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豪车的伪精英 没有朋友

来源: berrywang 2014-07-17 16:00:46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9811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berrywang ] 在 2014-07-17 16:01:09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著名央视主持人芮成钢被调查,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嘲弄、愤慨、惋惜等情绪夹杂其中。然而,关于芮成钢的讨论,却并非主要围绕他可能涉及的问题,而是为什么不喜欢芮成钢以及应不应该“落井下石”继续揭短。


 

其实芮成钢到底涉及什么问题,是否真的有问题,目前尚无定论,但作为一个名人,一向以高大上、精英著称的他竟会如此“众叛亲离”,各种原因令人玩味。或许,在他的成功之路上,我们可以寻找到端倪。

 

芮成钢被调查的消息传出后,这位公众人物再次陷入舆论风暴眼中,不论他是否涉及犯罪行为,从他的人生轨迹和一贯行事风格来说,还是颇能反映这个时代某些特质。芮成钢独特的成功之道,闪烁着基于中国传统与当下的智慧光泽,以下关键词或许可以总结一二。

 

朋友圈

 

中国人讲人际关系,而近几年随着社会发展,这种关系网发展成为饭局、圈子等概念,能否进入某流的圈子,成为许多人心目中人生成败的关键。接近那些掌控大量政治资源、经济资源、社会声望资源的人,进而分享他们的资源与人脉。

 

芮成钢被调查,一篇多年前文章中的“我的老朋友克林顿”被挖出来,构成对他嘲讽的主体素材,甚至延伸出一篇《哪些老朋友能救芮成钢》的恶搞文章。

 

 

芮成钢高大上的朋友圈,确实是他的主要卖点。在电视上,世界政要、总裁CEO们,和芮成钢可以说是二元一体,不可缺少。芮成钢也深知这点。在一篇报道中,他的前同事回忆,芮比较善于推销自己。有一次,他们一起去某部委采访,芮成钢还特别带上自己的书送给部长,又问,“您看过我的书和报道吗?”对方给予了肯定的回答。

 

芮自己也并不讳言这点,在自己的书里就有表述:搞关系,必须的!“当我与某大国首相初次见面,如果我能一口气说出一串我认识的与他同一党派的议员,他就会觉得很亲切。工作多年,我的采访对象之间其实有很大的重复性和关联性,转来转去,都是那个小圈子,在我大脑里形成了一幅清晰的人脉关系图。”

 

而说到芮成钢的朋友,又不得不提达沃斯。这个世界经济论坛,尽管被一些人吐槽为过于阳春白雪,但确实是认识人的最佳场所。曾有中文媒体人感慨,到了达沃斯,平时多么难约难见的大腕就随意坐你身边,还有比这更好的约访机会吗?

 

达沃斯也成就了芮成钢。根据媒体报道,2008年初,现在出事的前央视财经频道总监郭振玺和芮成钢等6人赴瑞士采访达沃斯论坛,只有芮成钢一人持有采访证,不少会场都只能轮流进去,后来,他们用了一整年的时间去整合资源,2008年下半年正赶上全球金融海啸,财经频道推出“直击华尔街风暴”系列直播节目,芮成钢把他所有的资源都调动起来,专访了很多重要人物,多少世界级媒体都来索要素材,一举成功。

 

没有比一句吐槽更适合作为这项成功原因的总结了,那就是:即便如此低调处理和名人的关系,每年的达沃斯经济论坛,依然被一些居心叵测者称为“芮成钢和他的朋友们的聚会”

 

 

洋务派

 

用时评人许知远文章里的话说:这位年青的主持人很容易被视作新一代中国精英的代表,他是时髦的电视人,在耶鲁大学接受训练,说着流畅的英语,在全球各地旅行,按照他自己的说法,采访过世界300多位领导人,包括比尔·盖茨与比尔·克林顿……精英,一切又突出着国际二字。

 

芮成钢的微博也记录了他与各国政要的互动,他与比尔·盖茨共进早餐,参加克林顿的私人聚会……他和澳大利亚前首相陆克文的良好关系更是尽人皆知。而那些接受过他采访的国际大腕们对他也多有褒奖,意大利总理马利奥·蒙蒂说:“被芮成钢这样的重量级记者专访,是一件相当愉悦的事。”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莱文说:“芮成钢是一位活力四射的新时代中国的标杆式青年。”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则说:“我为亚洲能有他这样优秀的媒体人感到自豪和骄傲。这些评价都被出版社印在《虚实之间》(芮成钢著)的封底。

