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的武将单挑模式是真的吗

来源: 犯错的猫 2016-05-02 18:08:57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5605 bytes)

《三国演义》中的文学描写当然有夸大成分,但“武将单挑”这种情节,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

 

清朝考据大家对史籍、笔记里记载的武将单挑做过一番整理,并引用王阮亭在《池北偶谈》中的说法总结道:“古来真有斗将之事,非尽稗官之妄说。”虽然他找到的案例并不多,总共只有20来个,但时间跨度相当大,最早的发生在公元前7世纪的春秋时期,最晚的则出现在崇祯年间,是明军将领讨伐农民军时的单挑典故。

 

赵翼提出的最早斗将典故颇有个人英雄气概。是为《左传》所述,鲁国公子季成子率军打败了莒国军队,生擒其首领莒拏后,以“吾二人不相说(悦),士卒何罪?”的理由,向其提出挑战,于是“屏左右而相搏”。可惜的是,我们今天能够查到的《左传》版本并无这一段单挑记载,倒是能看到这位莒拏被季成子一年内抓住了两次。

 

真正能够确证的单挑邀请记载在《汉书》中,当事人正是西楚霸王项羽和汉高祖刘邦。自然,这次邀请是无果的,刘邦只说了句“吾宁斗智,不能斗力”便轻巧地回绝了,否则,中国历史恐怕会被一次单挑改变。

 

真问真答:《三国演义》中的武将单挑模式是真的吗|大象公会

 

赵翼考证到的第一次成事,且当代文献可考的武将单挑,恰好就发生在三国时代。不过这次单挑不是很有名气,乃是吕布向郭汜提出的只身对战,他的“武力值”确实高出郭汜一筹,但没有夸张到三国演义及其衍生作品那种地步,仅仅是“以矛刺中”郭汜,没有使之身亡,被郭的部下救走了。

 

但军阀混战的三国时期,应该正是历史上武将单挑的第一个高峰期。我们虽然无法在《三国志》这类正史记载中找到“三英战吕布”、“关羽斗黄忠”……却可以查到孙策与太史慈在神亭岭的对战。而且,《三国志》中的袁绍大将颜良,真的就是被关羽“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解决的,这恐怕是最令《三国演义》读者意外的一段正史了吧。

 

真问真答:《三国演义》中的武将单挑模式是真的吗|大象公会

《三国志》里关羽杀颜良的记载

 

除了三国时期,我们熟悉的多名唐宋将领也都有过单枪匹马取人上将首级的掌故,包括抗金名将岳飞。隋唐之际这类人才最多,尉迟敬德、秦叔宝和薛仁贵都是这样的勇将,其中关于秦叔宝的记载最为夸张,说是每有敌方骁将夸耀,秦王便派叔宝“刺于万众中”。这般说辞虽然出现在正史里,大概也染上了一些文学成分。

 

真问真答:《三国演义》中的武将单挑模式是真的吗|大象公会

中国人常贴的门神,原型便是尉迟敬德和秦叔宝这两名勇将

 

尽管武将单挑在战争史中不算常态,又出现过刘邦以“斗智”之名回绝邀约的著名典故,大多数敢于单挑的将领还是能得到对手的正面回应,无论其对手是汉族还是边疆其他民族。如隋朝窦荣定向突厥可汗提出各派一壮士单挑决胜负的邀请,用的理由就是“士卒何罪”,而突厥可汗也慷慨接受,不存在任何“文化隔阂”。

 

有趣的是,赵翼还考证出一段“贼人”首领刘千斤接受僧人惠通单挑邀请的记载。与其他斗将真刀真枪的对决不同,他们二人的单挑不伤性命,是“以毡裹兵器,蘸灰试斗,身有白点多者为负”的格斗比赛,但比赛的结果也是真格,刘千斤输了,便带领部下投降了朝廷。需要解释的是,这则典故是记录在文人笔记里,可信度不及正史,不然的话,倒算是武将单挑史上最为文雅的片段了。

加跟帖:

  • 标题:
  • 内容(可选项): [所见即所得|预览模式] [HTML源代码] [如何上传图片] [怎样发视频] [如何贴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