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杜出韵?

来源: 南来客 2016-01-27 17:01:29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4422 bytes)

毛泽东有词,“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古诗人中,唐人温庭筠不知是否遵照毛主席指示,写了一首诗《商山早行》,内有“晨起动征铎,客心悲故乡”。当然了,诗中最有名的还是“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宋人苏东坡听从毛主席的话也不甘后人,有词为证:“孤馆灯青,野店鸡号”,后面还有什么“见月华收练,晨霜耿耿”的,说明不但听到鸡鸣一大早起床了,而且还动身出了门,否则如何看到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与温苏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睡懒觉睡到“窗外日迟迟”,居然还说什么“大梦谁先觉”。忘了躬耕之事?那个唐人孟浩然也爱睡懒觉,特别是春天。“春眠不觉晓”。老毛东方欲晓就启程了,老孟睡到晓都不觉。按毛词标准,诸葛亮和孟浩然都违反“晓行”这一原则。

诗圣杜甫杜工部有没有违反毛主席“晓行”指示,南来客没有考证过。杜见卫八处士后第二天离开,诗中交代的一清二楚:“明日隔山岳”嘛,但什么时候动的身则语焉不详。不过,说到格律,纵杜郎诗工,好像也有出律的时候。起码在用韵上,老杜似有出韵诗句。

就拿律诗“崔氏东山草堂”来说:

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有时自发钟磬响, 落日更见渔樵人。盘剥白鸦谷口栗,饭煮青泥坊底芹。何爲西莊王給事,柴門空閉鎖松筠。

按平水韵,“新”等韵脚的韵部是十一真,而“芹”属十二文。

据此,老杜显然出律。

按新韵,没有出律。韵母都是“in”。

老杜当时出律了吗?

南来客认为,按逻辑,老杜当时没有出律。首先,平水韵是根据唐人吟诗用韵的情况(古音)及编韵书时汉语的发音(时音)编的。老杜吟诗时,既无新韵又无平水韵,何来出律之说。唐代已有韵书不假,如《切韵》,但韵书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人人必须遵守的金科玉律。漫说李杜这样的大家,南来客若穿越时空到唐宋,也未必理解与否都要按韵书办事,韵书上没有而平仄韵母相同或相似的字,只要言志时遣词用字需要,南来客照用不误。何况李杜?李杜吟诗就非得按韵书不可?按以平仄韵母相同或相似的字为韵的原则就不行?有人考证,老杜写近体诗时严格按韵书,写古体诗则不受限制。考证够小心,设想似乎不够大胆。南来客认为严格按韵书不外是诗成后对对。老杜决不会捧着韵书写诗的。

有关老杜出韵,有几种解释。如:老杜疏忽;流传失真等。这些说法不成立,原因很简单:能否找到一个不出韵的字替代出韵的字而又不影响诗意?比如这个“芹”字,能否在十一真里找个字替代?其次,新韵及平水韵都是后人编的,而且是参考包括老杜在内的唐代诗人用韵的情况编的。老杜吟咏时,根本没这两部书,何来合韵出韵之说。南来客相信老杜胜过韵书,相信“芹”(及不少古音失传的其他字)属于多音字:当时可念qin 或 ken。只想到诗人疏忽或流传失真,难道就不可能是编韵书的遗漏了?新韵中“新”和“芹”同韵,间接证明老杜用韵是按韵脚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这一原则。

唐代是否规定,写诗必须要遵循韵书韵部,不得而知;不过即使有,这种规定可能只限于科举试贴应制诗,诗人平时吟咏应不受其限制。

前人吟诗出后人的律(韵),无论如何说不过去。其说荒谬,一如诸葛亮睡懒觉违反毛泽东“晓行”的指示。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就是,老杜决不会捧着韵书写诗的。;) -简丹儿- 给 简丹儿 发送悄悄话 简丹儿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28/2016 postreply 04:00:49

都是学问。认真学习了。 -bymyheart- 给 bymyheart 发送悄悄话 bymyheart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28/2016 postreply 12:46:55

有感而已。谢各位。 -南来客- 给 南来客 发送悄悄话 南来客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28/2016 postreply 14:26:19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