 

 

“凭借好风力,助我上青天。”芮成钢的东风就是无数的外国老朋友与他不错的英语。可 以说从一开始,芮成钢的前进之路就和国际化紧密相连。还是小学生时他就开始阅读英文原版小说,以外交官作为人生志向。他创办了英语频道惟一的财经节目:财 经报道(Financial Report)。之后又在当中加入人物访谈,并更名为财经中国(Biz China),以此广泛接触国际政商领袖。芮成钢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忆,“节目在海外播出,让我比一些同龄人更容易出现在一些国际化的‘人才探寻雷达’上,获得一些所谓的‘荣誉’,原因不外乎此。”后来,央视经济频道改版,芮成钢被当时二套的制片人王利芬相中,借调来主持新栏目《全球资讯榜》,“看中的还是他的国际视野。

 

爱国者

 

国际太过,就容易招来“挟洋自重”的嫌疑。特别是在中国的公共场,总会伴随着土洋之争,分寸不容易把握。一旦过头,搞不好要荣登“西奴榜”。但芮成钢并不需要担心,因为他很爱国。其实很难说得清楚,对于这种爱国主义,芮成钢是仅仅出于功利,还是真实信仰。

 

审视一下,可以发现经常“没立场”的芮成钢在这点上倒是一贯清晰的。如2005年,他以“耶鲁世界学者(Yale World Fellow)”的身份去耶鲁访学一年。在耶鲁,处处有芮成钢战斗的痕迹。一位教授在发言中提到“中国不是民主国家”,芮成钢立刻站起来反驳:“美国人一向认为只有美国的民主才是民主,其实民主可以有不同的含义,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

 

这种零碎“对抗”的后续发展,就形成一个高大上的概念。这当然是有价值的,香港《文汇报》驻京记者彭凯雷曾写过,芮成钢提问奥巴马,是“央视启动国际化战略的尖峰时刻”,也是“‘经济中国’征战国际话语权的经典的一刻”。在那篇文章中,芮成钢曾总结,“人人都是外交家!”也透露他的节目的确好几次获得外交部的表扬。

 

于是,我们看到芮成钢在星巴克问题上激情展现民族主义,看到他抨击了骆家辉,看到他代表亚洲人民质问了奥巴马,不过,只要研究芮成钢的国际化和爱国,就可以发现其还是有精明之处。他并非循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旧范式,而是巧妙地避开土洋之争的核心矛盾。

 

 

芮成钢质疑骆家辉却不在意识形态上攻击美国,他质疑星巴克进故宫却不反对外国企业本身,他抨击奥巴马但并不在重大国际议题上持有强烈反美立场。如果仔细研究一下,芮成钢的立场甚至连民族主义都不太沾边,你甚至会觉得,与许多央视或者凤凰卫视国际时政节目的嘉宾发言,芮成钢似乎离民族主义太远了

 

学者展江就认为,芮成钢相当成功地避开了一些风险。其主持业务主要是涉外报道和财经,和央视另一名知名主持人白岩松相比,节目的安全系数和播出率很高,“这很容易让他出名。”

 

芮成钢的这种风格也是有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有趣的是,他甚至还有一个判断,在2008年的一次采访中表述如下:“我个人觉得在新闻领域中是没有所谓真相的,这里面只有事实和角度。事实是什么?哪些是事实?这是很客观的东西,然后,我是从哪个角度看这个问题,答案是不一样的。没有人知道百分之百的真相,真相是一个很虚的概念,只是事实加角度。”

 

一些不痛不痒的爱国主义言论,如批评星巴克进故宫和调侃骆家辉,不会让他在美国不受欢迎,他依然是外国政经要人的座上宾。恐怕这一点,甚至会让一些人由衷地羡慕嫉妒恨。

 

伪精英

 

