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共同的政治愿望与政治目标

来源: 联合早报 2009-06-03 22:32:14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6008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联合早报 ] 在 2011-01-08 08:16:39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自2005年两岸实现国共两党跨海的“胡连会”以来,形成了两岸政党的“共同愿景”。该“共同愿景”在中国国民党获得台湾政权后逐渐成为两岸共同的和平发展的政治愿望。特别是马英九在中国台湾执政一年后,两岸越来越多的政党和民众似乎都认为:两岸已经达成了共同的政治目标。因为按照一般推论:共同的愿望一定会产生共同的目标。然而,这一推论在当前两岸的现实条件下显然是不适用的。

   为了更好的说明“共同的愿望未必会产生共同的目标”,我们不妨一起体味一个政治寓言:

   在一个辽阔的草原上住着一群羊和一群狼。由于草原广阔,狼必须为了吃到羊而辛苦奔波;相对的,羊必须为了躲避狼的侵袭而不断的疲于奔命。于是,所有的羊和狼同时向上天发出祷告:“让草原中间形成一条无法逾越的河流吧,避免我们再为了生活而辛苦!”上天听到了祷告,在草原的中间产生了一条湍急的河流,把草原一分为二。“羊们”为不再遭受太多狼的侵袭而欢呼,而“狼们”为不再奔跑在广阔的草原上辛苦捉羊而高兴。

   然而过了一段时间后,羊群把所在草原的青草几乎都吃光后,每天都站在岸边望着对岸绿幽幽的青草而感慨;相似的,在狼群把所在草原的羊都吃完后,每天也站在岸边望着对岸的羊群而流口水。于是,所有的羊群和狼群又发出了同一个愿望:“让草原上该死的河流消失吧!”上天再一次听到了他们共同的召唤,结果一切又恢复了最初草原的场景。

   关注两岸的朋友一定喜欢“对号入座”的“揣测”:大陆与台湾,谁是羊、谁是狼?这恐怕就误读了这篇政治寓言的含义。事实上,该政治寓言最深刻的含义是:敌对状态下共同的政治愿景是不会产生非敌对的共同政治目标的。《孙子?九地》有“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许多人读到的是“同舟共济”,而经常忽视“遇风”的外部环境条件。孙武的这一比喻与《狼与羊》的政治寓言是一脉相承的。

   《狼与羊》的故事反映的是在没有“一致对外”的“政治敌人”之前,无论“狼”与“羊”处于“分”或“合”的政治状态,即便有共同的“政治愿景”,也无法改变彼此对立或敌视的“政治状态”。在两岸的现实故事中,无论中国大陆在经济上、政治上或军事上怎样给予台湾“随心所欲”的政治善意,哪怕把一千枚导弹“马放南山”做为马英九以中国国民党党主席的身份参访大陆的政治礼物,两岸也依然不可能实现和平统一。因为两岸问题的实质在于实现两岸政治和社会的敌视或对立状态的转变。更准确地说,是实现台湾的政治和社会对中国大陆的敌视或对立状态的根本转变。而发展两岸关系的本质在于主张两岸统一的政治力量必须掌握控制和影响台湾政治和社会转变的“现实力量”。 中国大陆一切背离这一本质目标的持续政治让步或政治善意仅仅是中国大陆的“一厢情愿”制造的大错而特错的民族历史悲剧而已。因为处于敌视或对立状态下的两岸,让台湾执政当局“随心所欲”只会积蓄更为持久的对中国大陆的政治敌视或对立的能量罢了。

   换句话说,在“狼”与“羊”没有确立“一致对外”的“政治威胁”和“政治利益”之前是不可能创造“统”与“合”的“政治价值”或“历史奇迹”的。

   孙武的“吴越同舟共济”的故事才是打开“狼与羊”的恶性政治循环的“政治钥匙”。消除吴越政治敌视或对立的“政治钥匙”并不是一方给予另一方多么“无私”的各种“善意”或“好处”,而是政治敌视或对立状态的吴越双方,只有在不得不面对“事关生死”的共同的“政治威胁”和“政治利益”的过程中,才可能展现出超越“政治敌视”或“政治对立”的“政治勇气”和“政治行为”。所以说,两岸共同面对“事关生死”的共同的“政治威胁”和“政治利益”的过程是两岸无法省略的两岸关系必然的发展历程。

