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网友

来源: 2012-05-22 09:50:58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拙文脸面与厚道 由于行文仓促,纰漏比比皆是,甚至有语句不通之处,感谢读者们的批评指正。现就几个问题集中答复各位:


不作伪搞不了民主……  对不起,非常的不赞同。民主和作伪是绝对对立的,作伪者搞的一定是假民主,比如阿便的子弹。


 


关于藤子京是否是贪官,历来有过不少争论,主要是因为《宋史》的“及卒,无余财”。但是无余财绝对不是判断一个人是否贪官的标准。如果老藤不是贪官,朝廷为何来查账?他又为何把账本烧了呢?一个巴陵知府,哪里来的钱“犒赍诸部属羌,又间以馈遗游士故人”?所以我还是相信司马光说的:“用公使钱无度”。


 


另一个更值得探讨的问题是:范仲淹到底有没有“游”过岳阳楼?


 


《岳阳楼记》第一段写到: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著名文学史家袁行霈认为:“这番交代十分必要,因为范仲淹既非岳阳人,又不在岳阳做官,可能根本就没来过岳阳,一个和岳阳没有关系的人忽然为岳阳楼作记,这是必须说明缘由的。”


由此可见,《岳阳楼记》是范仲淹为小圈子同党,“朋友”贪官藤子京虚构的一篇为“其政通人和,百废具兴”的“政绩”歌功颂德的假游记。


 个人观点,一时之感,虽非严谨,有错就改,但比起为假辩护,孰是孰非? 十分赞同!尤其是,“有错就改”,至少,对58为死难市民说过有违基本人性守则的话的人,欠他们一个道歉吧?当然,为假辩护和知错死磕,半斤八两。


 


以您的学识思考和才情,写点什么不好呢? 受宠若惊,我一无学识,二无才情,写东西若不为发表挣钱,就随心所欲,东拉西扯。这里的文章不大都如此?我别的题材扯了很多,偶尔发发牢骚,也有这个自由吧?再说,我懂得“来而不往非礼也”,此 脸面与厚道   是回复彼  脸 面 与 厚 道 ,为何您对前者的评论是“ 甚幸,茶轩有您....”,为何今天才看到“大男人们种种的纠结,尖利,苛刻?这双重标准又因何而来?我不知道如何“透过文字看到写者的心”,我只懂得“文如其人”。


 


 我很想知道你的良心到底卖了多少钱?  谢谢,您还认为我有良心,还值几个钱。我干脆坦白,我更本就没有良心。我只知道,三八二十四,绝不是二十三。把三乘八硬说成二十三的,


才把良心换成了钱,否则“罚款吃不消”的。


 


另外,辨别是非的标准不是看谁赞同,谁反对,而是通过事实和逻辑的辩论得出真理,否则就落到我们批判的“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反对,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拥护”——您赞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