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shuangxi 2009-01-26 16:45:24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4089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shuangxi ] 在 2009-02-02 21:43:41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才一转过年,人们就挣着去寺院里头上香。说是祈福,实是乞福,更是争福,生怕去晚了,佛祖神灵一生气,不再答理他,以后的日子便会不好过。

古今中外的人,都喜欢和神灵拉上关系,说得文气些,就叫沟通。不同的神灵不同的脾气,沟通的办法也就不同。上三代以来,中国之人就敬天敬鬼神。天是万物之主,容不得测探的;神则主要是从已经死去的祖先那里出身,特别是那些活着的时候就有派头有脾气的。那个时候,人们和天和神灵拉关系的手段主要就是酒,用酒作祭。

神灵在于无形。酒是如何联结起神与人,还能让神灵消除误会,给人间降下福来,这个原理一直不大清楚。可能是神也如人一般的馋酒,趁人不防,它们就来喝一口。而且像人一样,三杯下肚它们便快活起来,就愿意受人的摆布。如此,酒在明面上是人的谄媚而背地里成了神灵的迷魂汤。这个我们不管它,反正结果重于手段。所以,酒是个严肃而神秘的东西,历来的圣王贤君都拿它很重视,周成王还专门发过红头文件,告诫人民不可掉以轻心。当然,历史的教训也是原因。听说商纣垮台,就和官场奢靡酒业泛滥,消耗太多的粮食,伤及社稷民生有关。

人们用酒智取神灵的历史持续了好多年,到了晋以后,变得文明起来,有了些君子风度,也有了些诗意。晋时西风东渐,佛祖也跑来东土与鬼神三清共荣,而佛是好香烟的。吾人从善如流,便即用了香烟和佛渐及一切的神明打交道,南北朝的时候,中华大地已经是香烟缭绕天人共舞了。

香烟的好处,在于它袅袅腾腾扶摇而上,载了人的心思人的言辞到了佛前神旁,是一个看得见的载体,蕴含了平和安宁的精神,谦恭而有庄重,形实而又无远弗届,所以呼为“信香”。金朝诗人萧贡有诗道,“风幌半萦香篆细”,清烟飘渺形态百变,恰如神秘的篆字,隐含了无限的幽深意蕴,出自我心明于佛心,多余的辩解是一句也不必要的。人们只要在规定的时间到规定的地方燃起信香,生活里就充满了希望。

现在争烧头香的人,心中有多少的敬畏和虔诚也已经不好说。每到除夕,通往灵隐寺的大街上便挤满了佞佛的人,心中打着各自的小算盘,或者根本就没有算盘。他们喧哗吵闹着,把垃圾留在各个地方。他们都是杭州的城里人。杭州这个地方,出钱塘门沿湖向西,由昭庆寺而大佛寺、玛瑙寺直到灵隐和三天竺诸寺院,历来是香火繁盛地带,可是让陈眉公一句话说坏了,陈眉公说,杭州“有名山无高士”。自明朝以降,岂只是杭州城里无高士,名山里头也无高僧,大抵实在是因为这里是红尘喧嚣之地,繁华膏腴之所。前不久,有灵隐寺招聘和尚的通告,学士和尚月薪四千,硕士和尚月薪七钱,另加香油钱分红,八小时以外生活不受干予,佛法与持戒都是不讲究的。

和现在这些杭州城里人相比,原先四邻八乡的农民们,在佛的面前就要诚实得多。过去乡民们进城烧香,是每年初春杭州城里一大胜景。他们不如城里人的投机取巧,所以倒也不在乎是否头香,何况正月里还有许多敬祖尊老恤幼的眼前事要忙活。等到出了正月,诸务妥当而又农事未动,各家各族或者各里便派出自己的代表,去到名山大寺,祈求新一年的平安。

进城烧香的乡人多是妇女,中老年农妇带上大姑娘小媳妇,成群结队,仅有领队的是一位老汉或者连领队也不是,所以杭州人笼而统之地一律呼为“烧香老太婆”。早春二月,烧香老太婆们如北方的羊群南方的鸭阵--我们叫做“潮鸭儿”的--一样,少则一二十多则两三百,漫山遍野地舒展过来。当然这是我的夸张,她们也是有路行路有桥过桥的,沿着西山路北山路和白堤向那些著名的丛林浩浩荡荡地行进。七路公交车驶来必要鸣起喇叭,烧香老太婆们则必要惊慌着叫着笑着从马路的这一边跑到那一边然后又跑回这一边,竟或至于要在马路的中间打几个转身而后跑开去。司机则又必要探出头吼一声“娘卖X个老太婆,寻死啊!”然而也未必真的就生气气来。

那些年里,烧香老太婆们的衣着从蓝土布到蓝洋布到蓝的确凉,又到五花八门的各式服装,与时俱进着。而那个装着香烛贡物成为她们团体符号的黄布袋却一成不变,连同那个黄色。既使是八十年代末瑞士契巴家基托拉斯艳黄染料奇缺的时候,老太婆们的烧香袋还是一如既往的颜色。烧香袋上通常织有“朝山进香”的字样,作为长征使命的昭告,非流非寇的证明。待她们烧香的公事完成,袋子里才装进些与佛祖菩萨不甚相干的东西。

说她们烧香是公事,那是不为过的。这些老太太小媳妇肩负的经常是一家一族甚至一里的期望和嘱托,干系着许多人一年的福祸。即便烧香的公事完了之后,她们还要为亲近的人做一些采购,尽另一重的义务。当一切要办的事都办完,她们也并不流连于青山绿水或者城里的西洋镜,而是拿出带来的干粮,或者如近些年那样买一些风味小吃,沿街而食。那才是好一幅“携蝗大嚼图”呢!等到春风拂煦,烧香老太婆才渐渐少了。还在城里的也急急赶回乡去,收拾好锄头犁耙,准备好在春雨泥泞中,用自己的力气和汗水,去践行自己的心事,收获佛祖菩萨的诺言。

不过说实话,现在,这样的烧香老太婆,也已经快要绝迹了。

九年一月二十六日,年正月初一
双溪

所有跟帖: 

争着 -shuangxi- 给 shuangxi 发送悄悄话 shuangxi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26/2009 postreply 16:46:40

顶了!以后写一个真实的非虔诚烧香故事:) -dongfangshaoer- 给 dongfangshaoer 发送悄悄话 dongfangshaoer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26/2009 postreply 18:45:37

上香,不过是求得心灵的踏实.信则灵 :) 新年好! -chaojiang- 给 chaojiang 发送悄悄话 chaojiang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27/2009 postreply 08:14:27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