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排胜利离不开女排精神更离不开郎平

来源: qiubit 2016-08-22 01:55:06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8984 bytes)

里约奥运会结束了,毫无疑问其中最让中国人兴奋的,莫过于女排的胜利。三次大战奋力拼搏,中国女排终于再次站在奥运之巅。暗淡多年的女排精神再次被大家传颂,主教练郎平的价值也再次得到彰显。

郎平带领中国女排找回了女排精神

张天蔚在北京青年报撰文认为,中国女排以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决绝,以三场生死一线又荡气回肠的胜利,表现出这支队伍具备的扎实的技术功底、团结无间的团队意志、奋力拼搏永不言败的体育精神,和扎扎实实打好每一个球的敬业精神。今天人们感慨的“女排精神”,正是这一切的集成和组合。

经过三场惊心动魄的生死之战之后,中国女排终于再次站上奥运冠军的领奖台。有统计称,昨天上午女排决赛时段,几乎一半以上的电视机都锁定在直播频道,创造了电视转播的收视奇迹。一度淡出观众关注焦点的中国女排,以一种旋风式的姿态,重新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

在奥运会诸多项目中,女排在技术性、观赏性、竞争性、戏剧性等诸多方面,都不是最顶尖的项目。对中国代表团而言,26块金牌虽然为最近几届最低,但似乎也不独缺女排这一块。

那么,与“老女排”的辉煌时隔30多年之后,中国女排重新得到万众瞩目,究竟凭的是什么?举国上下争说女排,又究竟在感慨什么?

答案似乎只有一个,就是“女排精神”。

几乎伴随着中国女排在里约奥运会女排四分之一决赛战胜巴西的同时,报纸、电视、微信朋友圈及各路自媒体上,一个久违了的词汇重新刷屏。“女排精神”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成为舆论场上出现频次最高的热词。而当人们惊喜地再次感受到“女排精神”带来的蓬勃气势和自信时,最终的金牌似乎早已被中国观众早早地计算进中国的金牌账簿之中。随后与荷兰、塞尔维亚的两场生死之战,似乎只是有惊无险的艰难过程而已。

观念多元时代,对于“女排精神”自然也有不同的看法和认知。譬如有人在感慨“女排精神”的同时,亦在小心地回避其曾经的政治含义。另一些人则试图说明,帮助中国女排获胜的不是抽象的“精神”,而是科学的训练、国际化的视野、专业化的团队,乃至郎平的独特威望带来的制度变通等等。

一切都对。郎平自己也曾说过:单靠精神赢不了球,还必须技术过硬。但是,其实没有谁在感慨或敬佩“女排精神”时,是将其视为没有实力依托的空洞说教或心灵鸡汤。赢球必须依靠实力,但有团结一心、永不言败的精神在,就可能把现有的实力调整、发挥到极致,以发挥最大的效用、取得最大的收获。而这次我们所看到的,恰恰是一支实力并不被人看好的中国女排,却在郎平教练的指导和激发之下,拼出了最好的状态,直至登上最高领奖台。人们不盲,人们感受得到精神力量对女排姑娘们的激励和支撑。

在人们都在谈论女排精神的时候,我们或许更应该关注郎平自己所走的道路,因为郎平的人生选择更能给中国体育以启示。张丰在新京报撰文认为, 8月21日的里约,当中国女排的队员在场下抱住郎平时,她们就像抱住了自己的妈妈。这支女排身上,打上了深深的郎平烙印。2014年的时候,郎平大胆革新,提拔了几名年轻队员,而在对阵巴西的生死战中,为了加强进攻,她曾一度派上三名主攻上场,这都是典型的郎氏风格。

这也让人想起1985年她从女排退役的那段时光。很多队友都选择了去体委做官,郎平也可以到北京体委去做副主任,对一个退役运动员来说,这是相当诱人的职位。在上世纪80年代,人们可选择的生活方式不多,但是郎平却选择到北师大读英语,接着马上出国,到美国去攻读体育管理的硕士。这种选择,需要眼光,更需要决断力。30年前,郎平身上就不缺少这种决断的能力了。

在中国体育界,郎平是一个真正的特例。她在美国生活艰难,不得不到意大利去打职业联赛。80年代末,中国人还不知道职业联赛是怎么一回事,郎平被讥讽“为了钱打球”。郎平在摩迪纳俱乐部打球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却为以后到这里执教埋下了伏笔,那是世界上最好的排球联赛,是最好的教练应该在的地方。郎平的“职业性”,让她一直与排球生活在一起,对排球的热爱,支撑她走过最困难的岁月。这本身就是体育的魅力,在她身上,你很难看到中国教练那种为了成绩瞻前顾后的鼓励。

这种选择很郎平,但是很不“中国”。后来,她成为美国队主教练,并率队拿到北京奥运会的银牌。中国的教练里面,除了乒乓球和跳水这种绝对统治性的项目,很难向外国输送教练,尤其是担任美国女排主教练,需要非常高的英语水平和思考力。有媒体问她两场生死战之后都动情落泪的事,翻译把郎平的落泪翻译成为“cry”时,她主动更正说:“应该是emotional(容易激动的)。”几十年来,中国运动员只有郎平和姚明能够完全融入美国主流社会。

人们都在谈论女排精神,但是也许郎平自己所走的道路,更能给中国体育以启示。中国代表团中,勇于拼搏、为每一分都战斗到底,是每一支球队的追求,但似乎只有女排获得了成功。相比之下,女篮在2015年的时候,还没有完成新老队伍交替,男篮则还在为周琦到底该不该去NBA打球争执不下。在格局上,这都不是世界强队应该有的风范。

郎平的道路,说到底是一种开放精神。在一个56岁的中国体育人身上,开放精神是弥足珍贵的品质。所谓开放精神,并不是仅指有海外发展的经历,它还要求勇敢地对自己提出质疑,敢于变化,敢于承担责任。以郎平的履历,她早就可以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了,但是她还和队员一起在健身房训练。她对世界排坛的格局和新趋势了然于胸,对中国队的弱点也一清二楚,这才是中国女排书写奇迹的关键。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