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蒋论 敌后游击队】

来源: 弓尒 2017-10-20 18:32:16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8494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弓尒 ] 在 2017-10-20 18:43:18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抗日战争,分为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两大部分。正面战场主要是阵地战;敌后战场主要是游击战。正如第十八集团军曾参与过太原会战等正面作战一般,敌后战场上也曾存在着为数不少的国民党游击部队。

 

1938年冬南岳军事会议,蒋介石要求抽调三分之一的国军部队,去后方打游击。

 

敌后战场存在着相当数量的国军游击队,乃是战时众所周知之事。1939年1月2日,毛泽东在《八路军军政杂志》发刊词中,总结八路军对日战绩时,就曾特别提到国民党的敌后部队。毛泽东说:“八路军的这些成绩从何而来?……其中友军的协助是明显的,没有正面主力军的英勇抗战,便无从顺利地开展敌人后方的游击战争;没有同处于敌后的友军之配合,也不能得到这样大的成绩。”所谓“同处于敌后的友军”,即指国民党留在敌后的游击部队。

===========

《八路军军政杂志》发刊词

这是毛泽东为《八路军军政杂志》所写的发刊词。《八路军军政杂志》是八路军总政治部机关刊物,一九三九年一月十五日创刊,一九四二年三月停刊,共出版四卷三十九期。

(一九三九年一月二日)

当抗日战争向着新阶段发展的时候,八路军同人出版这个《军政杂志》,其意义是明显的:为了提高八路军的抗战力量,同时也为了供给抗战友军与抗战人民关于八路军抗战经验的参考材料。

八路军在抗战一年半中,在蒋委员长与战区司令长官的领导之下,在朱、彭[1]总副司令及各部各级长官与共产党员的领导之下,协同各部友军,进行了英勇的抗战,执行了“基本的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的正确的战略方针,坚持了与发展了华北的游击战争,创立了许多在敌人后方的抗日根据地,缩小了敌人的占领地,钳制了大量的敌军,配合了正面主力军的抗战,延缓了敌人进攻西北的行动,兴奋了全国的人心,打破了认为“在敌后坚持抗战不可能”的那些民族失败主义者与悲观主义者的错误观点,揭穿了中国托洛茨基反动派、汪精卫亲日派与国内某些守旧顽固分子的无耻造谣。此外,八路军的一部——后方留守部队,亦保卫了河防,现正准备配合西北友军,为反对敌人进攻西北而战。八路军的这些成绩,是有目共睹的,除了托洛茨基反动派、汪精卫亲日派与某些守旧顽固分子之外,是一致承认的。这在敌人方面,不但不敢轻视八路军,而且日益增长其畏惧八路军的心理的事实表现上,也得到充分的反证。八路军为保卫祖国而牺牲奋斗的忠诚与不可战胜的事实,是明显地摆在全国全世界的面前,除了反动派、亲日派与某些顽固分子之外,是无法否认的。中外新闻记者、观察家、旅行家的详尽的或粗略的记载,早已连篇累牍。一切无成见的人,都愿意研究八路军的经验,当然不是偶然的。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八路军之存在及其发展,对于中华民族是有益的还是无益的?如果有人提出这类问题的话,那我们只有一句话答复:认为“无益”者,必是事实上不愿意抗战胜利者,只是直接帮助敌人的胡说。

八路军的这些成绩从何而来?由于上级领导的正确,由于指战员的英勇,由于人民的拥护,由于友军的协助,这四者是八路军所以获得成绩的原因。其中友军的协助是明显的,没有正面主力军的英勇抗战,便无从顺利地开展敌人后方的游击战争;没有同处于敌后的友军之配合,也不能得到这样大的成绩。八路军的将士应该感谢直接间接配合作战的友军,尤其应该感谢给予自己各种善意援助与忠忱鼓励的友军将士。中国军队在民族公敌面前,互相忘记了旧怨,而变为互相援助的亲密的朋友,这是中国决不会亡的基础。从前人说:读诸葛《出师表》[2]而不流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密《陈情表》[3]而不流泪者,其人必不孝。今天我们应该说:凡看见或听见中国军队不记旧怨而互相援助、亲密团结而不感动者,其人必不爱国。在这里,那些“发国难财,吃磨擦饭”的人物,应该引起一点反省吧!

