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义士 明明德 安阳】

来源: 弓尒 2019-01-10 16:05:55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56076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弓尒 ] 在 2019-01-10 16:17:22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甲骨文”的命名人是济南人 ---现代著名史学家陆懋德。 ? 山东博物馆藏的8080片甲骨, 来自一位叫明义士的加拿大人。 ? 明义士收藏的甲骨怎么会在1952年从齐鲁大学被挖掘出土, 又辗转来到了山东博物馆呢? 这后边有着什么样的曲折传奇的故事呢? ? 明义士 甲骨研究“西方学者第一人”, 曾经在济南齐鲁大学执教5年, 专门研究甲骨文。。。 ? 明明德,明义士的儿子, 中国出生长大,第二任加拿大驻中国大使。 也对济南抱有很深的感情。 ? 非常偶然的机会, 李彦老师在加拿大与明明德大使相识, 才引出了这一段曾经淹没在历史过往中的文化传奇。。。 --------

 

甲骨文 商代中国人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19世纪末被发现。 命名人陆懋德 济南人,现代著名史学家。 ----- 加拿大人James Mellon Menzies生于1885年, 25岁来中国,中文名字 --- 明义士, 甲骨研究的“西方学者第一人”。 明义士号称收集的甲骨达5万片, 数量为外籍甲骨收藏家之最。 -----------

 

明义士曾应聘执教于齐鲁大学,专门讲授中国甲骨史, 一家五口住在南新街56号,与老舍当时所居的四合院相邻。 在济南城生活了5个年头。 1936年6月20日,明义士离开济南暂返加拿大休假, 此后,却因二战等种种原因,直到1957年病逝,终未能再回中国。 ----------

 

明义士收藏甲骨有一个原则:只供个人收藏和研究,绝不转手买卖。 他所藏数万片甲骨的去向一直为全世界瞩目。 埋藏于齐鲁大学校园内他所收藏的140多箱,共计8080片甲骨, 1952年被挖掘出土,后转赠给了山东博物馆,成为镇馆之宝。 -------

 

明义士儿子明明德(Arthur Menzies)上图右一 河南安阳出生,成长,11岁返回加拿大。 1976-1981年,第二任加拿大驻中国大使。

1999年6月,明明德来到济南, 将父亲生前收集的3箱有关中国考古学的研究资料和图书捐赠给山东大学, 这些浸润着明义士心血的金石拓片、照片、书籍、信件、日记、手稿等又回到了济南。

-------

http://www.rcinet.ca/patrimoine-asiatique-en/2012/06/01/english-the-menzies-and-china/

明义士:甲骨研究“西方学者第一人”

 

 

2012年12月18日03:41    来源:大众日报    手机看新闻
 

  在齐鲁大学,明义士仍是传教士,但他从不向他的学生传教,除授课答疑外,便潜心于甲骨文的研究,攻克了一个个甲骨文研究的难题……

  明义士:甲骨研究“西方学者第一人”

  2012-12-18 作者:本报记者 陈巨慧 实习生 钟倩 来源: 大众日报

明义士

明义士与明明德在安阳殷墟地

原明义士在济南居住的小洋楼

  ■ 往事回眸

  □ 本报记者 陈巨慧 实习生 钟倩

  自19世纪末,刻在龟甲兽骨上的甲骨文,被山东福山(今烟台市)人王懿荣首次发现,山东就与甲骨文结下了不解之缘。潍县(今潍坊市)古董商范潍卿是首位贩运甲骨的商人;现代著名史学家、济南人陆懋德最先使用“甲骨文”这一名称;曾在齐鲁大学授课的加拿大学者明义士,号称收集甲骨5万片,既是最大的甲骨收藏家,又是甲骨研究“西方学者第一人”。

  12月12日晚,济南文史专家李耀曦,饶有兴味地讲述了明义士由壮志满怀的传教士,最终成为汉学大师的传奇人生。

  远渡重洋传福音

  对于李耀曦来说,“明义士”是个极为熟悉的名字。20多年前,他就从济南已故文史专家张昆河那里听说了明义士的往事。“张昆河是齐鲁大学文学院国文系33级的毕业生,是老舍先生的学生,也曾跟明义士学过3年考古学和甲骨文研究。”同为济南文史爱好者,李耀曦与张昆河成为忘年交,聊天中,常听他回忆起那个看上去有些严肃的洋教授明义士。

