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着为什么?

来源: 谢盛友 2016-06-12 12:56:41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7284 bytes)

谢盛友:人活着为什么?

在文化大革命五十周年之际, 重读余华的长篇小说《活着》。这部小说改编成电影,由张艺谋执导,葛优、巩俐领衔主演。此片获得1994年第47届坎城电影节评审团大奖和最佳男演员奖。

小説中的主人徐福贵是民国时期的一个地主家的少爷,年轻时由于嗜赌放荡,输尽家财。父 亲被气死后,福贵一家成为佃农,徐福贵不久也被国军抓壮丁捲入国共内战。随着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社会变革,他的人生和家庭也不断经受着 苦难,亲人都先后离他而去,仅剩下年老的他以及一头老牛相依为命。

小说语言朴素、简洁而又生动,人物的动作、心理描写十分细腻。比如福贵的儿子有庆在拿 到学校跑步比赛第一名后,有庆的体育老师夸奖有庆将来必定能代表国家参加比赛,福贵心中不悦,开导有庆道:「你要认真读书,跑步有什么用?鸡都能跑!」读 来既表现出了福贵作为一个农民对读书的片面认识,也和他的身份相吻合,又能逗读者一乐。又如有庆跑步比赛拿到第一名后得到了老师奖励的一些糖果,他都揣回 家里。他先把糖果分成三份,自己一份,姐姐凤霞一份,妈妈一份,后来又把糖果分成了四份,最后迟疑着又把糖果还原成了三份。小孩子那种好吃而又善良懂事的 形象跃然纸上。

从福贵的身世来讲,确实可以说是一部悲剧,然而从主人公及家人的那种「为了活着而活 着」的坚毅乐观的生活态度来看,又可以说是一部人生的励志作品。拿福贵来说,本是富家的浪荡公子,赌光家产一夜沦落后,并没有从此沉沦颓废,而是痛定思 痛,强忍屈辱、卑躬屈膝从设局骗光他家产的龙二手中租赁了五亩田,开始了艰难的佃农生活,完成了从地主到农民、从浪荡公子到家庭嵴梁的转变。俗话说「由俭 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福贵能迅速完成这种转变,实属难得。当然,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将主人公身世写得越惨,越能将励志的主题刻画得深入人心。

余华先给福贵及家人「安排」一段快乐美满或者富有新希望的生活,然后又不失时机地将这 种幸福或新希望碾碎。比如他的老婆被岳父接走后,不久又回到了他的身边,还带来了儿子有庆,他为此十分欣喜。正当他沉浸在家人团聚的喜庆中时,他的母亲突 然病了,他去城里买药时却不幸遇到了国民党军队,结果被反动军队抓走,过了两年多活人抢食、死人成堆、枪林弹雨的非人的战争生活。正当他认为自己死定了的 时候,他却被解放军俘虏。解放军优待俘虏,让他回到了家,还分到了田地。但这种好日子没能持续多久,由于国家经济发展决策失误,掀起了人民公社和大炼钢铁 的浪潮。他们一家人又回到了难以忍受的饥饿之中,家珍也因为过度操劳得了软骨病,之后他们家里唯一的希望——已经十岁出头的聪明可爱的儿子有庆竟因给难产 的县长夫人献血过度而白白丢了性命。这种强烈的对比,让读者撕心裂肺。


在整部小说中,福贵及妻子家珍没有被层出不穷的苦难所击倒,所有的坚强、乐观和操劳, 我想都源于他们还有太多的牵挂,比如说养育孩子。那么这种牵挂又源于什么?源于责任。这种责任又源于什么?当然是源于爱!爱,才是「活着」的真谛。因为 爱,所以要活着,因为爱,所以要坚强。爱,也是我读完《活着》后最大的收获。

作者接受媒体採访时说:「当你感受到活着就是活着,非常简单,当你拿起矿泉水喝的时候,你就是感受到活着,当你说话的时候你也是感受到你活着……活着的意义就是活着……」

余华「写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乐观的态度。写作过程让我明白,人是为了活着本身 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活着》讲述了一个人和他的命运的友情……还讲述了一个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就像中国一句成语:千钧 一髮。让一根头髮去承受三万斤的重量,但是它没有断。」

 美国《明星论坛报》2003年10月12日:余华这部划时代的家族悲剧《活着》,你只要读到一半,就已经确信它是不朽之作了。换而言之,《活着》是一部经典。主人公福贵和他的家庭与西方读者似乎相隔千里,又彷佛近似邻里,最后甚至成了一家人。
人活着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活着必须爱神,为什么?因为祂赐给我们生命。「我们是祂造的」(诗一OO3)。存留我们生命的人是仁慈的,上帝赐给我们生命,是最大的仁慈。祂给我们健 康,就是使生命甘甜的佐料;也给我们食物,就是滋润生命之灯的油。当我们在最危难的时期,仍有喜乐的心,这就是活着的意义;不管外在的狂风暴雨有多大,内 心仍有欢乐的音乐(林后一4,帖前一6)。上帝已将祂的真理委託我们,就像主人将钱包委託僕人看管一样。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属灵的人握有节制的金缰绳;属灵的人以食物为医疗衰弱本性的良 药,使他更健康;属灵的人不将食物当作放纵肉体私欲的燃料,而作为尽本分的帮助。在作买卖上,恶人靠所敛取的不义之财而活着,借着诡诈的天平,他们愈偷斤 减两,他们的罪就愈重,他们索取的钱超过货品真实的价值,不是八十元的货要卖五十元,而是五元的货要卖八十元,甚至是双倍的价钱。

圣经格言:「我们愿意人怎样待我们,我们也要怎样待人。」这就是活着,为什么。


作者介绍

谢盛友(谢友),1958年出生 于海南岛文昌县湖山乡茶园村,中德双语专栏作家,欧洲华文作家协会副会长,班贝格民选市议员。德国班贝格大学新闻学硕士(1993),1993-1996 在德国埃尔兰根大学进行西方法制史研究。着有:《微言德国》、《人在德国》、《感受德国》、《老闆心得》、《故乡明月》。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谢先生,看来你没有读懂"活着''。那里面有中华民族生存五千年的哲学及民族悲愤历史。 -留连- 给 留连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6/14/2016 postreply 01:47:06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