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关口知多少】

来源: 弓尒 2015-12-22 15:37:16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24809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弓尒 ] 在 2015-12-22 16:05:07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老子骑青牛西出“幽谷关”的短文,看到“幽谷关”,脑子里闪现出:山海关、嘉峪关、娘子关、玉门关、阳关……。在中国漫长而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在我们祖国辽阔的大地上,究竟有多少著名的雄关隘口?都在哪里?

 

       雄关隘口,是中国古建筑史上的又一朵奇葩,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另类的绚丽瑰宝。是历史的见证。斗转星移、岁月流逝,千百年来,历经沧桑的雄关隘口虽然失去了它们当年的作用,有的甚至已荒废无存,但它们在历史文献的记载里、在文人骚客的章句中,在民间的传说中,依然保持着当年的雄姿,仍然向后人讲述着当年的故事,当年的辉煌……。

 

天下第一关

天下第一雄关

中华第一关

 

大境门  长城 唯一的一座“门”

(中国万里长城第一门)

 

大境门长城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市区内,是长城中唯一一座以门命名的关口,也是长城四大关口之一。

大境门长城修筑于明成化年间,坐落在高耸入云的东、西太平山间,据长城之要隘,扼边关之锁钥。

大境门门墙高12米,底长13米,宽9米。

图为记者在张家口市大境门文化广场看到,坍塌处已经修复,崭新的墙体一直蜿蜒而上和原来的“老龙背长城”对接,蓝天白云下显得气势更加苍劲雄伟。 谭地 摄

大境门位于张家口市区北端,

张家口市区长城是明成化二十一年(公元1485年)修建的,全长450公里。其中属于桥西境内长城全长3700米,

始建于清顺治元年(在明长城那段 破口建门),

与山海关、居庸关、嘉峪关 并列长城四大关隘,

且是万里长城四大关隘中唯一以“门”命名的关隘。

作为中国历史上一条重要的对外通商贸易之路,

明清及民国时代的“张库大道”从这里出发,穿越蒙古草原,经库伦(今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

直达原中俄边境商贸重镇恰克图,绵延4300华里,与“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齐名。

 

 

1、山海关——天下第一关

搜寻中华古今名关 - 老兵 - 贤林野鹤

       山海关:又称“榆关”:位于河北省秦皇岛东北15公里处,因其北倚燕山,南连渤海,故名山海关。清乾隆二年(1737年)名为临榆县。山海关是东北与华北的咽喉要冲,是万里长城起点的第一道雄关,和陕西潼关并列俗称“天下第一关”。与万里之外的“天下第一雄关”—— 嘉峪关遥相呼应,闻名天下。

2、嘉峪关—— 天下第一雄关

搜寻中华古今名关 - 老兵 - 贤林野鹤

       嘉峪关: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因为修建在嘉峪山旁而得名。是万里长城沿线建造规模最壮观、保存 最好的一座古代城堡。素有“中外钜防”、“河西第一隘口”、“天下第一雄关”之称。

3、八达岭

搜寻中华古今名关 - 老兵 - 贤林野鹤

     八达岭:在北京市西北延庆县南。为军都山山峰。元置屯军,称居庸北口。明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置关城。城关气势雄伟,长城蜿蜒起伏。

长城外三关:

4、雁门关

搜寻中华古今名关 - 老兵 - 贤林野鹤

寻古赏葩之:搜寻中国的雄关隘口 - 老兵 - 贤林野鹤

      雁门关,又称为西陉关,位于山西省代县以北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雁门关是古代宋明两代的历史标志,。“天下九寨,雁门为首。”作为长城重要关隘,雁门关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它北依雁北高原,南屏定盆地是历朝历代镇守边关的咽喉。

5、偏头关

搜寻中华古今名关 - 老兵 - 贤林野鹤

       偏头关:位于偏关县黄河边。与宁武关、雁门关合称“三关”,因其地势东仰西伏,故名偏头关。“雄关鼎宁雁,山连紫塞长,地控黄河北,金城巩晋强。”这是古人对偏头关的赞誉。偏头关历史悠久,地处黄河入晋南流之转弯处,为历代兵家争夺重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就是战场

6、宁武关(楼烦关)

搜寻中华古今名关 - 老兵 - 贤林野鹤

       宁武关为晋北古楼烦(古部落名)地。战国时,赵武灵王曾在此置楼烦关,以防匈奴。宁武,秦汉为楼烦县地,置有楼烦关,今县南的宁化村,即为楼烦关南口,县北的阳方口,即为楼烦关北口。北魏时广宁、神武二郡先后治此,隋时先后属崞县、静乐县。唐置宁武郡,始用宁武之称,取广宁、神武二郡尾字而得。或说其地有旧宁文堡,取文武对应之义,因有此称。

(楼烦关 在山西省宁武县西南。 《隋书·炀帝纪》: “大业三年,北巡入楼烦关。” 《元和郡县志》释: “在静乐县北一百五十里,今宁武关,当即古楼烦关也。”)

长城内三关(明京西四大名关

居庸关与紫荆关、倒马关、固关并称明朝京西四大名关,其中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又称长城内三关

7、居庸关

搜寻中华古今名关 - 老兵 - 贤林野鹤

       居庸关,是京北长城沿线上著名的古关城,关城所在的峡谷,属太行余脉军都山,地形极为险要。位于北京市区50余公里外的昌平区境内。居庸关得名,始自秦代,相传秦始皇修筑长城时,将囚犯、士卒和强征来的民夫徙居于此,取"徙居庸徒"之意。汉代沿称居庸关三国时代西关北齐时改纳款关,唐代有居庸关、蓟门关、军都关等名称。

8、倒马关

搜寻中华古今名关 - 老兵 - 贤林野鹤

搜寻中华古今名关 - 老兵 - 贤林野鹤

搜寻中华古今名关 - 老兵 - 贤林野鹤

 

搜寻中华古今名关 - 老兵 - 贤林野鹤

       倒马关位于河北唐县西北60公里的倒马关乡倒马关村。最初战国时置关,称鸿之塞,汉代称常山关,北魏叫铁关,亦名鸿山关,明代以后通称倒马关。一说因山路险峻,战马到此经常要摔倒而得名。另一说是宋将杨六郎与辽将韩昌对阵打赌,杨一箭射多远,韩就退出多远,因此而名倒马关。现存倒马关城始建于明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后于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维修。此关无修缮,关城遗迹基本无存,只有城东的一个小门了。