  明义士(James Mellon Menzis),1885年2月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克林顿镇一个基督新教家庭,自小受洗入教。1903年,他考入多伦多大学应用科技学院,主修土木工程,却将大量的精力投入教会活动中。因被刚从中国归来的传教士的经历所打动,大学期间,明义士便萌生了将来要到中国传播福音的想法。

  从应用科技学院毕业后,明义士又进入诺克斯神学院学习。1910年毕业后,被派往中国河南北部加拿大长老会豫北差会。

  踏上中国这块东方神秘之土后,绚烂的中国文化让明义士着了迷,他对中国有了不一样的情愫。

  1914年,明义士被调往彰德府传教(今河南省安阳市),担任教会学校的教员。身处七朝古都的他继续修习中国古典文学和中国古代史,并对中国历代的出土文物产生了浓厚兴趣。

  1915年,设在安阳的教会学校改称为“斌英高初两级小学校”,明义士被任命为校长。学校设有历史、地理、音乐、体操等多门课程,《圣经》课自然不可或缺,传教讲道依然是明义士最热衷的本职工作。

  占尽地利收甲骨

  明义士派驻安阳之时,距王懿荣发现“龙骨”上的古文字已过去了十几年。京津一带的好古之士千方百计地搜求,使甲骨的价格从最初的每斤6枚铜钱,蹿升至每个字2两白银。古董商谎称甲骨文是在汤阴等地出土的,以垄断甲骨的来源,牟取暴利。多年后,“安阳县西五里之小屯(殷墟遗址)”才被锁定为甲骨出土地。

  明义士所在的教会设在彰德府老城以北的铸钟街,教会北边不远就是洹河,沿河向西走约2.5公里,就是小屯。1914年春天,得知小屯出土甲骨消息的明义士,骑上一匹老白马,打算去碰碰运气。

  1917年,明义士在第一本甲骨文著作《殷墟卜辞》序言里,详细记录了自己在小童的指引下与甲骨文不期而遇的神奇经历。多年后,他还作了一首七言诗《遇殷墟》,曰:“柳树出芽骑白马,白马走时顺洹河。拾破陶器寻先古,小孩引到出古处。”

  一来二去,小屯附近的村民和明义士熟络起来,挖到陶片、骨片会主动找他。占尽地利,明义士很快就以低廉的价格收购了大量甲骨。工作之余,他开始临摹龟甲兽骨上的文字,翻阅可以解疑的资料,从这些神奇古文字中寻找中国古代文明的蛛丝马迹。

  可没过多久,明义士收藏的甲骨居然发出刺鼻臭味,他拿出放大镜一探究竟。“在当地食不果腹的贫苦农民眼里,这些祖宗埋在地下的破甲骨不但可养家糊口,还可大发横财。于是他们在鲜牛骨头上仿刻文字,埋在地下冒充龟甲卜骨。”李耀曦说,发现自己上当的明义士又气又恨,痛下苦功,逐渐掌握了辨别真假的诀窍。

  1917年初,明义士应召随“中国劳工团”赴法国前线服役,1921年春夏之交重回安阳。1927年,为避北伐战争,明义士到北京华北联合语言学校任教。1928年9月,休假离开中国。1930年秋,他再次回到安阳,恢复在战乱中停办的斌英中学。

  十余年间,明义士在安阳收集的甲骨自称有5万片之多,成为最大的甲骨收藏家。

  比邻老舍“啃骨头”

  1932年秋,明义士应邀到齐鲁大学任教。齐鲁大学是英、美、加三国基督教会创办的教会大学,遗址就是如今的山东大学西校区。1932年,明义士被齐鲁大学聘为国学研究所考古学教授。他把自己在河南收藏的甲骨分装在几辆马车中全部运到济南,并在校园里自办了一个小型博物馆。

  李耀曦说,1934年秋,大学二年级的张昆河选修了明义士的考古学课程,然后又接连两年选修了他的甲骨文研究。

  课余时间,张昆河与同学一起常到明义士家中请教。“明义士一家五口居住的花园洋房,就在南新街56号,与老舍在济南的四合院相邻。明义士与老舍既是同事,又是邻居。在明义士书房的书架上,除铭器、古籍、外文洋装书外,还在显眼位置摆放着一本老舍亲笔题赠的长篇小说《离婚》,看来两人私交不错。”李耀曦说,明义士平时寡言少语,他的夫人安妮(Mrs.Annie Menzies)性格却很开朗,常操着一口河南话,与前来造访的学生开开玩笑。