这样的芮成钢,如果不是因为涉嫌经济问题(假设目前的消息是准确的),他应该能非常惬意地保持着这种成功,基于安全、实用、精明的成功。但在他出事以后,却发现一个明显的问题,这个问题可能就是这种成功学的副产物,那就是没有朋友。

 

在芮成钢出事以后,网络上对他的讥讽嘲弄以及各种爆料如潮水般涌来。既无人去保他的人品,也没有人说,“我是他的好朋友,我相信他不会如何”。这和芮氏成功学密不可分。很多人在批评他时,引用北大教授钱理群的一个概念,即“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也有人提出“精英病”这个概念。微博大V五岳散人这样描述了他对于芮成钢的印象:“与这位主持人在各种活动上见过几次,最为接近的一次是头几年美国大使请客吃饭,一桌人都准时,他迟到,来了也并不与其他人打招呼,直接就开始与大使交流,别人很难插上话。对他这种完全没有礼貌的行为不爽,但英文确实好,远比我等流利。

 

 

总之,高高在上的芮成钢,没有草根朋友。他的那些“国际老朋友”们,碍于自己的身段,不愿意也不可能为他说话;总是回避敏感问题,让他显得“陌生而遥远”;在国际与爱国之间的模糊与摇摆,导致“五毛觉得他是五美分,五美分觉得他是五毛”。总之,舆论固然有势利的一面,但收获这份世态炎凉,恐怕也是芮氏成功学的必然结果。

 

时代局限下的精英困境

 

在这一片光怪陆离的土地上,芮成钢和他所代表的现象称得上是一个对于现实主义的注脚,反映了时代局限下平民精英的困境。如同一个拼命膨胀而又忽然爆破的气球,从得志少年到社会精英再至如今的尴尬处境,命运在冥冥之中将他曾经志向高远的人生,还原到相对贫乏的起点。

 

芮成钢出生在安徽的省会合肥,就像所有在大城市长大的平民子弟一样,对于外面的世界总带着一种淡淡的倨傲,同时也满怀着跃跃欲试的关于获取更好位置的欲望。可 以想象,小时候的芮成钢就是那一个“邻居家的孩子”,正如他寄托父母期望的名字“成钢”,聪明刻苦、成绩好,听老师的话,但也许骄傲自大,不太受同学的欢 迎。不管如何,芮成钢通过高考获得的荣誉—合肥市文科状元,几乎成为他前小半段人生中的顶点。对这位出生于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的青年来说,爬上食物链的顶端,为生来平凡的人生攫取荣誉和地位,几乎是一种天然的义务。

 

后来,以及后来的后来,那些或好或坏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已经知道了。他年少得志,在体制内游走自如,聚光灯下这一位光鲜亮丽的社会精英,颇是获得了一些接踵而至的荣誉,并且倾倒年少无知的粉丝无数。就像评论所言,芮成钢简直不啻为《红与黑》里的中国版于连。

 

 

可 以想象的是,以芮成钢无法被否定的才华,和勤奋坚韧的性格,他如能循规蹈矩,或许也能过上另一种相对普通却也不失温馨的精英生活。而体制内寻租得过于轻巧 和简便,以至于让他暴露了性格中贪婪、功利的一面,对于捷径的痴迷和癫狂,造就了无法挽回的错误和遗憾。但也请别忙着指责他,忠贞只不过是因为背叛的筹码 更高,若是处于相同的位置,谁又能保证“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

 

当然,无论如何,关于芮成钢的故事,远未到落幕的时候。但需要承认的是,他的确是一位难能可贵的优秀青年,他的可悲之处在于,在面临所有平民精英需要面临的选择困境是,他屈从于病态社会的权力运行规则,并妄图借此获取利益,以至于在不够好的社会机制中走上了歧途。但这一种歧途并非是因为他简单地采取了有悖于社会道德与国家法律的手段,更复杂的东西其实来源于他心灵深处的矛盾本质,即关于个体实现与社会认知之间的悖论。

 

所有跟帖: 

可惜 & 可怜& 可悲 -涯涯- 给 涯涯 发送悄悄话 涯涯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7/17/2014 postreply 16:27:38

不要墙倒众人推 -大酱风度- 给 大酱风度 发送悄悄话 大酱风度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7/20/2014 postreply 14:07:00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