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自貿區讓香港面臨新選擇

来源: 2015-02-11 02:53:19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簡介 :(李克強考察自貿區) 歲尾年初,廣州南沙收穫重磅利好。中國國務院決定設立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包括廣州南沙新區、深圳前海蛇口片區、珠海橫琴新區,這是當前粵港澳合作最重要的三大平台。從國家級新區到 ...


    歲尾年初,廣州南沙收穫重磅利好。中國國務院決定設立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包括廣州南沙新區、深圳前海蛇口片區、珠海橫琴新區,這是當前粵港澳合作最重要的三大平台。從國家級新區到自貿區,南沙華麗轉身。廣東毗鄰港澳、同聲同氣,自貿區特別在粵港澳合作方面要做「大文章」。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拍闆:廣東自貿區主打「港澳牌」。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南沙就獲港商垂青。廣東自貿區管理辦法中特別介紹「粵港澳深度合作機制」,而上海自貿區管理辦法並沒有如此突出港澳的闡述。
       上週,亞洲週刊從廣州獲悉,在粵港通力合作下,南沙將研究在自貿區的基礎上,與香港工商業界合作設立粵港合作園區的可能性。這是廣東、北京、香港的智囊機構和學者,經多年調研而聯手倡議的。南沙面向大海,地處珠三角地理幾何中心,距香港三十八海裏,距澳門四十一海裏,是廣州走向海洋的通道。南沙規劃是:新區八百零三平方公裏、中心城區二百八十三平方公裏、明珠灣區一百零三平方公裏。以南沙為中心,方圓一百公裏範圍內,覆蓋珠三角九大城市和五大國際機場。南沙龍穴島有著能停靠全球最大集裝箱船的世界良港。按規劃,到二零二零年,一座GDP達四千億元人民幣(約六百四十億美元)的「濱海新城」將在廣州南端崛起。
 
香港人口超過七百萬,面積僅一千一百平方公裏,人口密度高,現時全港約百分之七的土地用作興建住宅。香港人不時說缺地建樓,其實,香港缺的不是土地,大量土地規劃為非發展用途,香港缺的是可供發展用的土地,香港的土地需要規劃及開發,要移山填海,發展新界東北,將舊棄工廈改建住宅,提高地積比率和建屋密度,以增加房屋供應,但每一步都受到各種勢力阻擾而寸步難行,擴建堆填區、徵用郊野公園,就一再遭遇地區和環保人士激烈對抗。無奈中的香港,北望廣東無疑是一條捷徑,選擇廣州出海口南沙,是粵港合作最佳地塊。
 
香港土地規劃要有更積極思維,要認識珠三角對香港城市布局影響,是近年粵港兩地學者的共同呼聲。有香港學者一再反映,香港城市布局、城市功能集中維多利亞港兩岸的狹長地帶,往往把落後的、貧困的,甚至類似垃圾堆填區之類放於邊境,深圳一方頗有意見。天水圍被視為香港最邊陲地區,離中環最遠,新移民聚集,貧困人口佔大比例,其實,它在深圳灣大橋橋頭區,享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在珠三角的版圖上,是關口經濟、橋頭經濟的亮點所在,是香港值得開拓的地區,此外,還有未來的新界北區、大嶼山地區。
 
亞洲週刊從廣州獲悉,在南沙,有望成為粵港合作園區的這片土地,可能會分若幹期開發,最終面積可能會達到數十至一百平方公裏。粵港合作園區可謂自貿區園中園,或者說是自貿區的升級版。廣州方面各級政府都支持這一構想。目前,香港方面主要由民間的工商團體和機構出面謀劃。粵港合作園區的諸多細節仍在探討中,廣東自貿區一個多月前才經中央批準成立,整個規劃藍圖,從廣東省到廣州市到南沙區都會有所調整。
 
一個數十平方公裏的粵港合作園區是什麼概念?香港的沙田加上馬鞍山是三十五平方公裏,住了約七十萬人口,四十平方公裏就能住近百萬人,這就是在南沙建造一個香港新市鎮,除了住房,也包括產業。譬如工業村、科技園,既是保稅區,卻是開放的,有大型零售中心,同時把香港醫療、教育相關配套服務帶到那裏,這對廣東也起示範和標竿作用。
 
二十多年來,南沙一路走來:一九九三年五月,國務院批準設立廣州南沙經濟開發區;二零零五年,南沙變身為獨立行政區;二零一二年九月,國務院批覆《廣州南沙新區發展規劃》,南沙成為繼上海浦東、天津濱海之後的又一個重要的國家級新區。
 
二零一四年十一月末,香港政務司長林鄭月娥訪問北京,其中一場重頭戲是出席在京舉行的前海南沙橫琴建設部際聯席會議。前海南沙橫琴建設部際聯席會議是國家推動三地建設的新平台,聯席會議的主要職責是統籌協調深圳前海、廣州南沙、珠海橫琴三大粵港澳合作平台的發展,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牽頭,有包括多個國家部委、廣東、香港和澳門在內的三十九個成員單位參加聯席會議。這是三大平台聯席會議制度設置以來的首次會議。
 
