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

来源: haifeng~ 2009-01-01 15:05:22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6768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haifeng~ ] 在 2011-01-08 08:16:39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中國時報》是中華民國臺灣地區的一份綜合性中文報紙,常被簡稱為《中時》,由中國時報社編輯與發行。《中國時報》與《聯合報》、《自由時報》、《蘋果日報》(臺灣版)並列為臺灣四大報,也是臺灣媒體開放後,最重要的人才培育所。《中國時報》現任社長為林聖芬,總經理周盛淵,總編輯王健壯。《財訊雜誌》2000年調查不含攝影體育編企,主管人數32名。《中國時報》立場偏向泛藍,並帶有一定程度之自由派色彩。

中國時報集團旗下有《工商時報》、《時報周刊》、時報出版、《中時電子報》、中天電視、中國電視公司等媒體,而旗下的時報出版公司是臺灣第一個股票公開發行的出版公司。

除了媒體本業外,《中國時報》一直以日本的《讀賣新聞》為學習對象,跨足許多相關領域,如時報文教基金會、時報文化基金會、華英基金會等公益性機構;其舉辦的時報廣告獎,是華文廣告圈中歷史最悠久的廣告獎。時報資訊則經營資料庫等業務。《中國時報》經營之職業棒球隊時報鷹,則因涉入職棒簽賭案,成軍七年後解散。而時報旅行社則與日本讀賣旅行社合作,主要經營高價位旅遊產品。而《中國時報》在1990年代起也開始舉辦大型藝文展覽,如1997年國立歷史博物館的「黃金印象展」等。

歷史

中國時報》由余紀忠在1950年創辦,當時名稱為《徵信新聞》,主要內容為物價指數。1960年1月1日改名為《徵信新聞報》,成為綜合性報紙。1968年3月29日開始彩色印刷,為亞洲第一份彩色報刊,1968年9月1日更名為《中國時報》。創辦人余紀忠在2002年辭世後,報社交由次子余建新接管,而長女余範英擔任副董事長。

中國時報集團曾經在香港創立《香港時報》,並於何世禮將軍的《工商日報》結束營業後成為香港唯一的右派傳媒。《香港時報》在1980年代末期結束營業,而位於灣仔的時報大樓則出租作文化活動場地之用。

1987年7月15日解嚴後,《中國時報》開始致力於台灣社會共識之建構。

2005年12月24日,一個於香港註冊成立,由中國時報系控制的榮麗投資公司持有兩成權益的財團(另有一成由台灣電視公司及其四個日資股東共同持有,其餘由當中沒有台灣人的其他香港及海外投資者持有)收購了原由中國國民黨旗下中央投資公司擁有的中國電視公司、中國廣播公司及中央電影公司(即「三中」),連同較早前由《中國時報》獨自收購的中天電視,成為同時擁有電影、有線電視、無線電視的跨媒體集團。但中國時報系於2006年已處分所持有的中廣與中影股份。

《中國時報》在過去半個世紀中,也多次因為新聞報導而與政府關係緊張。《美洲中國時報》因「江南案」等事件停刊,大篇幅刊載美麗島事件軍法大審,更幾乎讓具中常委身分的創辦人余紀忠與掌權的蔣經國國民黨政府決裂。民主進步黨於1986年9月28日成立時,中國時報也是唯一於頭版刊載消息的平面媒體。總統陳水扁執政後,《中國時報》、《中時晚報》被多次提告,並曾被檢方搜索。

2007年8月21日起進行改版,並將報頭《中國時報》四字由直排改為塊狀;而每一落的報眉也以不同顏色來區分,擴大國際新聞、增加圖片,每周一並提供〈台灣希望〉專刊,探討當今臺灣政治及社會問題並提供些許正面新聞,各版標題字體亦不再使用黑體,版面也較為活潑,讓讀者能更輕鬆地閱讀,以吸引更多年輕讀者。

2008年6月18日中國時報社長林聖芬表示,因媒體環境改變,廣告市場衰退而影響經營,中國時報風格將轉型成菁英報,七月會公布裁員減張方案。有傳聞將裁員大約600人(目前員工的一半),並將報報紙張數縮減至10張左右。[2]同日晚間,中國時報開會決議,各部門需在8月31日以前提出二分之一人力精簡計劃,從9月1日起地方新聞停刊並將報紙張數縮減為10張。[3]

正面
《中國時報》在中華民國政黨輪替前,被視為較為支持民主運動的報紙。
香港城市大學傳播學講座教授李金銓說:「(台灣)解嚴後,……尤其是《中國時報》不畏橫逆,突破封鎖,毅然刊登警備總部圍剿陶百川的事件,以及報導民進黨成立的消息,阻止民主化的逆轉。」[4]