9、紫荆关

寻古赏葩之:搜寻中华雄关隘口 - 老兵 - 贤林野鹤

搜寻中华古今名关 - 老兵 - 贤林野鹤

搜寻中华古今名关 - 老兵 - 贤林野鹤

        长城的关口之一。位于河北省易县城西40千米的紫荆岭上。为河北平原进入太行山的要道之一。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前”之险。东汉时名为五阮关,又称蒲阴陉,列为太行八径之第七陉 。紫荆关由五座小城组成——拒马河北岸的小金城、南岸的关城、小盘石城、奇峰口城、官座岭城。

10、固关

搜寻中华古今名关 - 老兵 - 贤林野鹤

搜寻中华古今名关 - 老兵 - 贤林野鹤

 

    上党三关:

 11、井陉关

寻古赏葩之:搜寻中国著名的雄关隘口 - 老兵 - 贤林野鹤

                                                                     上图转自:李俊杰

搜寻中华古今名关 - 老兵 - 贤林野鹤

搜寻中华古今名关 - 老兵 - 贤林野鹤

搜寻中华古今名关 - 老兵 - 贤林野鹤

井陉关:位于今河北省井陉县西面太行山“井陉”之口,因此得名。又称土门关,古九塞之一,故址在今河北省鹿泉市西西土门村内。古人谓其地四面高平,中部低下如井,因称井陉。实际上,“井陉”是太行山内一条隘道。《吕氏春秋》、《淮南子》称“井陉”为天下九塞之一,所以它自古著名。是太行进入华北平原的重要关隘。秦汉时为军事要地。公元前229年秦王翦伐赵、公元前204年,韩信破赵的“背水战”、公元396年拓跋魏伐后燕,均据此隘。今名土门口。唐王维诗云:“万里鸣刁斗,三军出井陉“。清谭嗣同有:“无限苍茫怀古意,题诗独上井陉关。”

12、天井关

搜寻中华古今名关 - 老兵 - 贤林野鹤

      天井关:又名太行关、雄定关。为豫晋边境第一雄关,位于晋城泽州县南部晋庙铺镇(古称:科斗店)太行山最南麓天井关村﹐因关南有深莫能测的天井泉三处而得名。天井关形势险峻。是太行南、北,豫晋两省的交通要道,为历代兵争要地。天井关历史上为南控中原,北扼太行的军事要塞。

13、壶关

搜寻中华古今名关 - 老兵 - 贤林野鹤

搜寻中华古今名关 - 老兵 - 贤林野鹤

搜寻中华古今名关 - 老兵 - 贤林野鹤

       壶关:位于山西东南部,太行山南段。属长治,东临河南省。秦置壶关县治(今长治市东南),属上党郡。因山形似壶,于此置关,故名。网上说:因北有百谷山,南有双龙山、两山夹峙,中间空断,山形似壶,且以壶口为关,而得名壶关。

14、东阳关(壶口关)

寻古赏葩之:搜寻中国著名的雄关隘口 - 老兵 - 贤林野鹤

寻古赏葩之:搜寻中国著名的雄关隘口 - 老兵 - 贤林野鹤

       东阳关 :在山西黎城县东,即壶口故关,古称吾儿峪。《资治通鉴》:五代天福元年(936) “赵德钧自吾儿峪趋潞州”。《元史·察罕特穆尔传》:至正十八年(1281) “分兵屯上党,塞吾儿峪”,均此。明时设有巡司,为上党通往河北之要道。有“山西的东大门”之称。1938年八路军一二九师徐向前的指挥下,以三个团于东阳关至涉县响堂铺之间设伏,全歼进入埋伏圈的日军四百余人。是役称东阳关战斗,亦称响堂铺战斗。(壶口关,在黎城县之东,与河北省涉县相邻。入关口为壶口关,出口关叫东阳关,相隔五里。壶口关在吾儿峪,东阳关在皇后岭。——李俊杰)。

 

15、慕天峪

寻古赏葩之:搜寻中国著名的雄关隘口 - 老兵 - 贤林野鹤

 

寻古赏葩之:搜寻中国著名的雄关隘口 - 老兵 - 贤林野鹤

      慕田峪:坐落在怀柔区北辛营乡原是一个小山村,这里山峦 起伏,林木葱郁,长城自东南而西北在丛山峻岭之巅蜿蜒。由于山势缓陡,曲直相间,所以极富立体感,加之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被称为“危岭雄关”,慕田峪长城是明初朱元璋手下大将徐达在北齐长城遗址上督建而成。在此曾发生过多次战事。慕田峪长城西接居庸关,东连古北口,自古被称为拱卫京师、皇陵的北方屏障,而慕田峪关更是明代拥护京师和明皇陵的重要关口之一

16、司马台

搜寻中华古今名关 - 老兵 - 贤林野鹤

       司马台:位于北京密云县东北部的古北口镇境内,距北京120公里,全长5.4公里,敌楼35座,是唯一一段保留明长城原貌的古长城。由于其特殊的地形条件和修筑者们的智慧创造,长城随着刀锋般的山脊奔驰,时宽时窄,时起时落,城台、敌楼、障墙在很短的一段距离没形式之多,变化之大,在整个万里长城之中极为 罕见。苍老城墙上的文字砖群,记载着祖辈的辛苦,至今淌流不尽的温泉和冷泉就是古人血泪聚合而成。司马台长城雄险奇特,著名长城专家罗哲文赞誉“中国长城是世界之最,司马台长城堪称中国长城之最”。

17、金山岭

寻古赏葩之:搜寻中国著名的雄关隘口 - 老兵 - 贤林野鹤

 

寻古赏葩之:搜寻中国著名的雄关隘口 - 老兵 - 贤林野鹤

金山岭长城,位于河北省滦平县与北京密云县交界地带的燕山支脉,是中国长城最具有代表性的地段之一,全长10.5公里,始建于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是大将徐达主持修建。东至高耸入云的望京楼,西起著名的古北口,沿线设有大小关隘5处,敌楼67座,烽燧2座,以期视野开阔,敌楼密集,保存完好而著称于世,

18、古北口

搜寻中华古今名关 - 老兵 - 贤林野鹤

寻古赏葩之:搜寻中国著名的雄关隘口 - 老兵 - 贤林野鹤

                                                                      望京楼

       古北口长城位于北京市密云县境内,距北京120公里,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从古至今就是内地通向松辽平原和内蒙古的咽喉要地,有“京师锁钥”之称,是长城诸多关口中的重要关口,长城中的咽喉要塞之一。长城全长40余千米,现存敌台143座、烽火台14座、关口16个、水关长城3个、关城6个、瓮城3个,其中著名的有北齐长城的大花楼烽火台、古北口长城的制高点望京楼、姊妹楼长城、仙女楼、将军楼、水楼水关遗迹等。

