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台湾网友:對成龍批評臺灣自由太多的一點看法

来源: freerain 2009-04-22 03:44:21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6256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freerain ] 在 2011-01-08 08:16:39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成龍最近在博獒論壇上公開批評臺灣自由太多,太亂; 並說,中國人是需要人管的。此言一出,引起臺灣朝野一片譁然.,一時攻擊,謾駡之聲不絕於耳。



其實成龍除了臺灣外,同時也批評了大陸和香港,但後二者卻並沒有作出過激的反應。爲什麽唯獨臺灣會對此反應如此激烈呢? 是成龍對臺灣的批評比對大陸,香港嚴厲,還是恰巧碰觸到臺灣的痛處,敏感之處,故而有此激烈反應呢?



成龍是臺灣的女婿,他對臺灣表示關心,對他認爲不好的現象提出批評,當然是合情合理的。有人認爲,成龍不是臺灣人,根本無權批評臺灣,並要求剝奪他聽障殘奧會代言人的資格。此一反應未免過於霸道,過於狹窄。不要說他是臺灣的女婿,即使作爲一個普通的中國人,或華人,對發生在港澳臺,或大陸的事也會關心,此乃人之常情。因此,他們對此當然擁有發言權。



至於台獨說,成龍是中國的香港人,與臺灣沒有關係,因此對臺灣的事情沒有發言權,就更是蠻不講理了。不久前我才在一篇拙文中提到過,台獨大可爲其獨立的理想奮鬥下去,無人會阻止。但追求台獨,主張台獨是一回事,而臺灣是否已獨立,以及能否獨立,又是另一回事。只要臺灣一天還是“中華民國“的一部分,則普天下的中國人,不論他來自港澳臺,大陸,或海外,都有權,也有義務對它表示關心。絕不是台獨可以阻止得了的。



我作爲一個法律人,對民主,自由,法治,人權等議題特別關心。多年來不憚淺陋,多次發表了有關這方面的看法。民主政治中所理解的自由,不是爲所欲爲的自由,而是在法律規範下的自由。它既受法律的保障,也受法律的制約。例如憲法中所列舉的各種自由權即是如此。一旦它擺脫了法律的約束,則自由即將成爲“亂“的代名詞,或同義語。成龍之所以會批評臺灣太“自由“,太亂,顯然他看出了,臺灣的一些“自由“已逾越了法律所許可的範圍,因此成了“亂“的根源。這種所謂的“自由“,明顯偏離了真正自由的概念,會對我們的社會造成極大的殺傷力。對這樣的“自由“當然不可能是越多越好,而是更本不允許它存在。



在一個社會中,只有在處於逆取階段的“革命黨“,爲著挑戰現有的法律秩序,以便奪取政權,才會主張不受法律約束的“自由“。在一個正常的民主社會中,不論是執政黨,或在野黨,都會將維護法律秩序視爲自己不可推委的職責。他們之間的競爭必然會循法律規定的軌迹進行,是所謂的良性競爭,因此,既不會有賄選,也不會有作票,更不會有槍擊等暴力事件發生。民主政治要獲得發展,不但需要有一個盡責盡力的執政黨,也需要有一個“忠誠的在野黨“,共同爲維護民主憲政,增進人民福祉而奮鬥。它周圍所展現的必然是一個和諧的社會。然而,臺灣的情況是這樣嗎?



面對成龍批評臺灣“自由“太多,太亂,反應最快,最激烈的莫過於台獨。他們甚至見獵心喜,欲利用成龍缺乏政治敏感度的幾句批評之語,借題發揮,作爲反馬英九,反國民黨的引信。在此壓力下,國民黨一如在郭冠英事件中的反應,立刻不甘落後地也跟著對成龍進行抨擊。前者的反應可以理解,因爲他們在心理上始終處於逆取階段,需要“自由“的空間遂行其台獨理念。

誰要說臺灣自由太多,太亂,當然就碰觸到了他們的痛處,敏感之處,必然作出相應的反擊。而後者則純粹是擔心失去民意,失去選票,而不得不跟著起哄。只要臺灣選民的政治素養,一天沒有達到民主政治所需要的水平,則國民黨這種不得不時而“與狼共舞”的演出,便無法避免。這正是臺灣民主政治的悲哀之處。



