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茱萸】

来源: 弓尒 2018-05-30 17:41:37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56934 bytes)

民俗特色

编辑
插茱萸插茱萸
每年相传始于东汉,晋代成俗。至唐代,插戴茱萸、装饰美容、祝颂延年益寿。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历史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时,秋高气爽,正是茱萸成熟之时,茱萸被认为能祛病驱邪,所以古人或头插茱萸枝,或臂佩茱萸囊,登高游兴,并把重阳节称为登高节、茱萸节、茱萸会。直至民国时期,一些文人秋季聚会请贴的常用款式为:“×月×日,登高萸觞,候光。”到民国以后,茱萸风俗逐渐衰退。 但现在民俗仍然保留着。

 

茱萸,又名“樧”、“越椒”、“艾子”,是一种常绿带香的植物,具备杀虫消毒、逐寒祛风的功能。木本茱萸有吴茱萸山茱萸食茱萸之分,都是著名的中药。按中国古人的习惯,在九月九日重阳节时爬山登高,臂上佩带插着茱萸的布袋(古时称“茱萸囊”),以示对亲朋好友的怀念。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中曾写道:“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山茱萸和吴茱萸的区别

山茱萸和吴茱萸的区别之种属不同

山茱萸和吴茱萸的药用价值不同

File:Cornelian cherry 1.JPG

File:??????2.jpg

山茱萸 dogwood

风俗[编辑]

古人把茱萸作为祭祀、佩饰、药用、避邪之物,形成茱萸风俗。晋代葛洪西京雜記》中就记载,汉高祖刘邦的宠妃戚夫人于每年九月九日,头插茱萸,饮菊花酒,食蓬饵,出游欢宴。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荊楚歲時記》載楚俗九月九日飲菊花酒。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时,秋高气爽,正是茱萸成熟之时,茱萸被认为能祛病驱邪,所以古人或头插茱萸枝,或臂佩茱萸囊,登高游兴,并把重阳节称为登高节、茱萸节、茱萸会。直至民国时期,一些文人秋季聚会请贴的常用款式为:“×月×日,登高萸觞,候光。”到民国以后,茱萸风俗逐渐衰退。

唐代,王維十七歲時所做異鄉遊子重九懷鄉思親的抒情: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七言絕句)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茱萸峰位于中国河南焦作的世界地质公园云台山景区,形似茱萸。每逢农历九月季节,秋高气爽,山上野生茱萸茂盛,佩带茱萸,登高以健身、望远、怀念。登上茱萸峰,喝杯怀菊花茶或怀菊花酒,顿觉神清气爽。登高远足、喝菊花茶/酒、插茱萸都具有驱病消灾、健身长寿的意义。

 

 
山茱萸
山茱萸
山茱萸
科學分類
界: 植物界 Plantae
門: 被子植物門 Magnoliophyta
綱: 雙子葉植物綱 Magnoliopsida
目: 山茱萸目 Cornales
科: 山茱萸科 Cornaceae
屬: 山茱萸属 Cornus
種: 山茱萸 C. officinalis
二名法
Cornus officinalis
Sieb. & Zucc.

山茱萸学名Cornus officinalis),山茱萸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其成熟果实为中药,别名山萸肉药枣枣皮蜀酸枣肉枣薯枣鸡足实枣萸肉天木籽山芋肉实枣儿山萸

Related image

Related image

药用[编辑]

山茱萸成熟的果实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山茱萸,味酸平,主心下邪气,寒热温中,逐寒湿痹,去三虫,久服轻身,一名蜀枣,生山谷。」;《名医别录》中记载:「生汉中山谷及琅邪冤句,东海承县,九月十月采实,阴干。」;《本草纲目》中称山茱萸为肉枣。

炮制后的饮片呈不规则的片状或囊状,长1-1.5厘米,宽0.5-1厘米。表面紫红色或紫黑色,有光泽。肉质柔软。

山茱萸性微温,味酸、涩,归肝、肾经。有补益肝肾,固涩精气的功效。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内热消渴等症。命门火炽、素有湿热及小便不利者不宜使用。

应用于肾气丸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左归丸杞菊地黄丸八仙长寿丸桂附地黄丸益明地黄丸济阴地黄丸方剂中。此外,民间也用鲜萸肉以糖、蜜、酒浸汁作健身饮料。

化学成份[编辑]

