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振华的三次婚姻

来源: 淡黄柳 2015-08-12 06:08:27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6941 bytes)
 

   苏振华去世前,曾任军委海军第一政委、中共中央军委副秘书长、第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1954年,从贵州省委书记调任海军副政委,从此,他把毕生的心血都献给了人民海军事业。

   我 还在部队服役时,就听说,也是社会上流传最广就是:他抛弃糟糠之妻,娶了一个比他小二十几岁的漂亮小老婆,就是歌剧《红珊瑚》里的珊妹。这个传说直到今天 仍有很多人深信不疑,而事实又是怎样呢?最近我看了苏振华女儿写的关于《回忆父亲的老少婚姻》一文,给出了答案。

   1972年,经党中央和毛主席批准,苏振华重回海军,恢复了领导职务。然而蒙冤六年的苏振华并未准备为自己讨回清白,而是坚信清白是不用洗刷的。他的婚姻不仅惊动了毛主席,而且邓小平也在老干部中多次对苏振华与陆迪伦的患难真情连连夸奖。

   苏 振华一生总共有过三次婚姻,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都不是一帆风顺。苏振华母亲收养了一个叫“娇妹子”的穷姑娘,打算给儿子当媳妇。1928年,苏振华参加了 革命,为了躲避国民党的抓捕,不能再待在家里。离家前,其母亲为能留下一条根,给他们圆房成了亲,那时候苏振华只有16岁。十个月后,娇妹子生下一个男 孩,起名苏桂璋,但她自己不幸难产身亡。这是苏振华的第一次婚姻。

   孟玮是苏振华的第二任夫人。是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认识的。她是河南 南阳师范的高才生之一,1937年,她和其他爱国热血青年一样,追求进步,为了抗日,满怀革命激情奔赴延安,那时,她刚满17岁就开始了追求理想的生涯。 她到达延安后,在抗日军政大学女生队学习革命理论。1938年下半年,苏振华在抗大一大队任大队长,和政委胡耀邦一起组织学员学习。 孟玮在众多女学员中 引起了苏振华的注意,她聪明好学,能歌善舞,又活泼好动,苏振华对她很有好感。经周围同志的积极撮合,最终他们结婚了。

    孟玮在战斗 中头部曾受过伤,而且自小性格倔犟好胜。天天的相处,夫妻之间的性格差异开始显现出来,他们争吵逐渐增多。 1957年后,孟玮的脑子开始出现幻觉,脾气 也越来越暴躁。那时,他们已有7个子女(其中前妻一个儿子),最小的只有三岁,苏振华为了家庭和谐和子女的幸福,总是处处忍让,更加细微地呵护她。 然 而,倔犟的孟玮不以为动。1957年,孟玮借口说,她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初恋男友,而且男友终身未娶在等她,她提出了离婚并很快起草了一份离婚报告,开始离 家出走,住在单位的宿舍里。苏振华为了孩子,也考虑到社会影响,一直把孟玮的离婚报告压下来,没有签字。  1958年,为了海军的发展,引进苏联先进的 技术装备,苏振华作为谈判代表团团长出使苏联。回国后,听身边的工作人员说,他出国期间,两个儿子生病,孟玮也没有回来照看过孩子。他意识到,他们的感情 不和已累及到孩子们,他的心彻底凉了,在分居三年后,只好在离婚协议上签了字。

    离婚后苏振华带着6个孩子,又当爹又当妈。刘少奇的 夫人王光美同志亲眼目睹了苏振华拖儿带女的情景,当她与毛主席谈到此事时,毛主席考虑到工作和孩子,曾说过:“让他放肆找一个!”  苏振华夫妻的婚姻危 机,许多老同志都耳闻目睹,家庭的困境也引起了海军领导机关和老战友们的关心。 1959年秋天,海军党委扩大会议在大连召开,海政文工团也在那里为部队 演出。当时的海军副政委方强同志找到了文工团的舞蹈演员陆迪伦,向她介绍了苏振华的情况,并介绍苏振华和陆迪伦见面。陆迪伦当时只有25岁,她性格坚强, 要求进步,是文工团里的优秀舞蹈演员(不是歌剧《红珊瑚》珊妹的演员蒋晓军)。对苏振华有所了解,也有过接触,对苏振华的印象很好。于是,对组织的安排她 表示服从,他们开始有了进一步的往来接触。

    好事多磨。他们的婚姻受到方方面面的争议和阻力。当时苏振华47岁,陆迪伦25岁,悬殊 的年龄在我们这个传统思维的社会是无法得到多数人认可的,可想而知,外界的非议给他们压力会多么大。使老天安排的这段忘年恋,常人无法理解的真爱,还是在 1960年春天结了果。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在广州召开。会议最大的花絮是贺龙同志主持的一个简单而热闹的婚礼,苏振华和陆迪伦的结合得到了老帅和将军们的认 可。

    婚礼上短暂的幸福感,很快变成了无奈。他们夫妻回到北京家里,迎接他们的不是祝福,而是我们子女忧伤和冷漠的眼神。 面对子女 的不理解,他们从没有指责和抱怨过孩子,只是默默地忍受,同时用他们的爱和家庭责任感融化着坚冰。  1961年后,陆迪伦先后生了两个儿子,给这个家庭 增加了欢乐。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文革开始了,他们夫妇二人被下放到湖南零陵冷水滩海军农场进行劳改,他们又开始了新的磨难。苏振华 已经58岁,长年征战使得他到处是伤痛,而专案组还强迫他肩挑力所不及的大粪桶浇地,每逢此时,陆迪伦就抢过去,让苏振华舀,她自己挑;苏振华拉车,陆迪 伦就在后面帮着推……。苏振华和陆迪伦把这段不堪回首的劳改生活称作“幸福时光”,因为再苦再累,他们能在一起,他们心中有“爱”。陆迪伦的坚贞不屈,对 苏振华的爱,是苏振华能在六年残酷的折磨下幸存下来的精神支柱;路迪伦超乎常人的表现,扫除了世俗的偏见,使原来误解她的人们刮目相看;她向世人展示了世 上的真爱,不是追求地位权势,不是贪图金钱富贵,而是对一个有着优秀品德和个人品格魅力的异性发自内心的挚爱,是为了真爱而能作出无悔的牺牲!一个个故事 让我们深深感动、震撼!他们的孩子也充满了敬意和感激。邓小平知道后,也在不少老同志中大加赞扬。

所有跟帖: 

这人有我的梦中情人大江川帅吗? -次真拉姆- 给 次真拉姆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8/13/2015 postreply 03:46:59

文革前孟玮是北农大的党委办公室主任,她的名言是“宁当鸡头,不当凤尾。”文革时苏挨整,孩子们都回来她这里了,苏平凡了又都跑了。 -加州花坊- 给 加州花坊 发送悄悄话 加州花坊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8/13/2015 postreply 19:31:10

孟玮 -NC_西山民兵- 给 NC_西山民兵 发送悄悄话 (197 bytes) () 11/30/2015 postreply 13:50:23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