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如何顺利通过1929年的经济危机

来源: chaojiang 2009-01-23 10:28:20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9026 bytes)
By 小林


1929年10月24日,美国爆发了资本主义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经济危机。一周之内,美国人在证券交易所内失去的财富达100亿美元,农场主为了销毁“过剩”的产品,把牛奶倒进密西西比河。当时纽约流行一首儿歌:

“梅隆拉响汽笛,胡佛敲起钟。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往地狱里冲!”

“疯狂的20年代”暗藏危机

1920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首次经济危机。危机过后,美国经济在股票、债券等“经济泡沫”的影响下迅速增长,创造了资本主义经济史上的奇迹。从1923年直到1929年秋天,每年的生产率增长幅度达4%。与此同时,整个美国社会的价值观念都在发生变化。虽然清教徒传统的价值观念仍在农村中流行,但在城市中的主导道德观念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发财致富成了人们最大的梦想,投机活动备受青睐,有组织的犯罪活动以及享乐之风盛行。相当一部分人终日沉醉于物质享乐之中,而精神生活则体现出浮躁和粗鄙,以至于许多美国历史学家把这时的美国称为精神上的“饥饿时代”或“疯狂的20年代”。

上个世纪20年代的繁荣虽然造就了一个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但这一繁荣本身却潜伏着深刻的矛盾和危机。首先是美国农业长期处于不景气状态,农村购买力不足。1919年时农场主的收入占全部国民收入的16%,而在1929年只占全部国民收入的8.8%,农场主纷纷破产。此时农民的人均收入只有全国平均收入的1/3左右。

其次,是美国工业增长和社会财富的再分配极端不均衡。工业增长主要集中在一些新兴工业部门,而采矿、造船等老工业部门都开工不足,纺织、皮革等行业还出现了减产危机,大批工人因此而失业。这一时期兼并之风盛行,社会财富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全美最大的16家财阀控制了整个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53%,全国1/3的国民收入被占人口5%的最富有者占有;另一方面,约60%的美国家庭的生活水平还挣扎在仅够温饱的每年2000美元水平上下,更为严重的是,有21%的家庭年收入不足1000美元。此外,国际收支中的潜在危机也加深了美国经济的潜在危机。美国日益增长的经济力同供应大大超过国内外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这一切都预示着一场大危机的到来。

1920年,民主党总统威尔逊离任。继威尔逊后的3届共和党总统哈定、柯立芝和胡佛先后执政。有美国史学家认为,“这3届政府在美国历史上构成了一个时代”,“在这短短10年中,政治生活中道德水平的低下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再要低落就连负责公众利益的影子也说不上了。”

“美国往地狱里冲”

1929年上台的总统胡佛是一位靠个人奋斗起家的“美国英雄”。他在竞选演说中对人民许诺,“美国人家家锅里有两只鸡,家家有两辆汽车”。但由于胡佛在经济领域顽固奉行自由资本主义经典理论,在随后到来的经济危机中应对无力,从而使他的诺言成为一张永远无法兑付的空头支票。当年10月24日,一场经济危机风暴席卷美国。这次危机使生产下降的幅度之大,波及范围之广,失业率之高,持续时间之长,都是前所未有的。

从10月29日开始的一周内,美国人在证券交易所内失去的财富达100亿美元。为了维持农产品的价格,农业资本家和大农场主大量销毁“过剩”的产品,用小麦和玉米代替煤炭做燃料,把牛奶倒进密西西比河,使这条河变成“银河”。到1932年,钢铁工业下降了近80%,汽车工业下降了95%,至少13万家企业倒闭,占全国劳工总数1/4的人口失业。城市中的无家可归者用木板、旧铁皮、油布甚至牛皮纸搭起了简陋的栖身之所,这些小屋聚集的村落被称为“胡佛村”,意在讽刺胡佛总统。除此之外,流浪汉的要饭袋被叫做“胡佛袋”,由于无力购买燃油而改由畜力拉动的汽车被叫做“胡佛车”,甚至露宿街头长椅上的流浪汉身上盖的报纸也被叫做“胡佛毯”。纽约大街上流行这样一首儿歌:“梅隆拉响汽笛,胡佛敲起钟。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往地狱里冲!”

