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艺术的浮躁在中国和国外都是一样的,而且极度的精美一去不复返

来源: 2012-09-30 22:47:29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因为人类生活的重点已经转移到高科技的发展,对美食艺术服饰建筑这些工艺性制造型的技术,只能以多快好省,机械替代手工和偷工减料的方式存在,即使是现在的名牌,跟博物馆里面陈设的展品精美度也是无法比拟的.艺术的升华需要时代的氛围,需要技术的传承,很多就是师傅亲自的传承,离开那个时代,精髓就一去不复返.我在国内的时候收集一点近代绣片和织物,就是拿出来看看欣赏精湛的工艺,然后联想一下那个时代的人的生活,是谁做了这样的作品.我知道这些东西已经很难运用到设计当中,时间成本太高,而且拥有高超制作工艺的人,很快就会绝种了,培养起来可能要半辈子时间,而且无处学习,哪里有年轻人投入这样的事业呢?可以预见的是,在艺术品行业,未来的产品制作时间和培养熟练工人时间都必须大大缩短才能具有竞争力.

在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上,国内做的比国外差,因为中国是帝制国家,每一个新的皇帝上台都要摧毁旧的藏书,导致了很多技术没有文字记载,中国人本身对于制做,随性的东西多,严格规范的少.近代更因为战乱和物质贫乏,无法维系,留样归国的学者,带回去的是一些,舶来的四不像,反而失去了传统的精髓和细致,变得无特色.更不说现在,那些传统建筑和服饰所费的劳力,现代人是很难负担的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