  齐鲁大学是教会大学,明义士也仍是传教士,但他从不向他的学生传教,除授课答疑外,便潜心于甲骨文的研究,因终日与甲骨为伴过于痴迷,也因此得了个“老骨头”的绰号。他攻克了一个个甲骨文研究的难题,先后完成了《甲骨研究》、《考古学通论》讲义的写作,并发表了《商代文化》、《表校新旧版〈殷墟书契前编〉并记所得之新材料》、《中国商代之卜骨》、《柏根氏旧藏之甲骨文字》等一系列研究甲骨文的论文,可谓啃下了“硬骨头”,齐鲁大学也跻身为甲骨学研究的重镇之一。

  然而,令明义士意想不到的是,1936年6月他计划中的一次回国休假,却成为他与齐鲁大学、与中国的永别。

  魂牵梦绕顾他乡

  二战爆发后,中国战火纷飞,明义士只好到加拿大安大略皇家博物馆远东部工作,继续他的研究。1942年,他在多伦多大学完成博士论文《商戈》,获得考古学博士学位。

  “在大批判的年代明义士曾被描述为‘盗窃中国文物的帝国主义分子’。但事情并非如此。在明义士的心目中,齐鲁大学就是他的终生归宿,他的初衷是把他的研究成果和所有藏品贡献给中国的齐鲁大学,这种心迹在他与亲友的通信中表露无遗。”李耀曦说。

  其中,1946年6月11日,明义士给他后来担任加拿大驻华大使的儿子明明德写了这样一封信:“我不久前收到W.B.彼特斯5月11日发自北平的信。他说我当年存放在联合语言学校地下室中的藏品安然无恙。……我已经写信请求他将这些甲骨妥善地运到齐鲁大学杜儒德博士那里……而且,我希望把它们捐赠给齐鲁大学。”

  翌年7月11日,明义士写信给在中国的格兰斯通小姐:“在天津麦克尼士先生的阁楼上,存放着一批很有价值的甲骨和其他文物。除了佛郎西丝和埃尔文以外,我谁也没有告诉过,因为我一直希望能回中国。这些东西应该留在中国。”

  1948年9月,在明义士不知情的情况下,他的部分藏品共6箱,由尚在中国的教会人士从天津运抵多伦多。此时,靠退休金维持生活的明义士夫妇,仍旧节衣缩食地坚持研究,从未想过要出卖手头的藏品。他收藏甲骨有一个原则,即仅供个人收藏和研究,绝不转手买卖。1957年,明义士因心脏病辞世,远在中国的甲骨梦终究未能得圆。

  1961年,明义士夫人和儿子明明德将1948年运抵的4700件有文字的甲骨、2812件没有发表过的甲骨文拓片,悉数捐赠给皇家安大略博物馆。

  记载中国商代历史档案的珍贵甲骨,故土难归,令人叹息,但留存于中国大地上的另外3万余片甲骨则是明义士的无私馈赠。

  1999年6月,明义士的儿子明明德来到济南,将父亲生前收集的3箱有关中国考古学的研究资料和图书捐赠给山东大学,为这些浸润明义士心血的金石拓片、照片、书籍、信件、日记、手稿等找到最佳归宿。

(来源:大众日报)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a60aae0102x46z.html

 

 

----------

 

加拿大人明义士与中国甲骨

在加拿大多伦多市的安大略皇家博物馆,中国文物的陈列,几乎要占去主楼第一层展览室面积的二分之一。其中特别珍贵的,是从殷商王朝首都的废墟中发掘出来的甲骨。这些甲骨,是殷人占卜时用过的东西;上面刻有文字,是有关这次占卜活动的过程及其前因后果的记录。这种文字被称为甲骨文。去年十月我前往参观时,见到陈列出来的甲骨是两块龟甲,一块虎骨,一块牛骨,上面刻的文字都比较多,是甲骨中的精品。(左图,明义士肖像,1942,Stella Crieffs 绘, Arthur Menzies先生提供)

右图,甲骨图片,引自明义士,殷虚卜辞,页222,编号2364, KELLY & WALSH, LIMITED, 1917,上海)

