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得有趣!

来源: 2011-02-15 12:31:49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你谈到书中的方言,因为是仅有文字,现代的许多地方都可找到它们的身影,有时候是很难判断的。像其中的“每”和“们”混用,这在宋元时代好像就有了。至于“馋痨癖”,许多北方方言中仍在用。那个“多咱”也是同样的,当然,各个地方的发音有所不同。

有人考证书中哪一道菜只有江苏某地会做,因而断定作者是苏南人。那是犯了推理错误。若我在网上写一篇粤菜怎样做,是否我就成了广东人?我连岭南都没到过。

你好像写过《金瓶梅》中的吃食。我可以推断,作者对山东的食物最熟悉。像韭黄馅的饺子或韭菜盒子,烧煤的连炕,等等,一定是北方的,而不是南方的。

那个“刮刺上了”,许多方言中仍在用。

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