悄悄话 dhyang_wxc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25/2023 postreply 05:44:06

如果文字出现在结绳记事之后,这个猜想靠谱。 -为人父- 给 为人父 发送悄悄话 为人父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25/2023 postreply 07:28:54

为兄,这个很像,是吧。哈哈。我搜到九个毛的中字,心里咯噔了一下,才开始写这四篇文。 -dhyang_wxc- 给 dhyang_wxc 发送悄悄话 dhyang_wxc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2/25/2023 postreply 13:47:05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