19、黄崖关

搜寻中华古今名关 - 老兵 - 贤林野鹤

       黄崖关:在蓟县北30公里的崇山峻岭之中,始建于公元556年,明代名将戚继光任蓟镇总兵时,曾重新设计,包砖大修。黄崖关城是明代蓟镇长城的重要关隘,也是县境内唯一的一座关城。关城东侧山崖的岩石多为黄褐色,每当夕阳映照,金碧辉煌,素有“晚照黄崖”之称,关城因此得名。

20、沿河城一黄草梁

寻古赏葩之:搜寻中国著名的雄关隘口 - 老兵 - 贤林野鹤                                                                                     沿河城东门/新华网

 

寻古赏葩之:搜寻中国著名的雄关隘口 - 老兵 - 贤林野鹤

                                                              沿河城西门/新华网

       沿河城及敌台在门头沟区西北山上。为明代边塞城堡,屯兵要塞。因城靠近永定河,故名沿河城。城东西长约420米,南北长约300米,有东西二门,东门名万安(已被拆除),西门名永胜,均为砖石结构此城辖有分布于沿河口、龙门口、黄草梁、洪水口一线长达40公里山巅或险隘处的敌台15座,其中3座已毁。筑于明万历元年(1573年)至三年。敌台之间有的虽无城墙连接,但能凭地形居险,彼此呼应,形成一道连续性的防线。

21、马兰关

搜寻中华古今名关 - 老兵 - 贤林野鹤

搜寻中华古今名关 - 老兵 - 贤林野鹤

搜寻中华古今名关 - 老兵 - 贤林野鹤

                                                           (以上三图/转自f6666)

       马兰关 又名马兰峪关,因在燕山山脉东段的马兰峪,故名。明筑长城时置关,以防蒙古亡元残余势力及东北部游牧部落。跟倒马关差不多,除了塌掉的破墙之外,什么都没有。

22、玉门关

搜寻中华古今名关 - 老兵 - 贤林野鹤

        玉门关,俗称小方盘城,位于敦煌城西北80公里处。相传西汉时西域和田的美玉,经此关口进入中原,因此而得名。当年张骞出使西域后,丝绸之路开通,为确保丝绸之路安全与畅通。公元前121年---107年间汉武帝下令修建了“两关”,即:阳关和玉门关。玉门关汉时为通往西域各地的门户,故址就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南边是沼泽地,北边是哈拉湖,再往北是汉长城,长城北是疏勒河故道。元鼎或元封中(公元前116一前105年)修筑酒泉至玉门间的长城,玉门关当随之设立。据《汉书?地理志》,玉门关与另一重要关隘阳关,均位于敦煌郡龙勒县境,皆为都尉治所,为重要的屯兵之地。当时中原与西域交通莫不取道两关,曾是汉代时期重要的军事关隘和丝路交通要道。

23、阳关

搜寻中华古今名关 - 老兵 - 贤林野鹤

       阳关位于河西走廊的敦煌市西南七十公里南湖乡“古董滩”上,因坐落在玉门关之南而取名阳关。阳关,始建于汉武帝元鼎年间,阳关作为通往西域的门户,又是丝绸之路南道的重要关隘,是古代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据史料记载,西汉时为阳关都尉治所,魏晋时,在此设置阳关县,唐代设寿昌县。宋元以后随着丝绸之路的衰落,阳关也因此被逐渐废弃。昔日的阳关城早已荡然无存,仅存一座被称为阳关耳目的汉代烽燧遗址,耸立在墩墩山上,让后人凭吊。在山南面,有一片一望无际的沙滩,这里沙丘纵横,有一道道沙梁,沙梁之间为砾石平地。当地人称为“古董滩”,考古学家根据史料考证古董滩就是古代阳关的关城所在地。阳关这座被流沙掩埋、被历代文人墨客吟唱的古城,自古以来留在人们心中的总是凄凉悲惋,寂寞荒凉。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代大诗人王维的这首杰作,可谓千古绝句。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24、虎牢关:

搜寻中华古今名关 - 老兵 - 贤林野鹤

 

搜寻中华古今名关 - 老兵 - 贤林野鹤

       虎牢关,又称汜水关,唐代因为避唐高祖祖父李虎的忌讳而改称武牢关,地理位置在洛阳以东,今河南省荥阳市市区西北部16公里的汜水镇境内。为洛阳东边门户和重要的关隘,因西周穆王在此牢虎而得名。南连嵩岳,北濒黄河,山岭交错,自成天险。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25、娘子关

搜寻中华古今名关 - 老兵 - 贤林野鹤

 

搜寻中华古今名关 - 老兵 - 贤林野鹤

寻古赏葩之:搜寻中国著名的雄关隘口 - 老兵 - 贤林野鹤

                                                           本图转自李俊杰

娘子关:被誉为天下第九关,位于平定县城东北45公里处,原名苇泽关,因唐高祖李渊之女李世民之妹平阳公主统领娘子军在此设防而得名,另一说为此处有妒女祠,祀介子推之妹,据说有妇女艳妆而过,必然雷电交加,娘子关因此而得名,现今祠已废,有唐人书《妒女颂碑》,现藏山西省博物馆。

 

26、榆林塞
寻古赏葩之:搜寻中国著名的雄关隘口 - 老兵 - 贤林野鹤
 

寻古赏葩之:搜寻中国著名的雄关隘口 - 老兵 - 贤林野鹤

寻古赏葩之:搜寻中国著名的雄关隘口 - 老兵 - 贤林野鹤

        榆林塞就在现今的陕西省榆林。战国时期,北方边塞之地多植榆为围栅。秦统一中国,北逐匈奴,收复河套地区后,在这里栽植很多榆树,榆林塞之名大概由此而来。以地处榆溪(今清水河)之畔,亦称榆溪塞,成为秦北边一戍守地。隋时以此地为中心筑起长城,遂成为隋长城的要塞。

27、铁门关

搜寻中华古今名关 - 老兵 - 贤林野鹤

        铁门关位于库尔勒市北8公里怪石峥嵘的库鲁克塔格山中。两千多年前的丝绸之路,就从这里沿孔雀河进入一条30公里长的峡谷。这条峡谷曲折幽深,岸壁如刀劈斧凿。据考,从晋代起,这里的险要处就设立了关口,因其地处险要,故取名铁门关。峡谷从此就叫铁关谷。它是焉耆盆地进入塔里木盆地的一道天险,自古为兵家用武之地。

28、穆陵关

搜寻中华古今名关 - 老兵 - 贤林野鹤

搜寻中华古今名关 - 老兵 - 贤林野鹤

        穆陵关,位于潍坊市临朐县大关镇与临沂市沂水县马站镇交界处,是沂山东麓古齐长城的隘口,曾是战国时期齐鲁两国相争的战略要点。是齐长城沿线的最古老、最雄伟、最险要的关隘。现遗址无存。

