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趣话(十八)少日对花浑醉梦,而今醒眼看风月

来源: 宜城渔翁 2017-02-22 14:00:49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0285 bytes)

诗词(十少日对花浑醉梦,而今醒眼看风月

    

    清康熙时,陈廷敬、王奕清等奉康熙命编写《钦定词谱》。以万树《词律》为基础,纠正错漏,并予以增订,826词牌,2306体。

 

   《钦定词谱》以柳永《满江红·暮雨初收》,作为《满江红》词牌正格。双调

九十三字,前片四十七字,八句,四仄韵;后片四十六字,十句,五仄韵。

 

《满江红·暮雨初收》【宋】柳永

 

暮雨初收,长川静、征帆夜落。
临岛屿、蓼烟疏淡,苇风萧索。
几许渔人飞短艇,尽载灯火归村落。
遣行客、当此念回程,伤漂泊。

 

桐江好,烟漠漠。波似染,山如削。
绕严陵滩畔,鹭飞鱼跃。
游宦区区成底事,平生况有云泉约。
归去来、一曲仲宣吟,从军乐。

 

    传唱最广的是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1963年1月9日,毛泽东将《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书赠周恩来。起句“小小环球”,词气纵横激越,吐纳八方风云。

 

    辛弃疾力主抗金,提出过一整套抗金的战略方针和具体措施,但由于投降派把持朝政,他遭到百般打击。淳熙八年(1181)末,自江南西路安抚使任被罢官,闲居带湖(在今江西上饶)达十年之久。《满江红·饯郑衡州席上再赋》约作于淳熙十六年(1189),此时仍在带湖。

 

《满江红·饯郑衡州席上再赋》【南宋】辛弃疾

 

莫折荼蘼(tú mí),且留取一分春色。

还记得:青梅如豆,共伊同摘。

少日对花浑醉梦,而今醒眼看风月。

恨牡丹笑我倚东风,头如雪。    

 

榆荚阵、菖蒲叶。时节换,繁华歇。

算怎禁风雨,怎禁鹈鴂。

老冉冉兮花共柳,是栖栖者蜂和蝶。

也不因春去有闲愁,因离别。

 

    辛弃疾先作了一首《水调歌头·送厚卿赴衡州》,又作了这首《满江红》,所以题目是《饯郑衡州席上再赋》。

 

    辛弃疾的这首《满江红》,角度新颖,构想奇特。全词除结句而外,不提饯行, 也未写离绪。着重写暮春之景,并因景抒情,吐露惜春、送春、伤春的深沉慨叹。及至与结句拍合, 所写的一切又都与离别相关。而寓意深广,又远远超出送别的范围。

 

   “莫折荼蘼”! “荼蘼”又作“酴醿”,春末夏初开花。 “酴醿不争春,寂寞开最晚”,“开到荼蘼春事了”。辛弃疾一开口劝人“莫折荼蘼”, 正是要“留住”最后“一分春色”;同时,点出送人的季节已是暮春。

 

    接着以“还记得”领起,追溯“青梅如豆,共伊同摘”的往事。 “南园春半踏青时”, “青梅如豆柳如眉”。 “青梅如豆”,乃是春半之时的景物。

 

    “青梅煮酒论英雄”, 天真少年,都有过类似的英雄气概。“少日对花浑醉梦”,面对美好的事物, 谁不曾因此有过一番美好的理想。 “而今醒眼看风月”, 这两句对仗极大的扩张了对比的张力,让人看到语言结构上的对称美。同时也说明少年时代的理想已经破灭。相对与过去的春天里的梦想,“而今”的情形,是在夏天(牡丹已开)里看风月。虽然有东风助力,有牡丹陪衬,但是已经到了屈原所说的“美人迟暮”的岁月。这是诸多关系发展到了最低沉的时刻。

 

    同摘青梅之后,又见牡丹盛开、榆英纷落、菖蒲吐叶,时节不断变换。如今已繁华都歇,只剩几朵荼蘼了!即使“莫折”,但风雨阵阵,鹈鴂声声,那“一分春色”,看来也是留不住的。“鵜鴂” ,即杜鹃。以初夏鸣。“恐鵜鹊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 (《离骚》)。 “算怎禁风雨,怎禁鵜鴂”,表现了对那仅存的“一分春色”的无限担忧。在章法上,与开端遥相呼应。

 

    上片写看花,以“少日”的“醉梦”对比“而今”的“醒眼”。“而今”以“醒眼”看花,花却“笑我头如雪”,这是可“恨”的。下片写物换星移,“花”与“柳”也都“老”了,自然不再“笑我”,但“我”不用说更加老了,又该“恨”谁呢?“老冉冉兮花共柳,是栖栖者蜂和蝶”两句,属对精工,命意新警。“花”败“柳”老,“蜂”与“蝶”还忙忙碌碌,不肯安闲,有什么用处呢?

 

    “菖蒲叶”,让人想到了屈原。“老冉冉兮花共柳”化自“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只不过,屈原的恐慌在辛弃疾这里已成为现实,并已坦然接受。既然这些细节都来自《离骚》,那么最后的“也不因、春去有闲愁,因离别”中的离别,就不是朋友之间的简单的离别了,而是骚雅的离别。

 

    春秋末期,孔丘为兴复周室奔走忙碌,有个叫微生亩的很不理解,问他道:“丘何为是栖栖者与?”辛弃疾在这里把描述孔子的词儿用到蜂蝶上,是寓有深意的。

 

    “老冉冉兮花共柳,是栖栖者蜂和蝶”。美好的在碌碌无为的老去,而掠人之美的却在忙忙碌碌。这些蜂和蝶,显然是只知道为自己的利益忙碌。 作者的口气是鄙视他们的 。

 

    结尾却突然调换笔锋, “也不因、春去有闲愁,因离别”。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一系列悬念和疑问。

 

    全词从着意留春写到风吹雨打,留春不住。跟着时节的变换,花残柳老,人亦头白似雪。洋溢于字里行间的似海深愁,分明是“春去”引起的,却偏偏说与“春去”无关,而只是“因离别”;又偏偏在“愁”前着一“闲”字,显得无关紧要。这就不能不引人深思。

 

    这首《满江红》,把“春去”与“离别”结合起来,比兴并用,寄慨遥深,国家的现状与前途,个人的希望与失望,俱见于言外。“闲愁”云云,实际是说此“愁”无人理解,虽“愁”亦是徒然。愤激之情,出以平淡,而内涵愈益深广。

 

他的那首脍炙人口的《摸鱼儿》,以“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开头,以“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结尾,正可与此词并读。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南宋】辛弃疾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雨、匆匆春又去。惜春怕(一“恨”)花开早,何况落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一“迷”)路。怨春不

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絮。

 

长门事,准佳期又。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玉环飞燕皆土!愁最苦。休去倚危,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