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人知的传统点心——缸炉

来源: mobbn 2016-07-16 20:40:57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4660 bytes)

 

图片中这种老北京糕点(旗人称为“饽饽”)的名字叫“缸炉”。听老北京人叫白了好像是“缸喽”两字。如今,在一些知名的糕点铺或超市里,很少能见到缸炉,但是偶尔在一些不起眼的小糕点铺,却能看见卖这种糕点。要是说起眼下人们对缸炉的认识程度,那就太令人遗憾了。一次我到北京南城办事儿,看见一家糕点铺卖缸炉,于是就卖了几斤。回到单位,不少同事问我买什么好吃的了,于是我打开一包缸炉让大家吃。不少同事边吃边问“这是什么点心呀,真好吃”。我问谁知道名称时,在座的青年人居然没有一个能说出“缸炉”这两个字来;几位中年同事也说不知道这是什么点心。是呀,现在的年轻人恐怕没有不知道“麦当劳”、“肯德鸡”的外国字号;没有不知道汉堡包、热狗等外国食品。唯独对中国,特别是老北京食品的名称和概况,却知之甚少啦。再想想同事和北京城里的人们,还有多少是真正的北京人,尤其是老北京人。占北京市人口大多数的外地人,进京的基本目的就是赚钱,对于北京的文化历史、人情风貌等,又有多少人知道?所以这普通的糕点缸炉,不为大多数人所知、所认,是太正常不过了。如果这样下去,那些所谓“专家”,甚至连饺子有多样儿馅都不知道的“权威专家”们,一方面满口唾沫星子地大唱“弘扬老北京饮食文化”的高调,一方面又任凭那些饮食文化的基础“细胞”、那些传统的老北京食品逐渐自生自灭,这纯粹就是“放空炮”啦!这样看来,虽本人知识有限,但是就“缸炉”来讲,真应该写一写啦!既然咱是旗人,那就按旗人叫法,称糕点铺为“饽饽铺”、称糕点为“饽饽”吧。

 

“缸炉”,是老北京饽饽铺的特产,是一种普通的饽饽。这种甜味饽饽的形状像一个表面隆起的花瓣儿,吃起来酥软、香甜。据说它是用饽饽剩下的渣子与糖等其他原料再烘烤而成。其价钱比一般饽饽更便宜,所以有人称这是北京城里的大众化糕点。

 

以前逢邻居家有生孩子的妇女时,四邻会给送缸炉、鸡蛋、红糖。这是老北京邻里之间一般交情住户之间交往的“礼儿”。因为老北京人讲究“礼儿”,逢邻里之间有婚丧嫁娶的,都要送礼儿或随礼儿,老北京人叫“出份子”。邻里之间的“份子”,一般视关系、交情深浅而不同,但是爱面子的老北京人出手不会丢面子。其中,探望产妇不外乎送鸡蛋、挂面、红糖、小米等吃食,老北京人一般探望产妇必不可少的食品,就是“缸炉”。听说产妇吃了缸炉,身体可以早点儿复原。那时候,如果老北京人的亲戚或交情深的朋友家有产妇,那“份子”破费就非常可观啦。

 

要说老北京的商家经营有人情味儿,那真是名副其实。就拿缸炉这种价格本来就低廉的普通饽饽来讲,饽饽铺恐怕贫寒人家花费太大影响生活,所以所做的缸炉分“毛边”和“不毛边”两种式样。其实这两种式样的缸炉,在火候及味道上据说分毫不差,但价格有所区别,那更低廉的价格则给手头紧的人家一个真正的“优惠”。这样看,过去商家虽然没有天天在嘴边高喊“商业道德”,但是在其行动上却真正体现着商业道德!

 

近些年来,那物美价廉、味道和口感独特的缸炉,渐渐退出人们的视线,卖缸炉的店铺真的不多了。你要想吃缸炉就到处“转”吧,有时转了一天都未必能买到缸炉。一次,遇见一位80多岁,行动已老态龙钟的老字号饽饽铺后人,和他谈起老北京的传统饽饽,谈到缸炉时,老人只是感慨地叹息:“没人认啦、不少都没人认啦!尤其是孩子。”谈着谈着,我们都对那些消失的饽饽惋惜,对而今那些各种各样的、名称离奇的糕点,不敢妄加评论啦!

 

所有跟帖: 

很想嘗嘗 -飯盛男- 给 飯盛男 发送悄悄话 飯盛男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7/18/2016 postreply 07:08:54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