含有莫罗忍冬甙(morroniside)、7-O-甲基莫罗忍冬甙(7-O-methylmorroniside)、獐牙菜甙(sweroside)、番木鳖甙(loganin)、山茱萸鞣质1、2、3(cornus tannin l,2,3)、山茱萸甙皂甙鞣质维生素A样物质、没食子酸苹果酸酒石酸等。

 

======

 

 
吳茱萸
 
科學分類
域: 真核域 Eukarya
界: 植物界 Plantae
門: 被子植物門 Magnoliophyta
綱: 雙子葉植物綱 Magnoliopsida
目: 無患子目(Sapindales)
科: 芸香科(Rutaceae)
屬: 吳茱萸屬(Tetradium)
種: 吳茱萸(T. ruticarpum)
二名法
Tetradium ruticarpum
(A. Juss.) T. G. Hartley

吴茱萸(學名Tetradium ruticarpum,原名Euodia ruticarpa),别名吴萸茶辣漆辣子伏辣子曲药子气辣子臭泡子臭辣子树左力纯幽子米辣子等。通常分大花吴茱萸、中花吴茱萸和小花吴茱萸等几个品种。吴茱萸及其变种石虎疏毛吴茱萸的接近成熟的果实为常用中药。其性热味苦寒,有散热止痛、降逆止呕之功,用于治疗肝胃虚寒、阴浊上逆所致的头痛或胃腕疼痛等症。

果实[编辑]

吴茱萸及其变种的接近成熟的果实为常用中药。

性状[编辑]

吴茱萸的果实呈五角状扁球形,直径2-5毫米。表面呈暗黄绿色或褐色,粗糙且有点状突起或凹下的油点。顶端有五角星状的裂隙,基部残留有覆盖黄色茸毛的果梗。质地硬而脆,气味芳香浓郁,味辛辣而苦。

化学成分[编辑]

含有吴茱萸碱(evodiamine)、吴茱萸次碱(rutaecarpine)、羟基吴茱萸碱(hydroxy-evodiamine)、柠檬内酯(limonin)、辛弗林(synephrine)、吴茱萸烯(evodene)等。

中药性味[编辑]

性热、味辛、苦,有小毒,归肝,脾,胃经。为常用的温里药。有温中散寒,开郁止痛的功效。长于治疗呕逆吞酸、厥阴头痛、胱腹冷痛、胃冷吐酸、脚气水肿等症,外治口舌生疮。中医以吴茱萸为主药的成方很多,如《丹溪心法》用它治肝火,《千金翼方》中用它治头风,《圣惠方》中用它治胃虚冷等。吴茱萸辛热燥烈,易损气动火,故不宜过量久服,阴虚有热者忌用。

历史[编辑]

吴茱萸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中品。《名医别录》中记载:"吴茱萸生上谷川谷及冤句……九月九日采,阴干。陈久者良。"陈藏器说:"茱萸南北总有,入药以吴地者为好,所以有吴之名也。"苏颂说:"今处处有之,江浙、蜀汉尤多,木高丈余,皮青绿色,叶似椿而阔厚,紫色,三月开红紫细花,七月、八月结实似椒子,嫩时微黄,至熟则深紫,或云颗粒紧小,经久色青绿者是吴茱萸,颗粒大,经久色黄黑者是食茱萸。"明代李时珍说:"茱萸枝柔而肥,叶长而皱,其实结于梢头,垒垒成簇而无核,与椒不同,一种粒大,一种粒小,小者入药为胜。"李时珍所指粒大的原植物可能是吴茱萸,粒小的原植物可能是石虎。古人重阳节有佩戴茱萸的习惯,唐代诗人王维留有"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佳句。

处方用名[编辑]

有:吴茱萸、吴萸、淡吴萸、制吴萸。药用别名:吴芋、左为、纯幽子、气辣子等。在商品经营和药用处方上,常用其别名吴芋。

所有跟帖: 

【本草纲目 - 酒】 -弓尒- 给 弓尒 发送悄悄话 弓尒 的博客首页 (160586 bytes) () 06/04/2018 postreply 11:52:21

【核桃】 -弓尒- 给 弓尒 发送悄悄话 弓尒 的博客首页 (13672 bytes) () 06/07/2018 postreply 16:49:28

【大背景图片集】 -弓尒- 给 弓尒 发送悄悄话 弓尒 的博客首页 (1180 bytes) () 06/08/2018 postreply 12:55:01

加跟帖:

  • 标题:
  • 内容(可选项): [所见即所得|预览模式] [HTML源代码] [如何上传图片] [怎样发视频] [如何贴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