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朽 与 不死】

来源: 2016-05-04 11:42:39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左傳·襄公二十四年》載,

春秋時魯國的叔孫豹與晉國的范宣子曾就何為“死而不朽”展開討論。

范宣子認為,他的祖先從虞、夏、商、周以來世代為貴族,家世顯赫,香火不絕,這就是“不朽”。

叔孫豹則以為不然,他認為這隻能叫做“世祿”而非“不朽”。在他看來,真正的不朽乃是: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三不朽。”

言及“立言”的不朽,叔孫豹特以魯卿臧文仲為例,說:“魯有先大夫曰臧文仲,既沒,其言立,其是之謂乎!”

《國語·晉語八》對此亦有記載:“魯先大夫臧文仲,其身歿矣,其言立於后世,此之謂死而不朽。”

歷史上的臧文仲何許人也?他立了何言而被視為不朽? 臧文仲系春秋時魯國大夫,屢建事功,且長於辭令,

就為政立國之事多有高論,在諸侯國間廣為流傳。

他所謂的“立言”是與“立德”、“立功”緊密相聯的,並非僅以立言為職志。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口碑不錯的歷史人物,孔子卻批評他“不仁者三,不知者三”(《左傳·文公二年》)。

看來,要想做到“三不朽”或其中之一二,殊非易事。

孔子說:“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論語·衛靈公》)

屈原的《離騷》講:“老冉冉其將至兮, 恐修名之不立。”

司馬遷在《報任安書》中雲:“立名者,行之極也。”

誠然,歷史上晉代文人張翰曾說過“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時一杯酒”,

唐代詩人李白亦講過“且樂生前一杯酒, 何須身后千載名”,

曹丕《典論·論文》講:“蓋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年壽有時而盡,榮樂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無窮。

是以古之作者,寄身於翰墨,見意於篇籍,不假良史之辭,不托飛馳之勢,而聲自傳於后。”

胡適曾將“三不朽”稱為“三W主義”。“三W”即指英文“Worth”、“Work”、“Words”,

這三個詞的涵義與“立德、立功、立言”相近。------《不朽——我的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