29、飞孤关——河北

寻古赏葩之:搜寻中国著名的雄关隘口 - 老兵 - 贤林野鹤

寻古赏葩之:搜寻中国著名的雄关隘口 - 老兵 - 贤林野鹤

图/转自沙漠女儿

       飞狐关要隘名,在今河北省涞源县北蔚县南。两崖峭立,一线微通,迤蜿蜒,百有馀里。为古代河北平原与北方边郡间的交通咽喉。南朝梁诗人柳恽在 《赠吴均诗三首》有:“夕宿飞狐关,晨登碛砾坂。形为戎马倦,思遂征旗远。边城秋霰来,寒乡春风晚。始信陇雪轻,渐觉寒云卷。徭役命所当,念子加餐饭“。柳恽诗中所说的“飞狐关”,是古代的要塞关隘,在今河北省涞源县,北跨蔚县界,古称“飞狐之口”。

30、松亭关(潘家口)—— 争议中的关口

寻古赏葩之:搜寻中国著名的雄关隘口 - 老兵 - 贤林野鹤

潘家口水下长城

寻古赏葩之:搜寻中国著名的雄关隘口 - 老兵 - 贤林野鹤

 

 寻古赏葩之:搜寻中国著名的雄关隘口 - 老兵 - 贤林野鹤

                                                       潘家口水下长城

         松亭关,中国历史上一道赫赫有名的重要关隘。自五代、宋、辽以降,这里发生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不仅时常震动朝野,广为世人瞩目,而且多次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南宋诗人陆游发出的“三更抚枕忽大叫,梦中夺得松亭关”的浩叹,至今仍在人们耳边时时回荡。然而,就是这样一座名关险隘,明代中叶以后却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以致“松亭关何在”竟成了后世一宗著名的历史悬案。数百年来,众多学者探赜索隐、百般考据,但张冠李戴者有之,语焉不详者有之,至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们可以得出最后的结论:辽宋之松亭关,汉唐称卢龙塞,明初更名为潘家口。换言之,我们可以确认:位于今河北迁西北部的潘家口,即为古松亭关!(这段文/刘汛涛)

      “松亭关之名始见于五代,鹊起于辽宋,至明初仍声震朝野,永乐后方销声匿迹”;“笔者初步断定:松亭关应该位于今潘家口一带;换言之,今潘家口即古松亭关。”——燕山影侠

31、喜峰口

寻古赏葩之:搜寻中国的雄关隘口 - 老兵 - 贤林野鹤

寻古赏葩之:搜寻中国的雄关隘口 - 老兵 - 贤林野鹤

寻古赏葩之:搜寻中国的雄关隘口 - 老兵 - 贤林野鹤

       喜峰口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宽城满族自治县境内,古称古兰径,宋、辽、金时称松亭关,是明代长城中的名关之一,喜峰口自古就是交通要冲,为兵家必争之地,留下了大量金戈铁马的历史战争故事:曹操 塞征乌桓、戚继光长城受降、东北野战军会师入关等等。潘家口水库的兴建将古塞化为一泓碧波,清山绿水,名关古城融为一体,构成了独特的景观。

32、龙门关

寻古赏葩之:搜寻中华雄关隘口 - 老兵 - 贤林野鹤

古龙门全景

寻古赏葩之:搜寻中华雄关隘口 - 老兵 - 贤林野鹤

 

寻古赏葩之:搜寻中华雄关隘口 - 老兵 - 贤林野鹤

 

寻古赏葩之:搜寻中华雄关隘口 - 老兵 - 贤林野鹤

       龙门关 :在山西运城河津县西北龙门附近。相传北周(557年—581年)时置关,久废;《新唐书·地理志》载,龙门县有龙门关;据《水经注》载:“龙门为禹所凿,后人怀念禹的功德,称为禹门,在城北30公里处。黄河流至此,宽约百步,两山对峙,经山崖峡谷冲出龙门,河冲其中,夹岸断壁,状近斧凿,由北向南,直泻而下,声震山野,水浪起伏,如山如沸。古人赞为“禹门三激浪,平地一声雷”。传谓唯“神龙”可越,传说系为夏禹所开,夏禹定为龙门,亦日禹门渡。明朝诗人薛瑄有诗云“连山忽断禹门开,中有黄河滚滚来。

更欲登临穷胜景,却愁咫尺会风雷。”

33、铁铃关

寻古赏葩之:搜寻中国著名的雄关隘口 - 老兵 - 贤林野鹤

 

寻古赏葩之:搜寻中国著名的雄关隘口 - 老兵 - 贤林野鹤

       铁铃关:位于苏州的堍,与寒山寺相近,又名枫桥敌楼。据枫桥而扼古运河。明嘉靖年间巡抚御史尚维安为抗击倭寇所建,关上原有楼三层,备矢石铳炮,为苏州抗击倭寇仅存的遗址。1949年4月27日凌晨,中国人民解放军29军85、86师在枫桥打响了解放苏州城的第一枪,在击溃了枫桥、铁铃关一线的守敌后,进入苏州城,宣告古城苏州解放

34、仙霞关——浙江

寻古赏葩之:搜寻中国著名的雄关隘口 - 老兵 - 贤林野鹤

寻古赏葩之:搜寻中国著名的雄关隘口 - 老兵 - 贤林野鹤

       仙霞关:位于浙江省江山市保安乡南仙霞岭上,地当福建、浙江、江西三省交界处,古称古泉山、泉岭山。关城东西与高山相连,南北有狭路沟通,为古代衢州(现代为浙江衢县)往来建州(现代为福建建瓯)之咽喉要地。素有“两浙之锁钥,入闽之咽喉”之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而战事频仍,正义烽火绵延不熄。明有叶宗留领导的农民起义,闽、浙种靛和烧窑农民的起义,清有以杨管应为首的饥民起义,光绪年间有家福领导的九牧起义,太平天国名将石达开、侍王李世贤的部队也曾在此活动过。中国革命战争时期,仙霞岭上又留下过共产党红军、游击队的足迹。仙霞关于四川广的剑门关、河南灵宝的幽谷关、山西代县的雁门关齐名中国四大古关。

