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发现之旅

来源: Baboon_44 2018-06-12 14:03:17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8357 bytes)

寻根发现之旅

今年5月初我有一个寻根之旅。1944年春我生于浙江景宁。这是一个很多人都不知道的小县城,位于浙江南部山区。越明年,抗战胜利,父母带着我离开。从此一直未曾回去。这一段抗战的历史也是很多人不知道的。

1937年11月日本侵略者于全公亭,金山卫,金丝娘桥等地登陆,沿沪杭线推进。12月桂系三雄之一的黄绍竑奉命接替朱家骅(湖州人,属CC系)任浙江省长。为避日军锋芒即决定将省政府迁往金华的永康-方岩。父亲时服务于浙江省教育厅亦奉命转移。1942年5月,日军进犯浙赣路,敌机分批轰炸金华、永康、东阳等到地,永康方岩形势紧张。浙江省政府再次迁往丽水、松阳,以云和县治为临时省会。1942年6月24日,丽水县第一次沦陷,是年8月28日,丽水收复,省府迁回至云和。省教育厅驻景宁县鹤溪镇。任教于小学的母亲为避战火也从另一路跟随学校向南逃难,经绍兴到丽水碧湖。最后也到达景宁,任教于联初附小,并在联合初中兼任音乐教师(教唱抗日歌曲)。联初是由杭州的几十所初中迁入景宁后联合办起来的。一时之间联初成了古镇的最高学府、

整个抗战期间日军在最疯狂的1942年也未曾占领浙江一半以上疆域。大部分时间,大部分省域都还在浙江省政府的有效控制下。在浙江战区虽无惊天动地的大战事,但也有收复丽水,击退入侵云和的日寇之胜利。1944年8月25日,日军梨岗支队和七十师团3000多人,伪军3000多人,再次分三路进犯丽水,受到新编第二十一师第六十三团的顽强抵抗,团长彭孝儒以下大部为国捐躯。将士用命终于击退日寇,才得以保浙南一片净土,不受蹂躏。

父母亲都是普通老百姓,并无可歌可泣的事迹。可是不愿作亡国奴,跟着政府和学校撤退,一路跋山涉水,颠沛流离到达景宁。他们和他们同样是小人物的教育界同仁们用他们卑微的努力使得在穷乡僻壤的战时景宁弦歌不辍,斯文一脉得以延续。培养的学生很多日后为新中国所用。例如我的姐姐在上海的大学毕业后恰逢中央人民政府成立,遂进入中央部委工作直至退休。虽谈不上栋梁之才,在当时百废待兴的新中国使得中央政府得以顺利运作。

转述几个母亲讲的小故事。

一日在永康方岩时父亲公出在外,遇日机轰炸,田野空旷,乃避于一大树下。忽一炸弹于不远处爆炸,弹片直奔父亲飞来。正在想吾命休矣,恰一水牛缓缓走过。弹片击中水牛,倒地而亡。感恩水牛救己一命,父亲从此不吃牛肉。

母亲带着年幼的姐姐和其他逃难的人都是靠两条腿翻山越岭。某日在山路上母亲牵着姐姐脚一滑,两人往深深的山下溜去。下面是涧水和乱石。情急之下母亲一把抓住一丛野草。幸运的是这种山草相当坚韧,根在石缝中扎得很深。这才止住了跌势。同行逃难的人才把母女二人拉了上来。他们说,你母女俩如有不测教我们如何向你先生交待。

景宁是浙江最穷的县。房东是畲民老乡。他们只有单衣和夹衣,没有棉衣。到了秋天就加一件夹衣;到了冬天就再加一件夹衣。我家逃难至此已是落魄不堪,但房东摸着母亲的蚕丝棉袄和蚕丝棉被还是羡慕不已,直呼“享福昔,享福昔”。(“昔”是畲族的语助词。)畲民请客餐桌上会有“看鱼”。这是木头雕刻的。客人不知就里想尝一尝滋味便会令主人大为尴尬。晚上出门连点蜡烛的灯笼都是奢侈品。畲民用火蔑,是用竹蔑在油中浸泡,晾干而成。走夜路用以照明。外人不得其法,风一吹就灭。畲民则熟能生巧,迎风晃动,连小雨都浇不灭。