十二月十二日,國家決定設立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十二月二十八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確定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範圍:由廣州南沙新區、深圳蛇口片區和珠海橫琴新區三個部分組成,總面積為一百一十六點二平方公裏,其中南沙面積六十平方公裏,前海蛇口片區二十八點二平方公裏,橫琴新區二十八平方公裏。南沙片區總面積六十平方公裏,分成七區塊。
 
二零一五年一月五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考察南沙新區,寄望廣東自貿區爭創審批「特區速度」。一月十三日,首條「中國(廣東)自貿區南沙快線」公交大巴從南沙開出,南沙到中心區一站直達,為南沙提速。一月二十二日,南沙與中山大學、暨南大學共建自貿區研究院掛牌,南沙囊括兩大高校智囊團為廣東自貿區建設出謀劃策。一月三十日,香港特首梁振英前往廣州與廣東省委書記胡春華、省長朱小丹會面,他表示,在過去一年有了基礎,未來一年起點可更高一些,雙方的合作層面會更廣泛些。
 
二零一五年起,廣州著重推建南沙和自貿區。二月二日,廣州市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開幕,廣州市長陳建華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稱,要全力推進南沙新區和自貿試驗區建設,在推進上述兩個區域的建設時,他透露對南沙自貿區的相關政策突破點:將在南沙及自貿區南沙園落實外商投資負面清單、爭取啟運港退稅、汽車整車轉口保稅、汽車平行進口、跨境人民幣貸款、離岸數據服務等改革試點。他說,在南沙自貿園區將複製上海自貿試驗區海關監管和檢驗檢疫制度創新措施,建立知識產權保護機制。亞洲週刊從廣州市外經貿局獲悉,南沙自貿區版本的負面清單早已開始研究,相關上報工作已經開展,二零一五年內有望公布。
 
大門小門都要開
 
據悉,廣東原先向中央提出成立「粵港澳自貿區」,由於三地實施一國兩制,許多法律問題還需要探索解決,中央認為,香港、澳門原本就享有諸多自由貿易的強項,還是稱「廣東自由貿易區」為妥。不過,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拍闆:廣東自貿區主打「港澳牌」。廣東自貿區明確「實施對港澳更深度開放」,重點就在服務業,包括金融服務、商貿服務、專業服務、科技文化服務和社會服務等領域。粵港澳要深度合作,就要改寫過去「大門開了、小門沒開,要破除形形色色的玻璃門、彈簧門」。自貿區將暫停、取消或者放寬對港澳投資者資質要求、股比限制、經營範圍等準入限制措施。
 
據悉,當局已明確把航運物流、裝備製造、科技智能、商業服務、旅遊健康等產業,作為南沙發展的五大主導產業,在二零一三年簽約項目五千億元人民幣基礎上,二零一四年南沙新區新增簽約引資項目超過三千三百億元人民幣。截至二零一四年,南沙已落戶港澳投資企業六百八十家,總投資額約八十九億美元,涵蓋先進製造業基地、區域科技創新中心、綜合服務樞紐、粵港澳優質生活圈四個方面,目前在談項目近二百個、涉及投資總額約四千億元人民幣。南沙正以集國家新區、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保稅港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廣東省實施《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先行先試綜合示範區、自貿片區為一體的嶄新形象亮相。
 
在採訪中,亞洲週刊從多方了解到,南沙當下最大問題,就是南沙八百零三平方公裏,人口不多,把三個鎮劃進南沙後才七十萬人口,南沙區目標是到兩三百萬人口,達標難度不小。目前南沙人氣不足,缺少一個中心城區,交通、醫療、教育都不充分。南沙大小官員大部分是從廣州選調來的,每天五點半下班就坐班車回廣州了,入夜的南沙冷冷清清。南沙本身定位也經歷多次調整,南沙是廣州唯一出海口,除了碼頭,最初規劃鋼鐵、石化、汽車、造船四大產業,是臨港型重化工業這種模式,但就會帶來重度污染的衝擊,對下遊影響很大,因此鋼鐵就搬去湛江了,石化也搬去粵西了。把粵港合作園區放在南面,還有個好處,北面土地大多是在農民手上,是農地,徵地複雜一些,南面萬頃沙很多是圍墾的土地,由圍墾公司控制,也就是說基本在政府手上,徵地上會簡單點。
 
