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缺文字的出現和給國家和社會帶來的災難。

来源: 2009-06-17 17:56:35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中華文字經過幾千年漫長的演化和修煉﹐達到了如今至臻完善的體系。每一個文字都是那樣的精美﹑內涵豐富﹑剛柔相間﹑端莊秀麗﹑充滿神韻。中華民族的人性﹑美德和發展與其文字密不可分的。

然而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中華主權﹑文化﹑經濟和人格都受到了外來列強極其殘忍和侮辱性的摧殘。於是一批文人墨客們開始歸咎于中華幾千年的文字﹐罵她是“牛鬼蛇神”﹐叫囂“漢字不廢﹐中國必亡”的謬論。

於是一群小資產階級狂熱分子對中華優秀文字進行了一場轟轟烈烈﹑大刀闊斧和痛痛快快地砍殺。以为中国从此就可以走向文明富强。

殊不知﹐這場文字解放革命讓所有中國人全然拋棄一切﹐更加狂妄自大﹑目空一切。

“聖”變成了與鬼怪同類的“圣”。人們崇拜金錢﹑美女甚至生殖器﹐卻不信基督不拜孔賢不服政府。

“廠”被洗劫一空--“厂”(一個既不是日文又不是完整漢字的四不象)﹔

這世道有“愛”無心--“爱”--虛情假意﹐真假難辨。

“雲”無雨--“云”--干涸遍野﹐國土沙化。

“中華-中华”--文字被別有用心的人用來割裂歷史﹑割裂兩岸﹑割裂族群。

不合理的簡化文字是殘缺不全的文字﹐它們給國家和社會帶來了災難。

合理的簡化應肯定﹐合理的正(繁)體要保留。

可喜的是﹐新的一代開始覺醒﹐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們要求恢復漢服﹐鑽研書法﹑
閱讀神賢﹐保護和傳揚中華文化的精髓。


書法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