战时物质匮乏。教育厅同仁中有娶法国太太的,在家做了法式饼干高价出售牟利。每次做时都紧闭门窗,拉上窗帘,保持技术秘密不泄露。我聪明神勇的中国妈妈们岂能容忍法国太太垄断得逞。为了孩子们的营养和口福,她们发挥六七十年后被她们的子孙们在中国发扬光大的山寨精神,根据该法国太太购买的原料(面粉,鸡蛋等)的比例,很快就逆向工程出法式烘焙技术。不出一个月家家户户都飘出法国饼干的香味。

1945年8月15日的夜晚9时许,有三个身穿兰衣,头戴草帽,胸前披着白带,上写“胜利了,日本鬼子投降了”的青年人,从云和连夜赶回景宁。一进城北大门,就高声呼喊“胜利了,日本鬼子投降了”。大家都涌上街头,欢呼雀跃,奔腾相告,炮竹响彻云霄。次日起,外来避难的居民,都纷纷收拾行囊回乡。母亲也雇了一辆独轮车抱着我欢欢喜喜地回杭州去了。

这次从上海到景宁,先坐高铁沿沪杭线经浙赣线,然后转金温线经永康,缙云至丽水下车。基本上是沿着当年省府撤退的路线。从丽水坐长途汽车到景宁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大约一小时许。其间穿过好几个长长的隧道。当年没有隧道、没有高速公路,不难想象那时逃难的人在崎岖的山路上长途跋涉有多么艰难。

住宿景宁正明酒店,四星级,房间设备相当不错。第二天起来拉开窗帘一股青色扑面而来,恰如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的诗句“两山排闼送青来”。

信步走去,酒店后面不远即是镇以之得名的鹤溪,湍急而清澈。溪上架廊桥,乃畲族特色。天蓝得令人心醉。

景宁现在仍然是浙江省最穷的县,但与抗战时比当然不可同日而语。下榻处的人民南路完全是近十来年开发起来的。下图是人民南路夜景。县政府决定保持青山绿水,以发展旅游为主,是明智的决策。酒店的停车场上每天都可以看到从上海,杭州及其它各地来的旅游大巴。

也许是因为地处僻远山区,小城的民风依然淳朴。举一,二例以见一般。在酒店的餐厅里我点了一个当地山上放养的鸡,比较贵。餐厅经理说,你一个人吃不了,建议我点分量少一点的其他菜。当然比较便宜,他们赚得也比较少。

在外面便利店买一瓶水,三块钱。我拿了一瓶小的。店主说,小瓶大瓶一样价钱,你拿大的吧。

景宁的老街,抗战时的鹤溪镇,位于县城的北端。当年我家租住的畲民老屋当然无法考证。但老街上还保留有不少畲族特色的房屋。

母亲在景宁时养过几只鸡。其中有一只母鸡是黑白相间的芦花鸡,非常漂亮。姐姐把它当成宠物,爱之切,哀求母亲不要杀它。遂得以不死。抗战胜利我们回家时,把它送给了房东。我这次在老街漫步,还依稀看到一只芦花鸡在某个院子里悠闲地低头觅食呢。哈喽,久违了,你过得还好吗?

景宁的孔庙是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知当年抗战时是否有学校借用在此授课。

下午四时许,见一老先生从孔庙出来,反身把栅栏门锁上。趋前攀谈。老人生于1948年,当然不知道抗战时的情况。知道的,记得的大多已经作古。前几年唯有省政协来的人才问起当时的情况。以后即使有人有意修撰县志恐怕也只有茫然而已。呜呼,这段历史不久就会被埋葬于尘埃里。毛泽东说:“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但实际上人民群众留在历史上的只是统计数字而已。“团长以下500人阵亡”,那500人都无名无姓,而且还是个大约数。

谨以此文纪念我在天堂的父母亲和姐姐以及千千万万像他们那样的遭受战争痛苦的普通百姓。愿天佑中华,永无战争。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