   换句话说,两岸在共同应对共同的“政治威胁”和“政治利益”的过程中,如果两岸为此付出的“鲜血”、“生命”和“代价”无法融合,两岸的和平统一是没有希望的。而两岸的“鲜血”、“生命”和“代价”一定是产生于两岸之外,而不可能是两岸之内。因为只有两岸在共同应对“两岸之外”的共同政治威胁和政治利益的过程中,两岸共同的“鲜血”、“生命”和“代价”才能震撼和感动台湾政治和社会。所以,这些两岸必须付出的“鲜血”、“生命”和“代价”才是决定两岸政治敌视或对立能否消除的最直接的力量,也是两岸能否和平统一的最直接、最根本的推动力量。相反的,中国大陆的“政治善意”或“政治让步”是无法做到这一点的。

   所以,纵观两岸关系存续的六十年,两岸关系必然的发展历程将经历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两岸维系政治分治的政治前提是两岸必须共同维护同一个中国主权和领土的完整、统一,共同应对两岸周边的中国主权和领土的政治危机和政治权益。此一两岸关系的发展阶段可以简称为“共卫主权”;

   第二阶段:在两岸共同维护同一个中国主权和领土的完整、统一的政治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两岸经济、文化、教育等的融合与统一,并借助两岸共同外部的政治威胁和政治利益的力量进一步消除两岸的政治对立或冲突。此一两岸关系的发展阶段可以简称为“消除对立”;

   第三阶段:在两岸进一步消除政治对立或冲突的条件下,两岸借助国际范围内共同的政治威胁和政治利益的力量共同确立中国在国际范围内的主导地位和作用。此一两岸关系的发展阶段可以简称为“全球主导”;

   第四阶段:在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确立的过程中,两岸始终借助维护两岸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力量实现两岸人民各项国际权益的最大化和平等化,以追求生活富足、国际尊严和享受高品质的自由为最终的政治目标。此一两岸关系的发展阶段可以简称为“共享尊严”;

   固然,两岸历史不是简单的“1+1=2”的算术题,也不是理想主义式的、可不断反复重来的“过家家”。所以,两岸关系的四个发展阶段,既是互为基础和条件的发展过程,也是相互交错的独立发展过程,还是展现不同层次的政治高度的发展过程。对应的,该政治高度还有相应的政治宽度和政治深度。两岸关系的发展状态就是由两岸不同阶段的“政治高度”、“政治宽度”和“政治深度”共同描述的。但是,破解两岸敌对状态或对立状态下的两岸政治的恶性循环的“政治钥匙”一定是由低至高、不断发展、“事关生死”的两岸共同的政治危害和政治利益所决定和推动的,而绝不是两岸彼此的政治善意或共同的政治愿景。

   必须说明的是:两岸的政治善意或共同的政治愿景在两岸沟通、交流和交往的初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在两岸关系发展的“量变”积累过程中会表现的更加重要。但是,两岸关系要发生“质变”,这些政治善意或共同愿景是远远不够的。在《孙子兵法》的“地形第十”中有“视卒如婴儿,故可以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中国大陆对台湾的政治善意或共同愿景如果不能在持续深化的、两岸必须共同面对的政治危害和政治利益上予以体现,其实质,中国大陆就是在培养中国和平统一道路上的“政治逆流”、“政治逆子”或“政治障碍”。

   如果中国大陆不在推进两岸关系发展的根本力量上下功夫,而单纯在两岸关系发展的交流层次或交往形式上做文章,必然会贻误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机遇。这才是中国大陆的两岸政策必然面临的最大政治隐患。

   作者:肖永国

所有跟帖: 

Does he have 政治愿望与政治目标?? -wxc753- 给 wxc753 发送悄悄话 (43 bytes) () 06/04/2009 postreply 11:25:49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