35、正阳关

搜寻中华古今名关 - 老兵 - 贤林野鹤

寻古赏葩之:搜寻中国的雄关隘口 - 老兵 - 贤林野鹤

寻古赏葩之:搜寻中国的雄关隘口 - 老兵 - 贤林野鹤

安徽正阳关(正阳关镇):中华名关之一。古称颍尾、颍口,阳石,羊市、羊石城等,历史悠久,早在东周中期已具雏形,已有2530多年历史;地处淮河、颍河、淠河三水交汇处,地理位置优越,自古就是淮河中游重要货物集散地,明王朝见正阳是个收取商人、船民赋税的好地方,于明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在此设立收钞大关,年征税银达62400多两,有“银正阳”之称,“正阳关”即因此得名。 正阳关,虽在历史上屡遭兵燹和洪水的侵害,但至今仍有保存完好的三座建于大清同治年间的高大古城门——北门、南门、东门(西门毁于解放前)。这在一些古镇中十分罕见,更让人叹为观止的是:三座城门的内外门额上均镌有古人的题字,字体或雍容端庄或遒劲苍润,非但含义深刻、意味隽永,而且还是难得一见的书法珍品。北门内额题字为“拱辰”,外额题字为“凤城首镇。 南门内额题字:解阜;外额题字:淮南古镇。东门内额题字:朝阳;外额题字:熙宇春台。西门原内额题字:西映长庚;原外额题字:淮流管钥。(文·摘自:海岸线)

36、昭关

寻古赏葩之:搜寻中国著名的雄关隘口 - 老兵 - 贤林野鹤

搜寻中华古今名关 - 老兵 - 贤林野鹤x搜寻中华古今名关 - 老兵 - 贤林野鹤

       昭关位于安徽省含山县城以北7.5公里处,东与和县善厚镇接壤,西与仙踪镇毗邻,南与环峰镇以昭关口为界,北与全椒县二郎口镇隔滁河相望。昭关之所以闻名遐迩,主要是由于这里曾演绎了一场"伍子胥过昭关"的传奇历史故事。伍子胥过昭关是一个古老的汉族民间传说故事。伍子胥乃楚国大夫伍奢次子。楚平王即位,奢任太师。后平王听信少师费无忌谗言,奢被杀。子胥逃走。楚平王下令画影图形,到处捉拿子胥。子胥先奔宋国,因宋国有乱,又投奔吴国,路过陈国,东行数日,便到昭关(今安徽省含山县北)。昭关在两山对峙之间,前面便是大江,形势险要,并有重兵把守,过关真是难于上青天。世传伍子胥,一夜急白了头便是此地。由于名医扁鹊弟子东皋公的巧妙安排,更衣换装,伍子胥便混过了昭关,到了吴国

37、千秋关

搜寻中华古今名关 - 老兵 - 贤林野鹤

       千秋关:位于安徽省宣城市宁国城东南60公里处。崇山高耸,隧道幽深,地势险要,系皖浙通道,杭州门户,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浙江通志.关梁》:“千秋关,即天目山西麓也”。五代后梁与吴越曾在此大战;南宋置关,戌以重兵,自始名“千秋关”,原有指挥洞、点将台、炮台等设置,今已废。四周有畲族人居住,凿石造田,田大者可卧,小者可坐,层层梯田,螺旋而上。岭高数百仞,云烟笼罩,唐代诗人罗隐有“回望千秋岭上云”之名。

38、集贤关

搜寻中华古今名关 - 老兵 - 贤林野鹤

                                        今日集贤关一角(木子蓝摄)

       集贤关:坐落“脊现岭”上。集贤就是由“脊现”二字以讹传讹的谐音而得名,并非“集贤”之意。系安庆之天然屏障,距安庆十公里。 集贤关,气势磅礴,大有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是兵家必争之地。关外的赤岗岭和集贤关一线,为太平天国时期,陈玉成率太平军与清军殊死拼搏之战场,也是著名的安庆保卫战主战场之一,这里至今尚存太平军将士与清兵浴血奋战的战壕遗址。

39、万松关——福建

搜寻中华古今名关 - 老兵 - 贤林野鹤

       万松关,坐落在福建省漳州龙海市榜山镇梧浦村后岐山与鹤鸣山之间的万松岭,雄锯于江东桥之西,自六朝以来就是险要关隘,明崇祯二年(1629年)始建石城,遗址尚存。

桂三关:友谊关、平而关、水口关合称桂三关

       友谊关、平而关、水口关合称桂三关。水口关在广西龙州县,邻接越南边境,为南疆边防要塞。平而关在广西凭祥市,为清末后期所设。友谊关亦称大南关或界首关、鸡陵关,在广西凭祥市。明初设镇南关,1953年改称睦南关,1965年改称友谊关。

40、友谊关(镇南关)

搜寻中华古今名关 - 老兵 - 贤林野鹤

寻古赏葩之:搜寻中华雄关隘口 - 老兵 - 贤林野鹤

寻古赏葩之:搜寻中华雄关隘口 - 老兵 - 贤林野鹤

 寻古赏葩之:搜寻中华雄关隘口 - 老兵 - 贤林野鹤

       友谊关(原名睦南关):居桂边三关(平而关、水口关、友谊关)之首。因其建筑雄伟,形势险峻,故又有“天下第二关”之称,也是我国九大名关之一,历代为中国南疆边防要隘、战略要地。位于广西凭详市中越边境上,关楼两边百余丈,如巨蟒分联两山之麓,气势磅礴,是嵌镶在中越边境上的一颗璀灿明珠。友谊关现在的城楼是在原睦南关的基础上改修扩建而成。

41、平而关

寻古赏葩之:搜寻中华雄关隘口 - 老兵 - 贤林野鹤

 

寻古赏葩之:搜寻中华雄关隘口 - 老兵 - 贤林野鹤

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边防提督苏元春在平岗岭建造南北两座炮台,中间有长1km的地下营垒相连,架设的是德国克虏伯大炮,后来,有一门被移到镇宁炮台,现在南宁人民公园内。

寻古赏葩之:搜寻中华雄关隘口 - 老兵 - 贤林野鹤

寻古赏葩之:搜寻中华雄关隘口 - 老兵 - 贤林野鹤

寻古赏葩之:搜寻中华雄关隘口 - 老兵 - 贤林野鹤

 寻古赏葩之:搜寻中华雄关隘口 - 老兵 - 贤林野鹤

      平而关:位于凭祥市西北22公里处,是南疆边防要塞,与友谊关、水口关合称“桂三关”。平而关与越南一河相隔,界河南北走向,自越南流入我国境内,越南那边叫奇穷河,我国这边叫左江,在平而关河段当地人习惯称它为平而河,河水从越南流入中国间有一段由西至北流向的约2公里左右的河段,这一段河流就是中越边界的起始点。据说它是近代历史上,著名民族英雄冯子才在镇南关(友谊关)大败法军后划定边界线时确定的起绐界河。

