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问题!古人天人合一,“灵游太虚”还要不要合一?“灵归本体”后还要不要逻辑习惯:-)

来源: 老几空间 2013-08-09 15:24:09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893 bytes)
["人家教我的,我也用来教别人:逞強的人沒有好下场, 这句话就是我教化的宗旨。"这个译文给人的感觉十分索然。前半句好像是废话,老子惜字如金,应不至于如此浪费。]
这真是真人面前耍不了花招,按字面译的问题就在这里。 兄有何高见?能不能说来听听?

[至于道德经的逻辑结构问题,我感觉信仰层次的感悟可能不会受逻辑结构的束缚。灵游太虚还要考虑普通人的逻辑习惯,可能性并不大。易经是有逻辑结构的,而且那结构到现在也没人能搞清楚是什么智慧主导的。但是易经汇集了文化历史与智慧,是长期积累的结果,而老子一部却是短期内的作品,二者有着天生的差异。所以,我觉得不应用欧式几何的眼光欣赏道德经。]
老子在那个时代,其思想文化背景不可能不受易经文化的影响,更可能这二者也是“同源而异名”,如何看待其异同应该是问题的核心。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