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夜泊》辩析

来源: 深山兰 2013-03-31 16:48:26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6767 bytes)

《枫桥夜泊》辩析


唐朝的张继写过一首著名的诗,就是《枫桥夜泊》。我这里的“辩析”的“辩”是辩护、辩解的意思,“析”是分析的意思。

全诗如下: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篇。

宋代的欧阳修提出质疑:“诗人贪求好句而理有不通,亦语病也。如唐人有云‘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说者亦云句则佳矣,其如三更不是打钟时。”从此后,历代的文人对此诗提出许多非议。

但那些非议基本都是自己无知而导致的。

先不说欧阳修的立论的基础就是错误的。写诗不是写科学论文,必须严格按照现实来描写。何况,中国古代基本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科学论文。欧阳修只是文人,而不是诗人,虽然他也写过诗。他此点的评论是没有太大意义的。

其他文人又提出一个类似的指责,就是乌鸦在半夜时分是不鸣叫的。此点影响了许多人。《唐诗鉴赏辞典》中这样解释此点的:“树上的栖乌大约是因为月落前后光线明暗的变化,被惊醒后发出的几声啼鸣。”这位作者首先接受了指责者暗中假设的前提:写诗必须是严格的如实描写。他设想是月落时导致树上的乌鸦叫几声。也就是说:此时附近树上的乌鸦叫是它的“特异性”而导致的。网上另一位谈论此诗的作者做相似的辩护:“上弦月升起得 早,到‘月落’时大约天将晓,树上的栖鸟也在黎明时分发出啼鸣。”这里把乌鸦的鸣叫改成了黎明时分。并且作者又暴露了他自己的无知:上弦月落时是近黎明了。他大概认为,月亮不会在半夜时分落山!

这真是越辩越糊涂啦。

我们认为:上述的辩解是错误的,并且根本没理解该诗描写的意境。

首先我们必须明白一点,就是写诗不是必须如实描写的。

先说乌鸦在夜里会鸣叫吗?乌鸦和多数鸟一样,在夜里一般是不飞的,也不鸣叫的。但在天刚黑了时,有时一群乌鸦会飞行的,有时也会叫的。我自己就听过乌鸦在黑夜来临时在叫,我倒是没有在半夜时分听见乌鸦叫。

曹操的诗“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看来,曹操认为乌鸦在夜间会飞的。

魏明帝,就是曹丕的儿子作的《夏门》词(那是皇宫里乐队用来演唱的歌词):“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卒逢风雨,树折枝摧。雄来惊雌,雌独愁栖。夜失群侣,悲鸣悲回。”他认为,乌鸦失去伴侣,在夜间悲鸣。

更重要的一点,古人对于书上描写的东西,通常会搬起诗里,即使他不相信那样的描写。

张华的《禽经注》说“乌之失雌雄,则夜啼。”这句话就是古代的思维方式和描述语式。乌鸦是终身一夫一妻制。这是真实的。张华是说,乌鸦的雌和雄失去了对方,则会在夜间鸣叫。这是此句话表达的意思,但乌鸦是雌雄都会叫吗?我不清楚。张华的描写是否很真实,我也不知道。但只要有了这样的根据,其他的文人就据此大加引用。李白演化《孔雀东南飞》的意境,作诗一首《庐江主人妇》,它的最后一句是:“城乌独宿夜空啼。”这显然是把张华的话拿来,比喻人失去配偶,在夜晚哭泣。

张继有了这样的根据,就在诗中写乌鸦在夜间鸣叫,这是非常自然的。

另外,中国古代的乐府中有一词牌名是《乌夜啼》。《乐府古题要解》:“《乌夜啼》,宋临川王义庆所造也。宋元嘉中,徙彭城王义康于豫章郡。义庆时在江州,相见而哭。文帝闻而怪之,征还宅。义庆大惧,妓妾闻乌夜啼,叩斋阁云‘明日应有赦。’及旦,改南兖州刺史。因作此歌。”这里的宋是南朝的刘宋,而不是唐后的赵宋。这里说明,当时认为乌鸦在夜间啼叫是吉兆,不像今天认为是不吉利的征兆。

那些责怪张继在诗中写乌鸦夜啼的人,他们既没读过许多古书是如何写的,也没明白古人是如何思维的。

月亮在农历的三十或二十九的晚上,根本不会出现在天空。“初一升,初二长,初三晚上出月牙。”这是百姓的谚语。在初三的晚上,傍晚时分,太阳刚落山,一个狭小的月牙出现在西部的天际。随着地球向东转,那个月牙不久就落下西山了。

由于月亮绕地球的公转的周期和它自己的自传周期严格相等,是二十七天多一点(恒星月的长度)。在同一地点,每天的同一时刻,天空的月亮向东移动大约是十三度多一点的。随着月亮向东的移动,它落山的时刻也越来越后。大概在农历初七、八的时候,月亮大约是在半夜时分落山。

至于半夜敲钟的习惯,宋陈岩肖著《庚溪诗话》云:

姑苏枫桥寺,唐张继留诗曰:"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六一居士《诗话》谓"句则佳矣,奈半夜非鸣钟时。 "然余昔官姑苏,每三鼓尽四鼓初,即诸寺钟皆鸣,想自唐时已然也。後观于鹄诗云:"定知别後家中伴,遥听维山半夜钟。"白乐天云:"新秋松影下,半夜钟声 後。"温庭筠云:"悠然旅榜频回首,无复松窗半夜钟。"则前人言之,不独张继也。又皇甫冉《秋夜宿严维宅》云:"昔闻开元寺,门向会稽峰。君住东湖下,清 风继旧踪。秋深临水月,夜半隔山钟。"陈羽《梓州与温商夜别》亦曰:"隔水悠悠午夜钟。"然则岂诗人承袭用此语耶?抑他处亦如姑苏半夜鸣钟耶?