評論專欄較他家充實,其論壇「時論廣場」之文章亦反應社會之多樣化觀點。
較詳盡的國際及兩岸新聞、專題報導。

犯罪新聞較不會未審先判。
自倪敏然上吊自殺至行政院衛生署與新聞媒體協商制定自殺新聞報導規範這段期間,《中國時報》為中華民國四大報中除《自由時報》外另一會於自殺報導中提供較多正面資訊〔如以之前自殺(與自殺新聞中之自殺者原因類似),而後放棄自殺,結果日子過得還比自殺前來得幸福快樂之真實案例,打消有意輕生者之自殺念頭〕

負面

在犯罪新聞及照片的處理平實,惟在《蘋果日報》、《台灣壹週刊》來台之後,台灣媒體環境走向商業競爭,其堅守媒體道德底限的立場備受挑戰。

爭議

2005年2月,台灣大學BBS站批踢踢Hate(黑特)板上出現一篇男生因女友移情別戀的恨文,造成網友極大的迴響,甚至有網友找出了謠傳中的劈腿男女主角照片,並將之公開。但未幾,原發文者便坦承:劈腿事件是自己捏造的。由於該文發表日期為2月28日,也因此被報導的記者謔稱為「新二二八事件」。這個事件在《中國時報》教育線記者陳洛薇的大幅報導後,成為3月2日的該報的頭版頭條。此事引發許多爭議,網路隱私權、記者疏於查證的心態和煽情(sensational)的報導手法,都一再的引起討論。但尤其引發批評的是,將非公眾人物的情感問題置於頭版頭條,違背了符合該報所宣稱的新聞價值(news values)。

2006年臺北市長馬英九訪問日本時,《中國時報》曾報導「馬英九獲得內閣官房長官安倍晉三以及外相麻生太郎有力的支持」、「安倍發言表示將來會出現『馬英九效應』,期待發揮一定程度的作用」等[5]。但是日本《產經新聞》指出,《中國時報》對於安倍與麻生支持馬英九的報導並無事實根據,已造成二人「對此毫無事實的報導感到困擾」[6]。《中國時報》總編輯王健壯則表示:「沒意見。」[7]

曾獲選台北市模範勞工的《中國時報》前新聞校對陳文賢因不滿資方以「裁撤校對部門」為由無預警資遣,向台北市政府就業歧視評議委員會申訴:《中時》因其工會幹部身分歧視他,對他採取不利待遇。台北市政府勞工局裁罰《中國時報》新台幣三十萬元。這是臺灣首宗裁定工會幹部就業歧視成立的個案。台北市政府勞工局表示,《中國時報》以重大虧損與業務縮減為由資遣,不理會當事人轉任印刷部門的意願、相當年資及學經歷,也未給予職缺訊息或協助;反而招募新人,不給他機會去嘗試印刷部門工作,顯然是因其工會職務而歧視他。中時報系總管理處強調資遣作業一切合法,不回應此案[8]。

2001年,中國時報不當裁員可見由廖德明所拍攝《那一天,我丟了飯碗》之紀錄片。2001年6月1日晚上六點,中國時報高雄及台中兩個編輯部的員工照例到辦公室上班,卻發現沒有工作可做,當晚台北總社派出高階主管到高雄及台中兩地宣達裁員指示,一百多名員工錯愕驚惶,半年前報社總經理才信誓旦旦保證「在位一天,絕不裁員」,此時員工才知受騙上當,於是開始組織自救會,結合中國時報產業工會,爭取恢復在地工作權。這是台灣白領勞工抗爭最久的戰役,中南編輯部原本號稱報社內最年輕、最有效率、最便宜的「莒光連隊」一樣被裁。中國時報領導團隊的經營決策錯誤,卻斷送員工的生計為代價…《那一天,我丟了飯碗》的導演廖德明也是突然失業其中的一員。本來就愛電影,上過全景在中部開的紀錄片拍攝課程,可沒想到端起攝影機的理由卻是要拍自己被迫失業實況。

1. ((英文))World Association of Newspapers(2005年).WAN - World』s 100 Largest Newspapers.於2007年2月17日查閱.
2. 中央通訊社(2008年6月18日).林聖芬:中時裁員減張改菁英報 7月公布方案.於2008年6月18日查閱.
3. 聯合新聞網(2008年6月18日).中時將精簡半數人力 9/1起減為10張.於2008年6月18日查閱.
4. 《政治經濟學的悖論:中港台傳媒與民主變革的交光互影》,香港中文大學《二十一世紀》,2003年6月號。
5. 2006/07/14 《中國時報》:《安倍晉三會見 盼「馬英九效應」》
6. (日文)2006/08/03 日本《產經新聞》:台湾紙 「安倍、麻生氏が馬氏支持」 事実無根の報道、困惑
7. 2006/08/04 《自由時報》:《日媒:日2閣員 否認中時挺馬報導》
8.《蘋果日報》(台灣版):《歧視工會幹部 中時罰30萬》,2006年12月9日。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