加拿大保存有近八千片甲骨,是中国境外甲骨文资料拥有量居第二位的国家①,这些甲骨集中收藏在安大略博物馆。

加拿大为何能拥有这样多的甲骨?多亏有了个原在中国当牧师,后来成了考古专家的明义士。安大略博物馆的甲骨,主要是他收集的。

明义士(James Mellon Menzies)1885年2月23日出生於安大略之克林登,本习土木工程,1907年在多伦多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在当过一段时间的土地测量员后,又入神学院学习。1910年从神学院毕业,申请到中国传教获准,先到河南省的武安县学习中文和传教,那里的文化环境引起了他对研究中国历史的兴趣。1914年,转到彰德府的府治即今天的安阳市,继续传教,同时坚持研究中国的历史。

明义士传教的地区,在三千多年前,是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殷商王朝后期的首都就位於今安阳市西北不远的洹水岸边,小屯村及其附近一带。随着岁月的流逝,不仅当年登楼自焚的纣王早已烟消灰灭,经过风和水搬来泥沙堆积,昔日繁华的王都也已埋在黄土之下,被称为殷墟,不时有文物在此出土,甲骨就是最多的一种,开头是被当作“龙骨”挖掘出来用於医药。左图,

明义士来到安阳的时候,正值小屯村被中国学者察知为甲骨出土地之后不久,还有许多甲骨埋在地下,而且无人管理,当地人正随意挖掘,出土很多;在知道刻有字的“龙骨”能多卖钱后,还有人造出假的甲骨。明义士第一次购得的,就是普通牛骨仿刻的膺品,保存不久就腐烂发臭了,这也算是交学费吧。他一面收集甲骨,一面结合实际发愤学习,终於不仅成了收购甲骨的行家,而且成了研究甲骨文的专家。当时他经常骑一匹白马来到这洹水之滨徘徊寻访,那里的小孩子对他也熟悉了,为他搜寻。

作为一个初出茅庐的牧师,明义士的收入不多,常只能买下那些商人收购后,剩下的价钱较低的碎片,其实这甲骨在学术上的价值并不就在它的大小,而是还要看刻在上面的文字的多少和记的是什么事情。那些小块的甲骨多是乌龟的甲壳,龟甲是帝王占卜时才能使用的,上面刻的文字精细并常有当时大事的记录,因此明义士得到的也不乏珍品。(左图,明义士,引自 Arthur Menzies, DR.JAMES M.MENZIES-His Interest in Chinese Archaeology and Art,1989,Art Gallery of Great Vancouver;)

1917年,明义士在上海出版了《殷虚卜辞》一书。这是他从所收集的甲骨中选出二千三百六十九件经过研究后编成的。明义士在这本书的序言中说,此时他已收集到甲骨五万片。②

就在这《殷虚卜辞》出版之际,明义士应召回加拿大参军并到法国服役。此时欧战正酣,中国也已加入协约国一方,派出十万华工到欧洲,明义士被派到这些华工中工作,一直做到1920年。

1921年明义士回到安阳,甲骨的收集续有所得,然而到1927年9月,北伐战争进展到河南,明义士按天津的英国领事馆的要求,全家撤至天津,随后到设在北京协和华语学校(The Peking Union Language School)中的中国研究院(The College of Chinese Studies)任教。在兵荒马乱中,明义士多年收集所得,据他说除已运走的这部分外,均为吴佩孚在彰德的驻军所毁。但此时他的研究并未中断,在北京,还得到了更多的机会和中国学术界交流切磋。

1928年底,明义士全家经印度、中东回国。在中东,明义士参加了正在那里进行的考古发掘工作,这也是一种学习,他是准备在这个领域内大干一番了;在将孩子们安置在日本上学后,次年明义士夫妇就又回到安阳。此时中国新成立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已在殷墟开始有计划的科学的发掘,甲骨不准私人挖出来买卖了,明义士骑着白马去收集甲骨的日子已一去不复返;他对中国早期历史的研究,仅作为个人的业馀爱好,显然也不够了。(右图,明义士发表在1928年1月25日出版的东方杂志上的文章一角,编者在为这篇文章加的按语中说:以外人而具科学兴趣考察殷虚遗迹的,要以本文作者为第一)