42、水口关

水口关:位于龙州县城西北34公里处,有崇左至水口公路,出境后与越南公路连接,经越南复和、广渊通向高平,亦可经复和、东溪、七溪、脱浪、同登至谅山。水口关南北两侧石山林立, 山高均在海拔300米以上,巴望河为中越界河,与越南之平江于水口关汇合后为水口河。水口至龙州有长约30公里、宽2—5公里的山川河谷;地势平坦,便于部队机动,该谷地一直延伸至越南的复和,整个地势中方高于越方。

43、虹梯关

搜寻中华古今名关 - 老兵 - 贤林野鹤

        虹梯关位于山西省平顺县虹梯关乡东出河南的晋豫古商道上,“虹梯”二字由古道上的五十四盘立陡的“之”字形人工石梯得名,从山底仰望,山道如虹,故名。虹梯关建于明嘉靖八年,因地势险要,设立伊始至民国二十年时都有驻军把守。

41、武胜关:

搜寻中华古今名关 - 老兵 - 贤林野鹤

       武胜关,中国古代大别山脉桐柏山脉之间重要隘口,中国北方南方的分水岭。中国十大雄关之一,位于今河南省信阳市鸡公山风景区南35公里,河南湖北两省交界处。北屏中原,南锁鄂州,扼控南北交通咽喉。武胜关古称大隧隘道(一说直辕隘道)。南武胜关。南朝齐称武阳关。唐称礼山关,后复称武阳关。清始称武胜关。与东之九里关,西之平靖关,合称义阳(今信阳)三关。

       44、潼关

搜寻中华古今名关 - 老兵 - 贤林野鹤

搜寻中华古今名关 - 老兵 - 贤林野鹤

 (潼关古城南水门原貌/以上两图转自:gxtiinngg的博客 )

搜寻中华古今名关 - 老兵 - 贤林野鹤

搜寻中华古今名关 - 老兵 - 贤林野鹤

       潼关位于现在的渭南潼关县港口镇,地处关中平原东部,雄踞秦、晋、豫三省要冲之地,是我国古代著名关隘之一。潼关的形势非常险要,南有秦岭。东南有禁谷,谷南又有12 连城;北有渭、洛二川会黄河抱关而下,西近华岳。周围山连山,峰连峰,谷深崖绝,山高路狭,中通一条狭窄的羊肠小道,往来仅容一车一马。雄关虎踞,是指潼关故城东门的关楼。踞是蹲或坐的意思。虎踞,是指东门外麒麟山角形似一只猛虎蹲在关口。东门城楼北临黄河,面依麒麟山角,东有远望沟天堑,是从东面进关的唯一大门,峻险异常,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进关时,沿着东门外陡坡道拾给而上,举目仰望关楼和巍峨的麒麟山,恰如一只眈眈雄视的猛虎,守卫着陕西的东大门,它以威严雄险著称。

 

三关:

三国时期的三关:

45、阳平关

搜寻中华古今名关 - 老兵 - 贤林野鹤

       古阳平关,又名白马城、尽口城,始建于西汉,位于今陕西省勉县武侯镇莲水村。北依秦岭,南临汉江和巴山,西隔咸河与走马岭上的张鲁城遥遥相对,雄踞于西通巴蜀的金牛道口和北抵秦陇的陈仓道口。与汉江南北的定军山、天荡山互为犄角之势,是汉中盆地的西门户,同时也是巴蜀通往关中的北端前沿,地理位置十分险要。进利于攻,退可以守。晋人张荟《南汉记》载:“蜀有三关:阳平、江关、白水……”,

 

46、江关

       江关:一说:相传战国时巴楚相争,于今四川省奉节县东长江北岸赤甲山上置关,故名。又名扞关。后移于长江南岸,为瞿塘峡南面屏障,又名瞿塘关。 2.说:湖北省枝城市的荆门与宜昌县的虎牙二山夹江对峙,称江关。

47、白水关

搜寻中华古今名关 - 老兵 - 贤林野鹤

古白水关在今广元市青川县营盘乡五里垭,距垭下古白水县城仅一江之隔。白水关地处古代交通线上,陆路北通秦陇,南接葭萌;水路溯白龙江而上可得到甘南,下可达巴渝,乃至荆湘,是一重要军事关隘。

 

宋三关(“水上长城”附三关)

48、瓦桥关

搜寻中华古今名关 - 老兵 - 贤林野鹤

      瓦桥关 在华北平原中部,因地属古瓦桥,以地为名。约唐末置关以防契丹。其时在这关的东北面又连置益津关和淤口关,合称“三关”。瓦桥关故址位于今河北省雄县城西南,地当冀中大湖白洋淀之北,拒马河之南,据古代九河下游,河湖相连,水路交通便利。由瓦桥关向西,可至河北重镇保定,东可循拒马河下游大清河入海,北连冀北军事重镇幽州,南通冀中诸重镇,地位重要。

49、益津关

搜寻中华古今名关 - 老兵 - 贤林野鹤搜寻中华古今名关 - 老兵 - 贤林野鹤

      益津关,乃唐朝所建。五代晋由子石敬塘于天福元年(公元936年)割十六州赂契丹,故益津关入辽22年。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周世宗收复失地建霸州。宋初,州治移至益津关,州关同治,杨六郎镇守于此。相传“杨延郎建草桥于此,因此得名。”当时,关城皆为土墙,沿城井(护城井)七十有二,值隆冬令甲士汲水浇城凝水,虏疑不敢进。因战略地位重要,益津关成为北方一大重镇。益津关故址在今河北霸州市。现在益津关、界河均已不复存在。

50、淤口关

搜寻中华古今名关 - 老兵 - 贤林野鹤

(这是信安镇的龙泉寺,建于金代。信安就是历史上杨六郎当年镇守的三关之一淤口关,还有益津关(霸州)、瓦桥关(保定雄县)。)

       淤口关,始建于西汉初年,北宋设军,元朝建镇。故址在今河北霸县东信安镇。五代晋初,后晋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与契丹,该地入契丹。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收复其地,设淤口寨,与瓦桥关、益津关合称三关。为北宋边防要地。属军事战略的"锁钥"、"机枢"。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1年)升为破虏军。妇孺皆知的杨六郎杨延昭所防守的三关(益津、瓦桥、淤口关)就指这里。明清两代,当地满汉杂居,商贾如流。民谚说:"金石沟,银胜芳,铁打的左各庄,赶不上信安一后晌。昔日繁华,可见一斑。

