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顽皮,一次班主任把我叫到办公室,叮嘱我好好学习。后来还举例子说,中国我们这代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男多女少,不好好学习以后找不到对象。
后来事实证明,老师又一次一如既往的骗了我。
男女比例失调是全国范围之内的,但是这种失调跟我们的日常生活一点关系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男女比例是4:6,也就是说,在周围的生活圈子,女的比男的要多得多。回国去CBD找同学吃午饭,看到写字楼里乌泱乌泱的年轻女白领.再看看国贸,金融街,新光天地,等等购物区,一个个嫦娥下凡牵着一个个天蓬元帅的手,这才发现,此言不虚也~
但是我的好哥们王立勇显然是受了老师的骗。记得2003年,刚刚到法定年龄的他,立刻马上迫不及待的在校友录上发了一条信息:“各位同学,本人于X月X日结婚,敬请参加。请注意,这不是演习,重复一遍,这不是演习... ...”婚礼上他的得意溢于言表,还暗示我们说,快结婚快上船,男多女少早抢早得,晚抢没有... ...1年以后的一天傍晚,也就是北京时间的早晨还不到4点。刚刚和那时的女朋友看完电影回家的路上,我接到了立勇同学的短信,唉,世界上最悲哀的事情,莫过于,结婚以后,却遇到了真爱... ...
立勇同学离婚战拖了一年多,净身出户,与真爱再结连理,婚礼也没办,朋友们小范围的吃了顿饭。我由于工作关系,没能回国参加。
国内的剩男剩女现象日趋严重,但是据我回国观察,除非条件太差的男的,不然所谓剩男也都至少有一个同居密友,但是剩女们却实打实的剩下了。因为男女有别,男的可以往下找,但是女的过了这个村没这个店了,新生代小女孩立刻如雨后春笋般的长了起来。剩女现象通常两级分化比较严重,条件特好的和特一般的剩下了,反而是条件中等的都及时上了岸。
条件特一般的剩下就没必要多解释了,但是特好的其实也容易剩下。
有一初中同学,初中时候就参加北京市青年歌手大奖赛夺得名次。02年大学毕业进入德勤,那个时候的顶尖会计事务所在中国,尤其是应届大学生眼里还是神一样的地位,招聘比率是6000选2。后来,在国外我就经常听说她在DATING什么什么小开,什么什么OWNER之类。青春无限好,挑花了眼的她没有及时上岸,09年再回去见到她依旧美丽,但是我只能说和22,23岁的小姑娘比没有任何优势...身为哥们不能不管,我托朋友给她量身定介绍了一个中年有为,人品稳重的朋友。今年回去见面已经挺着大肚子出来吃饭了,如今她已经是某投资公司副总裁,家挺,事业双丰收。但是她自己的原话:“我还算幸运的了,好多原来德勤心比天高的姐们儿现在都成了齐天大剩了... ...”。我心里的话是:如果妳25岁结婚,能找一个家庭,外貌条件更好的(说这话可能会挨骂,但是我真的是实事求是,就事论事... ...)。
还有一些同学,在聚会上看到都被工作折磨的憔悴不已,30多岁女性单身在美国不算什么,但是在中国方方面面压力巨大,而且自己心里也会发生变化,不予多表... ...
这一点我弟妹就很聪明,23岁身为实打实的美女富二代下嫁我表弟,表弟对她宠爱有加要车子给买车子,要别墅给买别墅。她嫁过来以后立刻掌管了家庭财政大权,表弟同时利用她家里的关系扩展生意,二人日子蒸蒸日上红火之极。
表妹就没她聪明,2006年同样23岁的她行情俏到不行。猖狂一时,一次唱完歌,她拿着手机给我说,“哥,我手机里的男的你随便点,你点中谁我就让谁来买单”。光阴似箭,现在28岁了,恨嫁,她母亲在世纪佳缘给她注册了一个账户,找她的全是歪瓜劣枣,以前她的几个忠实的拥趸,现在基本上都叫不出来了。我也受到牵连被逼给妹妹介绍个好老公。
中国人多,剩男,剩女现象非常严重,也有老外到中国猎艳,说中国女孩子好泡。其实这个说法我还是不以为然,我就跟一个在北京混的老外说过,你别觉得中国容易泡妞。举个例子,经济危机以后你在美国买房子,价钱便宜了很多,但是真正的豪宅还是贵,甚至更贵。同样道理,中国就是人多,所以给你错觉容易泡妞,但是你泡的那种烂妞倒贴的多了,真正的好女孩子还是难找。我曾经想过,就算我在中国,还没结婚,凭我的条件想娶我老婆这种综合条件的女孩子,还是极限... ...
老外随便听了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晚上又去了三里屯... ...
唉,说不尽的剩男,剩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