有的文章说:张继半夜听到的钟声叫定夜钟。古代苏州寺院有半夜撞钟报时的习俗,名为定夜钟。大概在南北朝时期,苏州的寺院就开始撞定夜钟了。据 《南史》记载,丘仲孚少时读书就“以中宵(半夜)钟鸣为限”。到过苏州的许多诗人,如白居易、王建、许浑皇甫冉等,都曾写过歌吟定夜钟的诗句。另外,夜半 钟不仅古时有,今天也有;不仅南方寺院有,北方寺院也有。1987年7月14日《北京晚报》“百家言”栏内载袁翰青《“夜半”确有“钟声”》一文,文中作者说到他年轻时“家居故乡南通,就曾多次听过‘夜半钟声’”。

这样看来,那些对该诗的指责都是不成立的。

张继创造了一个独特的意境,来表达了他复杂的情感。一个远游的羁旅,在船上无法入眠。点点鱼火在闪烁着。“月落乌啼霜满天”,这不是说,月亮落山了,乌鸦在啼叫,诗人看见霜满天。月亮落山了,哪里还能看见霜满天的景象?那样理解诗,不是傻子吗?这表达的意境是,无法入眠的诗人,在夜间听见乌鸦在啼叫,那引起了他对远方家乡妻子的思念。这正是李白引用的意境,也是魏明帝词中用的意境。诗人四处寻觅,只见月光闪烁在河面上,远处陆地上白霜满地,朦胧闪烁,空气中摇曳闪光,像是白化化的霜华铺满了天空。“霜满天”是既形像又准确。若说“霜满地”太流于俗气。如果你从来没有在月光下独处野外,四处寻觅,朦朦胧胧,地面和天空似乎在远处合为一体的体验,你几乎无法理解这样的景色。张继的描写真是异常的真实。诗人蓦然回首,猛然发现月亮已经西落了。

就在诗人感情激荡的时刻,远处的报时的钟声撞到了他的耳膜。他才知道,此时已是半夜时分了。这更使得诗人惆怅的情绪更加增添了几分孤寂和无奈。

古人通常是无法知道准确的时间的,一般的方法是:白天看太阳在天空的位置,夜间观察不同季节时分星星在天上的位置,来估计大概的时间。最容易的就是看北斗七星勺子指向来估计时间。每天的同一时刻,北斗的指向在慢慢变化的,一年中正好转一周,半年中转180度。必须对北斗的方向很熟悉,才能估计比较准确的时间。许多古城中都有钟楼、鼓楼或钟鼓楼。钟鼓楼的作用是向全城人授时。相当于今天的授时台。那么那些授时的人是根据刻漏来报时的。刻漏是需要专门的人不间断的维护和察看才行的。没有条件的地方,大概也是靠观察星星的位置来估计时间的。那么阴天时怎么办?古人不需要知道精确的时间的。他们又不赶火车。

寺庙的钟也应是报时用的。

张继在船上,若没有钟声报时,他无法准确知道是否是半夜了(刻漏是无法在船上工作的)。当然,若他对月亮的运行规律很熟悉,他根据当时是农历的初几(初七、八),看到月亮落山了,可推断出来是近半夜时分了。

这首诗仅是几幅静止画面的描写,却浓重渲染了诗人那种怅然若失,孤单寂寥的思乡感情。用乌鸦叫不叫来苛求诗人,那是完全没有理解诗人欲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张继就因为这首诗而大名不朽!

更有人考证诗中的“月落”、“乌啼”和“江枫”都是桥名、山名或地名。就算作者的考证再准确,寒山寺周围真有这些地名,而诗人罗列一系列名字有何意义?我们姑且把这样的考证看作是疯话,这样更好一点。

一首优美的诗篇,不会因为某些人的指责而被公众抛弃的。


所有跟帖: 

辩析的很有学问。还有人这么认真,对诗歌语言也这样较真。:) -为人父- 给 为人父 发送悄悄话 为人父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3/31/2013 postreply 18:32:27

辩析的有道理。笔者在寺庙禅修,三点半钟声就响了。 -yfz9465- 给 yfz9465 发送悄悄话 yfz9465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01/2013 postreply 04:56:15

鼎!艺术意境美,穿时亦可!没用今天的穿越手法,大家偷着乐吧。 -墙根儿- 给 墙根儿 发送悄悄话 墙根儿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01/2013 postreply 18:19:35

各位大拿,胆怯怯的问一声,乌是个什么东东?乌鸦吗? -傻大王- 给 傻大王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01/2013 postreply 19:02:36

很牛的辨析。:) -水宁- 给 水宁 发送悄悄话 水宁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4/01/2013 postreply 22:02:24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