上升為國家戰略
 
時下,粵港澳合作已上升為國家戰略,發展定位為「共建世界級城市群」。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從國家整體發展的戰略高度出發,明確深化粵港澳合作是建設中華民族共同家園的一項重要內容,將粵港澳合作從區域戰略上升為國家戰略,賦予粵港澳共同打造更具綜合競爭力世界級城市群的發展定位。廣東自貿區的最大特色,是廣東、香港、澳門三地的深度合作,承擔內地與港澳合作機制創新任務,在大珠三角地區形成整體競爭力,粵港澳共同打造更具綜合競爭力世界級城市群。這其中,服務貿易合作將是粵港澳合作的焦點。
 
廣東將為二零一五年全面實現內地與香港、澳門服務貿易自由化探索經驗。二零一四年十二月十八日,《關於內地在廣東與香港基本實現服務貿易自由化的協定》簽署,《協定》將於二零一五年三月一日起正式實施。與過去簽署的CEPA補充協定不同,這次簽署的《協定》僅適用於廣東省,是內地首份以「準入前國民待遇+負面清單」的方式簽署的協定,也是首次採用國際通行分類標準制定負面清單。隨著《協定》的簽署,廣東省服務業對港澳開放廣度達百分之九十五點六。
 
廣東省長朱小丹曾表示,廣東自貿區是區域性自貿區,與上海自貿區的國際性定位有所不同。廣東自由貿易區主要是發揮香港優勢,突出香港在國際經濟中的地位,包括推動貿易自由化、粵港高端服務的合作等,帶動珠三角發展。
 
據悉,相比上海自貿區,廣東自貿區更突出對港澳自由貿易的特色。自貿區的「管理辦法」在港澳人才流動方面著墨尤多,自貿區改革的最大亮點,就是對外商投資實行準入前國民待遇,實施「負面清單」的管理模式。舉例說,在海關監管方面,探索建立「前展後貿」的貿易模式,實現就地觀摩、簽訂合同、辦理進出口手續,並允許貨物出區展示展銷;支持園區實施啟運港退稅政策;擴大「綠色關鎖」的實施範圍,即從陸路口岸延伸到海空港口岸,探索推進粵港澳三地監管結果互認、監管資料共用。在此基礎上,探索粵港、粵澳兩地一檢模式,試行「單邊驗放」。在金融創新方面,支持廣東省符合條件的企業在香港發行人民幣企業債券、允許辦理自貿園區居民個人經常項下跨境人民幣匯款業務、鼓勵自貿園區銀行機構拓展區內企業境外項目人民幣貸款業務、允許港澳銀行機構為在園區設立的港澳台資企業提供人民幣貸款和跨境資產抵押服務、允許園區銀行機構與港澳銀行同業開展跨境人民幣銀團貸款業務。
 
京、港、粵學者普遍認為,雖然粵港澳簽署CEPA協定已有十一年,但在推動內地服務業發展方面,成效不理想,港澳服務業還無法大規模深度進入廣東。港澳服務商進入內地仍遇到高昂的制度摩擦成本,雖然港澳服務商知道進入內地市場具極大機遇,但「大門開了,小門不開」,令港澳服務商望門興歎。中山大學自貿區研究院副院長毛豔華說,十年來香港對內地服務輸出佔比一直徘徊在三成五左右,CEPA並未刺激香港服務業大幅「北上」。據香港工貿署統計,香港對內地服務業輸出仍集中在運輸物流及分銷等傳統領域。毛豔華稱,香港的金融和保險等優勢產業,在全球服務輸出中佔比達百分之十二點九,但在內地服務輸出總量中的佔比僅百分之二點八。
 
服務貿易自由化是粵港澳合作目前的核心焦點。粵港澳已於二零一四年底基本實現服務貿易自由化。從二零零三年至二零一三年,內地與香港、澳門分別簽署了《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以及十個補充協議,內容主要包括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和貿易投資便利化三大領域;期間,服務業對香港、澳門擴大開放在廣東先行先試政策安排先後部署,令廣東對港服務業先行先試政策達七十九項,對澳服務業先行先試政策達六十八項,按世界貿易組織服務貿易部門分類,廣東省對港澳服務貿易開放措施涉及的部門達到一百四十九個,佔一百六十個部門總數的百分之九十三點一。
 
粵港澳如何發揮「一國兩制」優勢,這是粵港澳合作面臨的根本性挑戰。香港在南沙建小香港,這是香港發展的歷史機遇。當下香港社會充斥著泛政治浮躁,佔中運動、雨傘革命,包括「集體退場」、「一起杯葛」、「製造流會」、「不斷拉布」等議會內「不合作運動」,政府發展經濟、拉動民生卻動輒得咎。國家成為最大經濟體了,香港反要沉淪?廣東要邁開大步了,香港反要沉溺?有實力才有民主,實力才是硬道理。近年香港本土意識擡頭,有最新統計顯示,港人對國旗、國歌的抗拒比率創新高,在象徵港獨的「龍獅旗」時有所見的今天,在一切都被政治化的當下,南沙建粵港合作香港園,必定會被某些人妖魔化,「將香港人放逐南沙」的輿論必定再起,不過,這是歷史的機遇,香港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