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目的就是求道,然后合于道的自我灵魂生命在现实社会中寻找合适的位置",说得好。

来源: 老几空间 2013-10-01 15:40:02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400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老几空间 ] 在 2013-10-02 13:00:49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回答: 孔老的殊途同归及教育领域的崩溃玄野2013-10-01 10:10:25
老子强调的是根源,孔子着手于表面。孔子试图以礼的形式将人引导入道,这只能适合于近道之人,不能用于远道者。中国二千年的实践证明“孔子的道路更加适合于所有层次与境界的人”是不成立的。原因是有为,有为源于有欲,有欲则离道。 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是对圣人而言的,圣心合道,用在常人就不行了。人类所有的愚昧都是不明“道”理,拯救人类只有去欲明道一途。

所有跟帖: 

"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确无法广泛适用,但人们往往津津乐道于此,所以许多不太合适的理解就出来了。 -玄野- 给 玄野 发送悄悄话 玄野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02/2013 postreply 04:39:31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