蹴鞠是怎么消亡的?

来源: 都是国货 2019-11-23 01:56:40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4006 bytes)
zz
【蹴鞠是怎么消亡的?】

在足球运动的最早诞生地中国,蹴鞠很早就被规则所驯化。早在汉代,中国的蹴鞠就不可以用手了。无论是作为身体对抗性和训练目的较强的军事体育项目,还是花样繁多的休闲游戏,均规则明确,场地有限,人数固定。

中国军队的蹴鞠比赛曾高度发达。汉代军队的校阅场,修建过四面有墙的「鞠城」,墙上一排六个半月形的「鞠室」,每个鞠室前有一个守门员,以射中鞠室次数多者为取胜一方。虽然规则的细节不可考,但从东汉铭文《鞠城铭》中「建长立平,其例有常。不以亲疏,不有阿私」的说法看来,当时的比赛既有队长,也有裁判。

唐朝,军队蹴鞠的形制已接近现代足球:一方六个鞠室改为一方一个球门,即在两根很高的竹竿中间拉一张网;鞠球也从填充动物毛发的皮革实心球,变成了灌气的空心动物膀胱。

但军队蹴鞠是否可以发展,要看它对提升部队作战能力是否重要。随着中国军队越来越强调骑兵的作用,蹴鞠作为军事体育项目的地位逐渐为马球取代,举行蹴鞠比赛的「鞠城」也让给了马球。这一趋势行至宋朝,蹴鞠在军队里已不再开展。

当然作为军事训练,中国蹴鞠的命运与欧洲足球并没有什么不同。同一时期,欧洲的武士阶层也并不再拿足球训练作战能力。让蹴鞠走向消亡的,是它在民间的发展形态。

中国民间的蹴鞠叫做「场户」,常与「六博」、「斗鸡」联系在一起。其核心玩法是几个人在平地上传球,始终将球颠起,不叫它落地。从公元 130 年左右有记载开始,场户蹴鞠逐渐发展出了一人至十人参与、花样繁多的玩法,但“球不落地”这个内核从来没有变过。
唐宋两朝,场户一度发展出了比赛。唐代除了纯粹以花球动作表演的「一般场户」,还出现了「白打场户」,场地以「丝围子」隔开,玩法颇类似于今天东南亚的藤球。

宋代更有一种球门立在场中央的「筑球」:场中央摆一个高高的球门,两队称「左军」、「右军」,分站在球门两侧,队内有分工,左军踢过球门的球,右军接到后若不能踢过球门,则左军得分。

单看规则也不难想象,无论「一般场户」、「白打场户」还是「筑球」,想参与其中,非经过长时间练习,至少做到熟练颠球才有可能。可以投入蹴鞠的玩家,要么是职业表演者,要么是有钱有闲的上流阶层,要么是游手好闲的城市流氓。像欧洲那种万众参与的狂野中世纪足球,在中国完全不会发生。

因为缺乏群众基础,当官方要禁止蹴鞠时,操作难度比较小。出身底层贫民的明太祖朱元璋,把蹴鞠和唱曲、下棋、赌博一起视为典型的不务正业,用残酷的刑罚禁止军人参与其中,据说还在南京建了一座「逍遥牢」,专门关押从事这些的「游于博塞之民」。

被他禁止的诸多爱好,明朝中后期大都复苏了,唯独参与门槛过高的蹴鞠,从此就不成气候,最终走向消亡。

原作者:智煜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