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和中药是两回事。

来源: 2013-11-05 08:01:08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中医和中药是两回事。

中药是人们长期经验发现的对一些症状有效的动植物。这个”长期经验“有些是确实有效,有些是实际上无效,仅仅是“安慰剂效应”。在现代医学建立以前,世界各地各民族都有类似的中西草药和偏方。

聊斋里的故事:一个人晚上赶路,到一人家里投宿,怕人家不收留,就谎称自己是医生。主人家盛情款待,说我家正好有个病人,请医生看看。这人心想先骗顿饱饭一晚安睡再说。酒足饭饱之后,偷摸地把自己身上的泥垢搓了个丸子,给了主人家。半夜时就听主人家大力拍门,这人心想坏了,定是把病人吃死了。赶紧越窗逃走。主人在后紧追,终于追上了,说:神医呀,病人吃了你的药丸后上吐下泻,出了一身大汗,现在病好了!

因为是直接的原始的经验,就很粗糙。有些有效,大部分在扣除了“安慰剂效应”后实际上是无效的。现在还没有一个中药能在“双盲临床试验”中证实有疗效。

人们试图从理论上解释中药会有效,这就是中医。荒谬的理论,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纯粹的唯心,误入歧途。

中医严重的阻碍了中药的发展,因为背离了实证科学,方向就是完全错误的,注定是死胡同。

1。中药的疗效缺乏客观地衡量手段。很多是“安慰剂效应”。

2。中医不能解释一些中药的疗效,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举个例子:中药偏方有喜树子煮水喝可以治癌。也确实有病人按这个方子用了发现有效果。但中医无法解释为什么。现代科学告诉我们:喜树籽里含有喜树碱,喜树碱有抗癌的作用。

3。中医无法提高改进,只能利用现有的,不能创造新药。
喜树碱有抗癌的作用,但并没有成为一个抗癌药,因为临床毒性太大。中医对此束手无策,无法作任何改进。现代医学发现喜树碱的作用机理,通过分子结构改造发现了若干个分子能保持抗癌效果同时毒性降低。最后发现了喜树碱衍生物的抗癌药。

4。中医理论没有科学基础,所以中药的经验知识无法传承,也无法指导中药的进一步发展。

最后说一句:喜树碱是美国人发现的,和中药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