臺灣多年來太“自由”,太亂,應當不只是成龍的個人觀感,而應當是一個給人的普遍印象。試問,哪個國家的軍隊可以買官賣官; 文人可以過問軍中的事; 陸軍出身的人可以充當海軍總司令; 可以以政治獻金的名義肆無忌憚地斂財; 可以官商勾結,巧立名目地將公有財産轉化爲私有; 可以不受管制地將大量金錢移出海外; 可以任意拆改法律通過的紀念堂; 可以在同一個地區使用兩種不同的拼音文字; 可以在國會殿堂中以暴力癱瘓議事規程,任意打人,罵人; 可以對當局高規格邀請來的訪客進行謾駡,毆打;可以不遵守遊行規則,將和平示威轉變爲暴力衝突; 可以不需要營業執照亂開地下電臺;可以無牌擁有槍支彈藥,等等,等等。



難道臺灣還不是太自由,太亂了嗎? 難道還不應該有人出來管一管嗎? 然而,今日的臺灣,連對國家認同都可以公然挑戰時,又還有誰能管得了誰呢?



成龍批評得一點也不過分。有人肯如此坦誠地指出我們的毛病,應當心存感激才是,爲何還要對他進行抨擊呢? 早在上世紀初,孫中山先生就已經指出,中國人的“自由“太多了,多得成了一片散沙,因此必須加上一些混凝土。他所指的“自由“,當然不是民主法治定義下的自由,而是正如成龍今日所看到的,導致臺灣一片混亂的“自由“。這種“自由“不但不應當提倡,而且根本就不應該允許它存在。只有把這樣的“自由“徹底消滅了,臺灣才能取得繼續發展的機會。



民主政治中所強調的自由,與民主本身一樣是有其目的性的,它是爲經濟民生服務的,絕非漫無目標的“自由“。更簡單具體地來說,它是爲人民的幸福而設的。早年西方人曾諷刺侮辱中國人象一群蛆,終日鑽來鑽去,漫無目標。今日我們絕不應當再提倡這樣的“自由“,它是可以令我們亡國滅種的。



有人一聽到成龍批評臺灣“自由“太多,太亂,就敏感地認爲成龍是反民主的。其實,相信當今之世,無人會公然反對民主。問題是,我們所要的是真正的民主,而非掛羊頭,賣狗肉的民主。我過去曾提到,民主與法治如車之兩輪,缺其一即將傾覆。沒有離開法治的民主,也沒有離開民主的法治,它們是一體的兩面。



成龍批評的“自由“,顯然並非民主政治定義下的自由,否則他就不可能把自由和亂相提並論了。合乎民主政治定義下的民主,是絕不可能導致混亂的。如果導致了混亂,它就不是我們所理解,所要追求的自由了,當然也就不可能與民主扯上任何的關係了。



民主是需要學習的,因此,如何行使民主所賦予的自由也是需要學習的。西方民主政治的形成,從思想萌芽,到發展,到定型,經過了漫長的歲月。每個階段都有強大的物質基礎爲觸媒,爲憑藉,爲支撐。其中一個最關鍵的物質基礎,既法制的完善,與法治思想的普及。若缺乏此一基礎,而談民主,自由,無疑將把一個社會搞亂,搞垮。



在西歐生活了半輩子,對他們人民民主法治的素養,留下了極爲深刻的印象。方知民主絕非人云亦云,隨時隨地可以拿來實行的。當然我們應當不舍不棄地追求民主自由的制度,與生活方式,但千萬不要僅流於形式。人民可以享受多少民主自由,必須與他們法治觀念的成熟度成正比。



台獨雖然曾長期執政,但他們從心理上卻始終無法擺脫在野心態。原因是他們的終極目標,非執政,而在台獨。只要這個目標一天沒有實現,則無論在朝,在野,他們都會一直扮演反對派的角色下去。現在他們又成了名副其實的在野黨,當然就會更加變本加厲地反對一切,對抗一切了。尤其每當選舉即將來臨時,他們這樣的性格就格外突出。



成龍對臺灣的批評並沒有錯,但卻沒有選對時空,和郭冠英一樣,正好在台獨陷於穀底,急需尋找攻擊馬英九,國民黨的炮彈,以拉擡其即將到來的選情時,撞到了他們的炮口上,就難怪會被修理得遍體鱗傷了。



部分國民黨人,擔心被台獨一攻擊,會影響選情,也不得不跟著朝他瞎開炮。希望成龍不要過於傷心,政治人物關心的主要是選舉,選舉一過,他們的態度就會不一樣了。畢竟大部分的臺灣人民頭腦還是清醒的,沒有盲目地跟著政治人物起哄,看來大部分的臺灣人還是會繼續支援成龍,愛護成龍的。

所有跟帖: 

顶,评论的很到位 -siso- 给 siso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22/2009 postreply 07:52:10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