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有虚名林徽因

来源: 2009-02-10 14:06:44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写这个题目是有风险的,冒天下之大不韪斗胆异议一代名媛、教授、才女、奇女子,写个作古的名人,不厚道,她的后人若是无意中看了,当然毫不以为杵,因为被一不值一提的网民诬蔑,计较都有失身份,倒是花花偶自己觉得有玷污之嫌,只是偶素来不慕偶像,尤其是你们认为的偶像或明星,又尤其林徽因这种时势造就的所谓才女。如偶冒犯了您的偶像,您别生气,不屑于跟偶一介无聊之人费口舌;如果您也跟偶一般涵养,非得要骂偶不知耻嫉妒浅薄或更不动听的,偶不搭腔就是了,算你赢了。

其实这个题目太大,要写得是一宏篇大论,只可惜,偶说了,偶不拜偶像,偶甚至都不太明白她是个什么人,偶只是出于嫉妒之心说她没什么了不起,真的,当然是放在一定的背景下。

林徽因之所以留下芳名盛传不衰,是时代造就的,那个女孩子读书都不易,更别说留洋读书的时代。她一定是有才的,至于有没有才高八斗,或才高到名副其实(不都设计国徽了,总该是了吧)不重要,重要的是她谈了一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旷世多角才子恋,更可贵的是她一人成就了数个名垂青史的人物。如果没有她火眼金睛处世老道的爹断了她嫁给诗人的念想,如果她当年真就嫁给了那诗人,现如今,你有没有这个偶像就难说了(诗人有没有粉丝也怀疑了);如果没有嫁给梁才子,梁才子也许成就更裴然也未可知,但肯定没有今天这样尽人皆知;同理,金才子也一样。

无论放在她那个时代,还是放在今天,林徽因没什么,所不同的是她具备了几个别的更才女的人物所没有的条件,1,家世正统,有个小有名气的教授爹;2,生长在传媒云集的京城天子脚下;3,留洋喝的是正宗洋墨水(这在崇洋媚外的国人眼里是了不得的光环);4,一个好交际,爱炫耀,善演讲加之有个宽容厚道老公的女教授;5,学的是建筑,却小有点文学细胞,后者比前者容易成名多多了,因为说自己不爱好建筑的人多,说自己不喜欢文学的人少,所以跟诗人有风月,自己也能小小风月一下的人像林徽因,就有了成名所应有的各种条件。

说林徽因没什么,是因为她只是个在自己的本行里是个专家+当时不为社会见容的轰动恋情(一个有妇之夫)+一定的气质和美貌+一点被母爱或情爱激发的诗情,如果不是那恋情作为点缀,别的都太平常,就比如一个女精算师直做到国家出台任何的经济政策都要她亲自过目首肯,而她也偶尔诗文,或能弹得一手精妙绝伦的钢琴(没留CD/DVD),她也不失美貌,只是她是个安分守己的精算师+妻子母亲而已,没有可炒作的花边。又比如一个医术高明的女医生,她是国家医学界泰斗级著书立说的专家,文学造诣了得,可她除了写医书没时间风花雪月,只有日记没有传世情书情诗等等,更没有轰动一时的感天地泣鬼神的爱恋经历(有也不是诗人,没人向外发布),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她们注定了都只是些业内精英,为国为民声名显赫却默默无闻。

说了太多,小人(+女人)之见,辞不达意,不过偶也没有要写下去的激情了,打注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