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测一下柴铃当时失言的心理原因

来源: 2013-10-31 18:28:37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刚发现那个帖子被挂出去了。早知道该多说几句我为何不认为该被责难




一下柴时失言的心理原因 (我这个学心理学的不允许自己不作心理分析就对一个人的人格作结论,但没同本人对话,所以是测。一家之言,供讨论。有更合理的,俺从善如流)

 

 

铃那时如果是个卑鄙无耻又有野心的政客,她就不会那么说,她一定会说出漂亮话,至少可以回避那种傻话。那她说了傻话是因为她傻吗?也不是。

 

那是什么?是当时的社会语境造成的。那是文革后解构崇高的年代,没人再说豪言壮语,连央视节目采访英雄人物好人好事都不说高尚话语,而是说“没什么,人人都会做”,“当时什么也没想”,“这事要真想,我怕没胆做了”。。。如此这般。谁要说豪言壮语,那立即会引起笑场。

 

铃被那什么记者采访,估计不是象常规做节目给她时间和问题准备,她被记者做进去了。面对如同该“救娘还是救媳妇”的尴尬问题,她显然没经验,慌不择路了。

 

她说没有流血怕是唤不醒民众,是对民众的误解。民众不是没醒,北京市民做了最大努力,但戒严后绝食团不肯认输(戒严令下达就是谈判破裂,在这种力量对比下,明摆着绝食团输了)撤出,而是期望北京市民特别是首钢工人作出罢工举动而扭转局势。当时每天有谣传首钢工人罢工,失望后很多人骂首钢工人孬种。首钢工人没罢工上街,倒是昌平农民上街了,打的是反动乱的标语。显然是发钱组织起来的。要说那是最早的五毛。 铃说不值得为他们流血,就是这个背景。

 

在这样的情景、情绪和语境中 (她当时是哭腔),铃不会说豪言壮语,她能说什么?潜意识中党史语境中“保留革命火种”的观念自然会首先冒出,为自己的求生本能做解释。她认为她的话不矛盾,并符合当时社会语境的逻辑。否则她就不会说。

 

这应是她当时的心理过程。你可以说她不高大全,但你不能说她虚伪。说她卑鄙也不准确。

 

即便柴铃卑鄙,也不是抹黑学运历史地位的理由和减轻开枪之罪的借口。中央在后来对六四改口为“事件”、“风波”其实就是对 “暴乱” 的  平反。海外五毛其实是在反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