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燕园岁月 (5): 驿动的心

来源: 日晨 2016-12-07 15:47:47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7786 bytes)

这两个星期,因为年底, 工作尤为繁忙,屡屡想完成《我的燕园岁月(5)》,却不能如愿。因为拖了下来,也使我主意变来变去。最后决定什么都可以不写却不能舍掉我们花季里的故事。

燕园美,到处都散发着浪漫的气息,感染着花季里那一颗颗驿动的心, 似乎都不想错过那原本属于这个季节的温柔。北大人谈情说爱,地点时间方式也如北大精神一样,很是讲究自由,大家也就见怪不怪,带着理解和包容。先说地点,北大绝对能算得上最浪漫最有优势的校园。首先校园大,既有热闹又有清静之处,你的约会之处,可以任你根据心情和性情而定。然后,校园处处的美景更是谈情说爱最好的陪衬,不仅有古色古香的园林之美,更有未名湖畔的婀娜多姿。温暖的时节可以在湖光山色中漫步,寒冷的冬季可以一起在湖上滑冰,这难道不是最让人心旷神怡的恋爱之地吗?再说时间,因为骨子里本有的或到了燕园很快“沾染”上的自由散漫,北大人谈恋爱自然不能被时间约束。勤奋的会把学习, 生活和恋爱统一在一起,他们共度的时光便是日常生活的分分秒秒,食堂和各个教学楼也就自然而然成了他们的主要恋爱场所。还有一些宅女宅男型的,喜欢在宿舍里呆着。因为男生宿舍的各种”问题”,这些人更喜欢女生宿舍。时间上,除了午睡期间和晚上熄灯后,你差不多可以在任何时间在女生宿舍楼里碰上恋爱中的宅女宅男们。如果赶上某对宅女宅男是你宿舍里的,对不起,你就多多出去学习或闲逛,尽量给人家腾地儿吧!记得有一次,有那么一对可能正赶上出了小矛盾,大晚上的(赶在熄灯前不久)必须要深谈。我们宿舍正好是个角落,清静,两人为方便同一宿舍的睡前洗漱,决定在我们门口不远的楼窗下谈。这可苦了我们四个人,出出入入,不仅要注意睡前装束,更要注意行为举止,而且眼光要主动避开人家,不能有偷听偷看之闲。不过我们倒真的没有介意,很有理解之心。现在想起当时的情景觉得甚是有趣。当然这并不代表所有的人都包容,也不乏因为相互干扰而产生矛盾的。大部分矛盾都是暂时的而已。至于恋爱方式,上面涉及到了几种,但我还想提一下看电影。因为北大的大讲堂是我和我男朋友(现在的先生)恋爱时最常出没之地。我男朋友长我几级,我大学时他已在读研,我们俩个自然“学不到一块儿去”。我喜欢散步,我们常去未名湖。他是电影迷,所以我们也经常一起看电影。有一年,我们俩个差不多一个电影都没有落下。这个习惯到了美国后还保持了很久,直到有了第一个孩子。北大电影很丰富,我觉得比其他北京的大学更多,所以常常有邻居清华的,人大的,和别的学校的到北大来看电影。除了大讲堂放电影,电教楼也常放英文电影。我男朋友那时还没有想出国,对英文电影不太感兴趣,我是和室友S常去电教楼看那些电影。说来说去,燕园确实给那时恋爱的少男少女们提供了很多“地利人和”的优势,我们又怎可负了那美时美景!

说到燕园里的恋爱, 就不能不提到周末的舞会。其实,周末舞会并不是恋爱中的同学们常去之地, 里面大部分都是想借跳舞结识朋友的, 当然也有纯粹喜欢跳舞的。一到周五和周六晚上,几个食堂就会被稍微点缀一下变为舞厅,煞是热闹!记得大一时,大部分同学还很放不开,不太会参加这些舞会。不过耳濡目染,兴趣慢慢有了,加上长我们四年的年级主任们的“撺掇”,很多人开始学。到了大二去舞会就普遍了很多。我因为不大会跳,身体有点“僵硬”,只在单身期间和室友Y去过几次,也算是对舞场里的一些“场面”有些许了解。舞会上开始的姻缘有,但在我周围并不多见。觉得北大人总有股子“傲劲”,大家好像不是很看好以这种方式找到自己的另一半, 更多的是把它当作周末娱乐和社交而已。自己碰上过但更多的是听同学说的,在那里碰上的想跟你要宿舍号的很多人总是让人感觉不太舒服。我想这些人也大多是北大学生夹杂着外校的学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让人不舒服。所以说到底,问题还是在心里。大概很多人是向往通过某种更自然更纯粹的方式开始一段美好的感情,跳舞有点脱不了有意而为之的嫌疑。这不过是我的个人之见罢了。不管怎么说,那时的周末舞会还是给很多“骚动”的我们增添了生活上的一抹色彩; 为此而化妆打扮也曾给了我们很多的乐趣。

燕园里的水土和气息也孕育了很多北大诗人和爱诗的北大人。不过我最多算后者,或肤浅的后者。记得自己曾经很喜欢读现代而又浪漫的诗, 还收集了一些诗集。读得最多的印象最深刻的是席慕蓉的诗,那时能背下来一点现在都已忘了。北大出过一些很出名的诗人,印象最深刻的是“海子”。但我好像并不喜欢他们,总是觉得他们有种“疯”劲,尤其是海子的死发生在我们大学期间,使我愈发不适应他们很多诗人的风格和感受的境界。最近一位老友也是很特殊的朋友和我提起他特别喜欢海子的诗,而且觉得海子以后中国就没有现代诗了。我对诗不了解所以不能对他的话妄自判断。不过在他的感染下我读了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觉得写得确实好,很赞叹这位北大诗人的才华。也许这些诗人骨子也有一种北大人特有的内心“骚动, 使他们出众,独具一格而又有些常人所谓的“疯狂”。

海子的死后不久就是六四。北大是六四的主要参与者,自然当时的每个在校生或多或少都被卷入当中。我从小就对政治有关的事情不感兴趣,并没有直接参与到其中,比如游行或绝食。不过当时很多旁观的情景还是印象深刻的。那时的北大三角地颇有春秋战国时期哲学文化百花齐放的味道,成为很多校内校外人士每天必到之处。之所以提到看似与本文题目不大相关的六四,是因为觉得六四的发生也或多或少体现了那个年龄的学生心中对很多事情所感到的不安和骚动, 算是来自年轻时那颗“驿动” 而又火热的心吧。

数不清的记忆点滴总会在不知不觉的时候突然回到眼前耳边,有风雨有平淡,有笑声有眼泪,每到这个时候,自己就觉得又是那个还没有长大的大孩子,又重新回到了魂牵梦绕的燕园。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