51、天雄关

搜寻中华古今名关 - 老兵 - 贤林野鹤

      图/360图片·

 天雄关遗址距昭化古城西7.5公里,关隘牛头山腰。 古称葭萌关,位于四川广元市以南20公里处的元坝区昭化镇,  是传送天子与边关之间信件往来的一个必经路口。它是中国古代成都通往西安的古驿道上一处极为重要的驿站。清道光《昭化县志》引《旧县志》说:“葭萌治地四面环山,三面临水,以天雄关为屏障,则上接朝天声势联络,下接剑阁首尾呼应……关之地势雄险而又扼控蜀道要冲,峰连玉垒,地接锦城,襟剑阁,踞嘉陵,诚天设之雄也。宋、元改修驿道时于牛头山北麓设关,因名天雄关。”元明关隘遗迹及碑碣至今犹存。

       关中四关

       渭河从两座大山的夹角处,猛地一跃,便冲出山的包围,进入大平原。当然这平原是这河流的产物,亿万年来,它裹挟的泥沙在步入黄河之前,在这里囤积而成。所以人们叫冲积平原。长八百里、宽的地方也有三百里。南有秦岭,北是陕北高原,人们以河流命名,叫渭河平原。而在历史上,好事者又叫它关中平原。之所以叫它关中,是因为它的东西南北,有四座雄关围定,而它处在中间。

       52、东面:函谷关

搜寻中华古今名关 - 老兵 - 贤林野鹤

搜寻中华古今名关 - 老兵 - 贤林野鹤

就是传说中老子离开周西出函关,“紫气东来”、老子骑青牛飘然而至,让函谷关总兵关尹子迎进、款待、留下写“道德经”的那个关。始建于周,是我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因关在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 这里曾是战马嘶鸣的古战场,素有 “一夫当关,万夫莫克”之称;这里又是老子著述五千言《道德经》的地方。千百年来,众多海内外道家道教人士都到这里朝圣祭祖。

       53、南边“武关”

搜寻中华古今名关 - 老兵 - 贤林野鹤

搜寻中华古今名关 - 老兵 - 贤林野鹤

       武关:位于陕西东南部、秦岭东段南麓,丹凤县东武关河的北岸。历史悠久,远在春秋时即以建置,名曰“少习关”,战国时改为“武关”。关城建立在峡谷间一座较为平坦的高地上,北依高峻的少习山,南濒险要。关城周长1.5公里,城墙用土筑,略成方形。东西各开一门,以砖石包砌卷洞。西门上有“三秦要塞”四字,东门有“武关”二字,内门额上有“古少习关”四字。关西地势较为平坦,唯出关东行,延山腰盘曲而过,崖高谷深,狭窄难行,因此武关为古代兵家必争之地。

54西边“大散关”

搜寻中华古今名关 - 老兵 - 贤林野鹤

在 陕西省宝鸡市 西南 大散岭 上。当 秦岭 咽喉,扼 川 陕 间交通,为古代兵家必争之地。 三国 魏曹操《秋胡行》之一:“晨上 散关 山,此道当何难!” ;宋陆游《观长安城图》诗:“ 三秦 父老应惆怅,不见王师出 散关 。” 清 吴伟业《圆圆曲》:“ 斜谷 云深起画楼, 散关月落 开粧镜。”

55、北边叫萧关:

搜寻中华古今名关 - 老兵 - 贤林野鹤

搜寻中华古今名关 - 老兵 - 贤林野鹤

 萧关:在甘肃平凉境内。是古代西北边地著名关隘,历史上曾有“东潼关、南武关、西散关、北萧关”之说。萧关古道在历史上对中西文化传播、民族交融、经济发展等都产生过积极的影响和重要的作用。据说,匈奴大单于冒顿至萧关,属下问:“匈奴人的疆界在哪里?”冒顿马鞭一指:“匈奴人的牛羊在哪里吃草,哪里就是匈奴人的疆界!” 如是四座雄关,将这块枣核状的平原围定,将这平原上的一代一代的人物围定,将平原上的那座千古帝王之都围定。

56、平型关:

搜寻中华古今名关 - 老兵 - 贤林野鹤

  平型关是内长城的一个关口,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白崖台乡,在雁门关之东。解放前属繁峙县管辖,解放后划分为灵丘的一部分,成为了灵丘同繁峙的分界线(并把岭北原属繁峙县的东跑池等几个村也划归灵丘县)的平型岭上。明朝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修筑内长城时经过平型岭,并在关岭上修建关楼。平型关城虎踞于平型岭南麓(现在叫繁峙县横涧乡平型关村),呈正方型,周围九百余丈,南北东各置一门,门额镌刻“平型岭”三个大字(门额现收藏在平型关村某村民家中),真谓峻岭雄关。

57、剑门关

寻古赏葩之:搜寻中国的雄关隘口 - 老兵 - 贤林野鹤

寻古赏葩之:搜寻中国的雄关隘口 - 老兵 - 贤林野鹤

       剑门关位于四川盆地北部,剑阁县城南15公里处,大剑山和小剑山之间。剑门关形成于白垩纪,是世界罕见的城墙式砾岩断崖丹霞景观,垂直高度近300米,底部最窄处仅50米的天然隘口,是自然天成的天下第一关隘。根据史料记载,诸葛亮任丞相时,见大小剑山之间有阁道三十里,又见大剑山中断处壁高千刃,天开一线,便在此垒石为关,以为屏障,称剑阁,又称剑阁关。后来诸葛亮五出祁山,姜维十一次北伐中原,都曾经过此地。然而这里毕竟是入蜀咽喉、军事重镇,历史上烽火狼烟、江山易主的事情经常在这里发生。1700多年以来剑门关楼屡建屡败,又屡毁屡建,现在的关楼建成于2010年。

 

58、浒墅关

寻古赏葩之:搜寻中华雄关隘口 - 老兵 - 贤林野鹤

寻古赏葩之:搜寻中华雄关隘口 - 老兵 - 贤林野鹤

  寻古赏葩之:搜寻中华雄关隘口 - 老兵 - 贤林野鹤

       浒墅关:位于苏州城西北、南阳山东北麓,东南距苏州古城中心12公里,浒墅关镇始建于秦朝,至今已有二千多年历史,有“先有浒墅关、后有苏州城”之说。相传秦始皇南巡“求吴王剑,发阖闾墓”,见白虎蹲丘(今苏州虎丘)上,率部追赶20余里,虎不见处,即名为“虎”地,几经易名,唐代讳虎,改为“浒“。五代吴越王钱改名“浒墅”;明宣德四年(即1429年),户部设钞关于此,成为全国七大钞关之一,遂名浒墅关。时已是“吴中第一大镇”。崇祯间收藏家袁枢以户部朗中钞关此地,“榷政告竣,颂声塞途。”《牧斋全集·南征吟小引》),《潇湘图》、《层岩丛树图 》等数幅名画也在此随身珍藏免遭兵火之灾。相传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时,误将“浒(H?)”字念成“许(X?)”,故至今一直称“浒(X?)墅关”。