八路军有无缺点呢?不但有,而且多。首先是技术装备不如敌人,也不如某些友军,这是八路军的基本缺点,也是中国军队的一般缺点。因此如何加强技术装备以便战胜敌人,成为八路军在抗战新阶段中的严重任务。第二,,,,,,

==============

 

 

国民政府对游击战的重视由来已久,但真正提到战略高度,是在1938年冬的南岳军事会议上。会上,蒋介石要求国军全面执行新的抗战策略,“政治重于军事,游击战重于正规战,变敌后方为其前方,用三分之一力量于敌后方。”稍后,蒋又在1939年1月7日,指示国军各战区军事长官:“应以一部增强被敌占领地区内力量,积极展开广大游击战,以牵制消耗敌人”,且按战区具体状况逐一指示方针,如:“第九战区,应以有力一部向武汉及沿江各要点游击,并保持九宫山游击根据地,不断袭敌后方。”“第五战区,应以一部保持大别山游击根据地,积极向鄂东、豫南、皖北游击。”“鲁苏及晋察各战区,应增强军民力量,建立并保持游击根据地,积极展开广大之游击战,袭击敌人后方,分别指向重点于津浦、陇海及平汉各要线,尽量牵制消耗敌人。”……

敌后游击战在1939年前后,被国民政府高度重视,是有原因的。淞沪会战、武汉会战等投入兵力达百万上下的超级会战结束后,国军损失了大量的人员与装备,陆军兵员已不及原编制的一半,海、空军则几乎伤亡殆尽。故而,1938年底,蒋介石在南岳军事会议上宣布,抗战自1939年进入“第二期”,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整顿军队,具体办法是:“将全国现有部队三分之一配备在游击区域——敌军的后方,担任游击;以三分之一布置在前方,对敌抗战;而抽调三分之一到后方整训。……每期整训期间,暂定为四个月;一年之内,即须将全国军队一律整训完成。”

国军敌后游击部队,呈倒金字塔结构,正规军最多,地方保安部队次之,民众武装最少。

 

国军敌后游击部队,大致可区分为“正规军”与“地方武装”两大部分。“地方武装”又可被区分为“地方保安部队”与“民众自卫武装”。其中,正规军长期居于绝对主导地位,总兵力始终维持在50-100万左右——如1941年,“总计开到华北、华中敌后战场的国民党部队,不下100万(华北约有80万,华中约有20万)”。地方武装则起伏很大,1939年举国热议“游击战”时,以国军名义组织的地方游击武装,一度高达百万以上;但至1943年,已跌至不足20万。

 

 

 

之所以如此,与蒋介石及国民政府高层对“游击战”的理解有关。其一,国军开展“侧面游击战”,其目的,是为了配合“正面阵地战”,非正规军战斗力有限,难以担此重任——从1938年底到1941年底,正面战场上几乎每一次重要战役,军委会都直接指令敌后游击部队配合作战。其二,放任地方自行组织游击武装,往往良莠不齐——军令部部长徐永昌,曾在日记中将“游击队”,与“伤兵”、“交通”并称为“今之三害”,指责其“未游击敌人先害及人民”,由此可见国府高层对“游击队”军纪的深切担忧。

 

故此,早在1938年初,蒋就曾告诫过第一战区与第五战区的高级将领们:

 

“现在社会一般人士,认为游击队与别动队没有分别,这是极大的错误。所谓游击战,实在是正规战之一种,一定要正式的部队,尤其要是纪律好、精神好、战斗力强的正规部队才能够担任。决不是临时集合民、枪编成队伍,就可称为游击队,就能够胜任游击战。这种临时集合的队伍,只能叫别动队。别动队是由地方政府或当地机关团体集合本地的武装民众,聘请军官训练、统带,来担任一种别动的任务,如扰乱敌人后方,破坏敌人交通和兵站、仓库等。现在各地所称为游击队的,可以说是担任这种别动任务的别动队。这两种部队的分别,我今天在此再加以明白的规定,就是:凡由地方政府机关和当地人士集合本地武装民众编成队伍来发动自卫的力量,遂行一种别动任务的,叫做别动队。凡正式建制部队,纪律森严,运动轻捷,富有攻击精神,而由正式指挥官统率,奉令担任游击战斗的,叫做游击队。但是要知道,游击战亦就是正规战。

 

http://bbs.tiexue.net/post2_12099133_1.html

 

整个八年抗战,国民党正面战场先后进行大战役22次,重要战斗3,117次,小战斗38,931次,毙伤日军85.9万余人,自己付出3,220,419人的重大伤亡。国民党军队的广大爱国官兵,曾经在前线与日本侵略者奋勇作战,不怕流血牺牲,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郝梦龄、戴安澜等一批高级将领为国捐躯。一切与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的爱国官兵,都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贡献了力量,同样都是值得全民族尊敬与纪念的。

 

http://www.china.com.cn/xxsb/txt/2005-08/11/content_5938730.htm

 

 

所有跟帖: 

【get rid of annoying adobe flash player update, chrome】 -弓尒- 给 弓尒 发送悄悄话 弓尒 的博客首页 (19420 bytes) () 10/20/2017 postreply 19:24:07

加跟帖:

  • 标题:
  • 内容(可选项): [所见即所得|预览模式] [HTML源代码] [如何上传图片] [怎样发视频] [如何贴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