“新政”把美国拉回人间

1933年3月4日,富兰克林·德兰诺·罗斯福就任美国第三十二届总统。罗斯福应对危机的一系列政策后来被称作“新政”(NewDeal),其核心是三个R:改革(Reform)、复兴(Recovery)和救济(Relief)。罗斯福的“新政”并非一时的权宜之计,而是一场为保证资本主义制度的稳定发展,在资本主义经济肌体内部进行的一场“伤筋动骨”的大手术。

罗斯福的“新政”处方先从整顿金融入手。在就职后的第三天,即1933年3月6日,罗斯福宣布全国银行“休假”,这是他所采取的重建银行和经济结构的第一步。3月9日,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令》,对银行采取个别审查、颁发许可证制度,对有偿付能力的银行,允许尽快复业。13日至15日,全国绝大多数银行经过财政部审核,在政府监督下,分批陆续恢复营业。罗斯福对惊魂不定的美国人民说:“我向你们保证,把你们的钱存入重新开业的银行比藏在床褥下更为保险。”6月16日,国会通过了《1933年银行法》,建立由联邦承担责任的联邦储备体系。由于采取了这些措施,银行信用很快恢复,银行存款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增加了近20亿美元!

在整顿农业方面,从1933年5月开始,新设立的农业调整管理局着手开展了一场雷厉风行的行动,在春夏两季有计划地犁掉了大约1000万英亩棉田,收购和屠宰了大约20多万头即将临产的母猪和600多万头小猪,几千万头牛和羊。物缺则贵的无情法则发生了作用。随着农业生产的下降,加上1933—1934年遭到严重旱灾,农产品价格开始回升。从1932年到1936年农业总收入增加了50%,出售农产品的现金收入(包括政府补贴)几乎翻了一番。保持平价的比例从1932年的55%上升到1936年的90%。

1933年春天,罗斯福政府制定了旨在整顿工业的《全国产业复兴法》,其内容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的宗旨是订立可免受托拉斯法案限制的公平竞争规约;第二部分提出要成立“公共工程署”,并为此拨款33亿美元。罗斯福称之为“向工业界提出的艰巨任务”。7月又提出订立“一揽子规约”的想法,规定如愿意合作的雇主应保证遵守全国复兴总署规定的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的标准。200万雇主接受了“一揽子规约”,并在企业门口悬挂以印第安人的雷鸟为蓝本而设计的蓝鹰徽———服从规约的标志。

在“新政”中,“救济”是一个主要方面。在进行直接救济的同时,更主要的方面是以工代赈。罗斯福上任后从一开始就倾注了极大的力量兴办大规模的公共工程,以扩大政府开支来弥补私人投资下降而出现的空白,并解决部分就业问题。1935年4月28日,罗斯福正式宣布工赈计划,明确规定对有工作能力的失业者不发放救济金,而是帮助其通过参加不同的劳动获得工资。

“新政”功过众说纷纭

“新政”刚一推出,就引起美国社会上下的普遍关注,不同政治集团对其给予了不同的评价。罗斯福的坚决反对者、报业大王赫斯特说“新政”就是苛政(RawDeal);不是榨取富人(SoaktheRich),而是榨取成功者(SoaktheSuccessful)。美国著名新闻记者、作家约翰·根室说他所听到的关于“新政”的最好定义,是说“那是一些没有骨气的自由派为了那些失魂落魄的资本家而去拯救资本主义的一种企图”。另外还有人谴责“新政”是披上自由主义外衣的法西斯主义。

美国经济学家对“新政”有两派意见,一派认为“新政”在鼓舞私人企业的信心方面没有成功,资本主义秩序成功的基本条件是鼓舞企业家的创业精神,而诱发这种精神就需要刺激和补偿,“新政”的一些措施是抑制这种精神的。另一派是凯恩斯及其追随者或半追随者,他们认为,只有真正执行大胆的增大开支的赤字政策,才能使国民经济走上复兴的轨道,而罗斯福在这一点上做得还不够。