明义士保持了和中国的同行的联?,并更加专注於商代历史研究。1931年,史密森学会的年度报告发表了他的《商代文化》。次年,应聘为齐鲁大学的考古学教授,在这里任教期间,每年都有研究成果发表。

1937年,芦沟桥事变后,明义士回到加拿大。1938年开始在安大略博物馆远东部工作。当时中国战火纷飞,安阳的发掘也已停顿,但加拿大此时尚远离战争,明义士得以继续他的研究,同时又一次进入多伦多大学攻读,自然是为了研究中国早期的的历史,1942年完成了博士论文《商戈》,研究的是商代的一种青铜兵器。

1942年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也不能隔岸观火了,设在旧金山的美国新闻处,邀请明义士去当顾问,为他们的广播准备背景材料,并维持与中国学术界的联系。1946年明义士心脏病发作,缓解后即回到加拿大,从此他埋头於考古和中国早期历史的研究,直至1957年去世。

明义士收集的甲骨,运到加拿大去的是一小部分。一部分在抗日战争开始时送到南京使馆,后由南京博物馆保存,有二千三百九十片;一部分埋藏在齐鲁大学,计万馀片,1952年清理时发现,多已腐烂;后归山东文物管理部门。③⑦

1960年,明义士的夫人和子女,将他的各种收藏品,包括刻有文字的甲骨四千七百件,没有发表过的甲骨文拓片二千八百一十二件,悉数移交多伦多大学④。为此大学设立了明义士基金,用於出版他的博士论文,和整理研究他所收集的甲骨;安大略博物馆许进雄教授积十载之功,由此编成《殷虚卜辞续编》卷一卷二,分别在1971年和1977年由安大略博物馆出版。明义士原已编有初稿的《殷虚卜辞后编》也经许进雄整理编辑,於1972年由台北的艺文印书馆出版。1917年在上海出版的《殷虚卜辞》,亦於1972年由艺文印书馆重印。至此,明义士所收藏的甲骨的精华大部面世。

明义士可谓与中国有缘,从青年时期选择到中国开始,两次世界大战也未能割断他和中国的联系。而一个加拿大人,居然能收集到并保全了许多珍贵的甲骨文资料,而且加以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外国人中,是他头一个提出安阳是商代故都所在地。其间固有他难得的机遇,但如无他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也是不可能作到的。

在中国所能找到的明义士生平材料,十分简略。在加拿大,我想总能多找到一些,但在安大略博物馆附属的图书馆中,只有他的甲骨文专著,却不见有关他生平的著作;在多伦多大学图书馆,热心的馆员用电脑为我查找,亦无所得。这时我不禁想起了鲁迅写的《拿破仑与隋那》,做了好事的人,反而容易被人们遗忘的。想到这里,不免有点黯然,而也就想到应该写下这样一篇文章,虽然所知太少,但如能让不知道明义士的人知道还有这样一个值得记住的人,就总算没有浪费报纸的篇幅了。

1995 年 3 月 3 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范毓周,甲骨文,1986,人民出版社北京第一版,页39

②明义士,殷虚龟甲文字发掘的经过,1928,东方杂志,V25/N1(陈柱译寄,原为Oracle Record of the Waste of Yin--Perface即殷虚卜辞序言,1917,上海别发洋行Kelly and Walsh印行)

③吴浩坤.潘悠,中国甲骨学史,1985,上海人民出版社第一版,页17

④Arthur Menzies,DR.JAMES M.MENZIES,B.A.Sc.,D.L.S.,Ph.D.--His Interest in Chinese Archaeology and Art,

Chinese Art from the Rev.Dr. Jamese M.Menzies Family Collection,1989 , Art Gallery of Greater Victoria

⑤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翻译室,近代来华外国人名辞典,1881,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第一版,页324-325

⑥许进雄,简介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所藏甲骨文字,书目季刊

⑦许进雄,殷虚卜辞后编序言,1972

 

⑧富善(L.Cayyington Goodrich)原著黄然伟译:明义士先生传略,1961,中国文字,第五十册,原载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16,No.4

 

--------

menzies09.jpg

济南齐鲁大学明义士故居。

明义士在齐鲁期间,是他由传教士成长为一个真正学者的黄金时期。在这里,他开设考古学和甲骨文两门课程,出版了专著两本,发表了许多重要论文。

http://blog.jackjia.com/?p=5438

http://www.ayrbs.com/anyang/2014-06/03/content_1188084.htm

初始接触到甲骨文,立即就知道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不可回避的人物,那就是“披着宗教外衣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的帝国主义分子——真真可恨呀!再后来,我逐渐读到了明义士的许多著作,知道他曾经在齐鲁大学讲授《甲骨研究》、《人类学与考古学》。我还陆续读到了许多研究介绍明义士的书籍材料,包括富善《明义士传略》、方辉先生《明义士和他的藏品》等。于是疑窦丛生,一位堪称成就卓著的汉学家PK帝国主义文化侵略?明义士到底何许人也?