59、南津关

寻古赏葩之:搜寻中华雄关隘口 - 老兵 - 贤林野鹤

寻古赏葩之:搜寻中华雄关隘口 - 老兵 - 贤林野鹤

南津关:位于西陵峡东口,“三峡至此穷”,和瞿塘峡的入口夔门一样,是三峡尾端的天然门户。两岸地势险要,陡壁直立,江面狭窄,犹如细颈瓶口,锁住滔滔大江,素有“雄关蜀道,巍巍荆门”之说。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在南津关下游三公里处,江面由300米左右展宽到2000多米,南津关以下的长江,虽比三峡远为宽阔,但两岸山势未尽,故人们常把荆门山视为三峡的东口,川鄂两省的咽喉,史称“上收蜀道三千之雄,下锁荆襄一方之局”。

60、阆中南津关

寻古赏葩之:搜寻中华雄关隘口 - 老兵 - 贤林野鹤
寻古赏葩之:搜寻中华雄关隘口 - 老兵 - 贤林野鹤
 
 寻古赏葩之:搜寻中华雄关隘口 - 老兵 - 贤林野鹤

       阆中南津关:位于四川南充阆中市嘉陵江南岸。是古城的重要渡口。南津关自古就是商贾云集、物贸繁盛的水陆要塞,坐落于阆中古城南边,背倚风景秀丽的锦屏山山麓,枕山面江,狭长的古街,古风古貌,古韵悠远,与阆中古城隔江相望,古色古香,充满诗情画意。水路横贯南北、上通广元、南下重庆,可通上海,是连接古城和江南的一条必经之道。南津关古镇还与著名的华光楼隔江而望。风光优美。南津关历史悠久,明成化年间,曾设浮桥通嘉陵江两岸,与古城连为一体。红军时期,红四方面军九军通过这座浮桥,开始了长征。这种浮桥一直延用到解放初期。南津关的商铺虽然南津关的商铺遗韵犹在,但这些房屋布局杂乱矮小,为使古老的南津关重新焕发昔日的活力,让南津关重现千年繁荣,南津关古镇于2010年整体拆除,改造,2012年竣。南津关古街依山而建,街道以石阶层层而上,两旁建筑多系明清风格川北民居,古、雅、幽、深,形成与古城交相辉映的靓丽景观。

 

61、鬼门关

寻古赏葩之:搜寻中华雄关隘口 - 老兵 - 贤林野鹤

寻古赏葩之:搜寻中华雄关隘口 - 老兵 - 贤林野鹤

 寻古赏葩之:搜寻中华雄关隘口 - 老兵 - 贤林野鹤

       鬼门关是中国神话传说中阴曹地府的一个关隘,广为传说,而现实中也存在鬼门关(又称天门关)位于广西自治区北流市城西,介于北流、玉林两市间交界处的天门山上。石壁上有“天门关”三个大字,天门山与龙狗岭两座山脉相对而立,山峰高耸,两峰对峙,至天门关处紧收狭小,其间阔30步,成一要隘,是沟通梧州、广州、香港、深圳、北海、合浦的重要峡口,古今交通要道。 俗号鬼门关。汉伏波将军马援征交趾,经此勒石,残碑尚存。因其瘴疠尤多,去者罕有生还。谚云:“鬼门关,十人去,九不还。”唐宋诗人迁谪蛮荒,经此而死者迭相踵接。因为此处过多瘴疫,去得者难得生还,故此称为“鬼门关”。唐朝宰相李德裕被贬为崖州司马时,过天门关写诗曰:“一去一万里,崖州在何处?生度鬼门关“;唐沈铨过此写《入鬼门关》一诗:“昔传章江路,今到鬼门关。土地无人老,流移几客还。自从别京路,颓鬓与衰颜。夕宿含沙里,晨行同路间,马危千仞谷,舟行万重湾。问我投何地,西南尽百蛮。”徐霞客道:“北流县西十里为鬼门关,东十里为勾漏山,二石山分支耸秀,东西对列,而鬼门颠崖遂谷,双峰夹立,路过其中,胜与勾漏实相伯仲。予自横林北望即奇之,不知为鬼门也,至县始悟已从东南越入之过,以不及经其下为恨。”如今瘴疫早已绝迹,山清水秀,已成为人们向往的旅游胜地!

62、娄关山

寻古赏葩之:搜寻中华雄关隘口 - 老兵 - 贤林野鹤
寻古赏葩之:搜寻中华雄关隘口 - 老兵 - 贤林野鹤
                                                             北第一关

 寻古赏葩之:搜寻中华雄关隘口 - 老兵 - 贤林野鹤

 寻古赏葩之:搜寻中华雄关隘口 - 老兵 - 贤林野鹤

    娄山关,原名娄关,后称太平关。关名的来历,源于古代对娄山山脉的称谓。它是大娄山脉的主峰,海拨1576米,南距遵义市50公里,在遵义、桐梓两县的交界处,北距巴蜀,南扼黔桂,为黔北咽喉,古称天险。是川黔交通要道上的重要关口,兵家必争之地。关上千峰万仞,重崖叠峰,峭壁绝立,若斧似戟,直刺苍穹,川黔公路盘旋而过。据《明史纪事本末》载,万历年间,总兵刘与播州土司杨朝栋曾激战于此。人称黔北第一险要,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

63、云梯关——江淮平原第一关

古赏葩之:搜寻中华雄关隘口 - 老兵 - 贤林野鹤
 
古赏葩之:搜寻中华雄关隘口 - 老兵 - 贤林野鹤

 云梯关: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海关,位于响水县黄圩镇云梯村境内史料介绍,历史上的云梯关背靠黄河,雄视着浩瀚无边的黄海,在这里建立关卡,征收关税,巩固国防以通商航运,云梯关是历代海防关卡国门之一,史家称之为“江淮平原第一关”。民间流传,当年唐朝开国名将薛仁贵东征归来,程咬金曾在这里为他接风洗尘;明清两代,朝廷在此重兵驻防抵御外寇有史可考。 然而,几百年的淤沙填积,海岸线逐渐向东延伸,至清代康熙年间,海口已由云梯关下移五十余里,到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黄河北归由山东入海,云梯关距海口已达一百三十多里,云梯关彻底失去了关防功能,就在这一年,清政府正式撤消了云梯关,云梯关退出了历史的中心舞台。昔日云梯依旧在,只是雄关已无存!”       

 

 

 
 

所有跟帖: 

【为人民服务】 -弓尒- 给 弓尒 发送悄悄话 弓尒 的博客首页 (2905 bytes) () 12/23/2015 postreply 01:39:06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