罗斯福“新政”是20世纪资本主义发展历程中的重大事件,帮助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度过了1929—1933年的一场空前大灾难。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得救了,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也缓过气来了。这就使得“新政”能够在美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中获得一席之地。
-----------------------------------------------------------------------

股市又成了一片红。据说是因为微软公布利润不如预期的结果。正摇头间,老板罕见地走进来,满脸忧虑地谈起1929年的经济危机。在选举上,我们是决然的两派,自然观点上也就不同。 

带着忧虑查看新闻。奥巴马执政开始,有什么动作呢?经济又如何?摘要如下: 

·     奥巴马宣布了针对白宫高级官员的工资冻结令。年薪超过10万美元的白宫高级官员将冻结工资。这一命令将涉及到白宫450名官中三分之一的人。 

  • 参议院确认了对希拉里(Hillary Clinton)的国务卿任命。克林顿陪伴其侧。

  • 16个月内从伊拉克撤出作战部队。 

  • 奥巴马兑现了他在竞选时作出的上任第一天就开始致力于解决阿-以冲突的承诺。

  • 美国新财长承诺:大举行动 救市不含糊。

  • 通用未获取第二期救济款,将在全球大裁员。

  • 微软正式宣布微软史上首次裁员5000职工。占其雇员总数的5%

  • 索尼年亏损30亿美元 更多裁员势不可免(将在全球范围裁员16千人,关闭多至6个工厂,并减少投资)。

  • IBM将在123日宣布全球裁员1.6万人。

  • 花旗银行集团宣布,集团董事会成员、时代华纳公司前首席执行官理查德12539;帕森斯将出任集团董事会主席。这一人事变更将于223日生效,帕森斯将取代温12539;比肖夫出任集团董事会主席。

  • AIG为摆脱政府控股、并减轻其1500亿美元纾困贷款负担,启动了出售其美国寿险业务的进程。

看着这些新闻,颇有点为奥巴马担心。一个肯尼亚移民之子、一个只有一届参议员任期经验的政客,便能当选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美国梦堪称登峰造极。政治上,无疑是一种励志,给了这个移民国家的所有人一个希望,可以说奥巴马是美国种族平等和社会进步的象征是林肯‘人生而平等’的理想的实现。 

但大多数美国投票者选举他,是因为不满布什的无能,期望他这张新面孔能够带来某些新政策,从而带领他们尽快走出当前的经济危机。带领美国战胜经济危机,走出衰退,无疑是奥巴马面临的头等大事。目前,奥巴马执政团队已经提出一项高达8000亿至1000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并准备“挽救或创造300万到400万份工作。”在糟糕的经济形势下,奥巴马的“新政”当然会引起热切期待,但能否见效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把太高的希望寄托在一个人身上必定会失望。政治上,人们欢欣鼓舞。可在经济上,似乎民众的信心并未因他的执政而有所上升。股市一跌再跌,红红一片。在这样深重的经济危机之前,民众有所怀疑,不是他们的错,奥巴马的确没有什么夸口的经验来安抚民众。 

好在,他有内阁帮他。最起码还能给人一点安慰。希望他的新政也能如罗斯幅的那样见效。祝他好运!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记录历史时刻-奥巴马就职宣言(2)
  • 看海听潮
  • 形体训练
  • 一组令人震撼的照片
  • 中文老师的烦恼
  • 所有跟帖: 

    '胡佛袋'会不会转成'布什袋'? :) -chaojiang- 给 chaojiang 发送悄悄话 chaojiang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23/2009 postreply 10:30:46

    谢谢好文!自助天助。 -挥一挥手- 给 挥一挥手 发送悄悄话 挥一挥手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23/2009 postreply 15:13:57

    感谢分享;相信一定会再次走出危机! -dongfangshaoer- 给 dongfangshaoer 发送悄悄话 dongfangshaoer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1/24/2009 postreply 07:46:08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