    明义士本名 James Mellon Menzies,他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儿子中学毕业以后考大学,为家庭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1910年来华的明义士4年以后来到了时称彰德的安阳。入乡随俗,他首先为自己取了一个颇带中国味道的名字——明义士。他认为,“明”不但有明亮的意思,还是中国一个著名的朝代的名字。于是,他的英文名字Menzies音译过来就成了“明义士”。100年前,明义士在古城安阳遇到了甲骨文,自此他开始了改变其一生命运的甲骨搜求与研究。明义士很快得到不少甲骨,工作之余,他开始临摹龟甲兽骨上的文字。一来二去的,小屯村的村民就与这个会说当地“粉浆饭”方言的洋教士混熟了。

    明义士是来到安阳之后才结婚的,他的四个孩子中有三个出生在安阳,1916年,明义士的次子亚瑟出生了。为了给儿子取个中国特色的名字,明义士翻遍典籍,找到《大学》的开首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给孩子取名明明德。1976年明明德60岁的时候,出任了加拿大驻中国大使。明义士的大女儿玛丽安娜二战期间曾经代表联合国战时救济署,来到华北解放区进行抗日活动。

    明义士不仅收藏了大量甲骨,还依据自己的研究成果,于1917年出版了自己第一部、也是西方学者的第一部研究著作《殷墟卜辞》。他以《商戈》作为论文获得博士学位,这时候的明义士博士已经57岁。明义士关于商代世系的研究成果,几乎与郭沫若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明义士在华大约有20年的时间,其中13年是在安阳度过的,为中加文化交流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明义士还断然拒绝了他的同乡、河南主教怀特要他坐庄安阳为其倒卖甲骨的要求。明义士1936年回国休假,二战爆发,其后朝鲜战争爆发,明义士一直未能回到他梦牵魂绕的中国。他写信给在中国的同事:“在天津的阁楼上,存放着一批很有价值的甲骨和其他文物……这些东西应该留在中国。”

    明义士博士的旧藏甲骨,如今现在分别收藏在南京博物院、山东省博物馆和故宫博物院。当然,加拿大多伦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馆也收藏有明义士部分旧藏的甲骨,那是二战期间他的同事在与之失联的情况下,作为他的私人物品运回加拿大的。事后这批甲骨长期存放在港口,明义士生前一直致力于这批甲骨回归中国,遗憾的是直到辞世也未能如愿。

   责任编辑:方敏

 

 

http://www.ayrbs.com/anyang/2014-06/03/content_1188084.htm

明义士,原名孟席斯·詹姆斯·梅隆[MENZIES.JAMES MELLON],汉字“子宜”,1885年2月23日生于加拿大,加拿大籍,英国皇家考古学会会员。大学毕业后,到神学院进修。1910年,接受加拿大教会授予的牧师职务,来到中国河南省北部地区传教。最初在武安,后来来到安阳。1932年,被聘为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考古学教授,在齐大开设《甲骨研究》与《人类学与考古学》,并有《殷墟卜辞》、《柏根氏旧藏甲骨文字》等专著出版。
明义士明义士
明义士被称为甲骨学研究“西方学者第一人”,在学界享有较高的声誉,得到我国学界的公认。明义士甲骨学研究纪念馆得到了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会长王宇信、山东大学方辉、社科院考古所唐际根博士、安阳师院、安阳甲骨学会等的重要学术支持。 [2] 
 

 

所有跟帖: 

【传教士办学 - 中国现代教育的起源】 -弓尒- 给 弓尒 发送悄悄话 弓尒 的博客首页 (1940 bytes) () 02/15/2019 postreply 12:01:59

加跟帖:

  • 标题:
  • 内容(可选项): [所见即所得|预览模式] [HTML源代码] [如何上传图片] [怎样发视频] [如何贴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