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万岁

来源: 2009-02-09 11:30:18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这几天,我和几位夫人们茶叙。大家都感到北美的经济危机给家庭带来的不仅是经济压力,更多的是精神压力。

 

             这些夫人们的老公们都是顶牛的“精英们”。他们从小在国内都是学习尖子,一直被老师和家长们宠爱。而国内的半边瘫教育自然把他们培养成了人格发展中的畸形儿自己的英雄或是自我想象的人类“精英”。到了北美他们大多数也是学业优秀,起码有一个硕士学位;博士博士后也一点不稀罕。前几年,美国的工作市场好,他们大都能毕业后找到一份白领的工作,而80%奋斗在高科技领域里。被别人一问及自己的职业时,都是自豪满满地回答。而别人听完答案后,往往有一句赞美的话飘出:“精英,美国的高科技产业的精英,也就是全世界高科技的精英。”他们往往在抱以微笑之后,很谦虚地回答:“哪里,哪里,干什么不都是为了混一口饭吃。”而此时,他们的心里其实对“高科技精英”的头衔受用极了。在外面都精英了,回到家在孩子,老婆面前也得精英了。“我代表的是先进,我的想法势必是合理的。”于是,在家里也必须要有权威的生活。平常孩子们和夫人们也必须把他抬起来,不然精英凸现不了其特殊的价值。尤其是对那些为了自己传宗接代,生产和抚育儿女,而又因为没有经济能力再请保姆而不得不在家照顾小孩的专职主妇们,精英们就更有权威性了:“我养着你和这个家。”“你端着我的碗。”“看看你出国以来干了什么?”。精英们在无情的蹂躏着原来在国内曾是机关干部,大学老师,研究人员的妻子们只因为他们的精英的收入还只是一个白领工人阶级的中等薪水,他还没有能力请全职的保姆和为其夫人们贡献学费以让她们有再受教育的机会竟管她们有许多人完全可以跨进精英们的北美母校和同级的其它大学。另一方面,精英们对事物和对人的评判是以成功的结果来论证价值的。“再好的假设和前提没有准确的答案都是毫无价值的。”这种严谨的科学态度被带回家,在经济危机当前更具有学术价值了:“再能干聪明的和贤惠的的老婆,无论你把家照顾得多好把孩子的家庭教育搞得多好,你没有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你在家就不是精英,没有发言权了。”这是来自精英们的夫人们的共同抱怨。

        

            现在好了,北美的经济危机席卷全球,精英们无论多么的优秀,只要公司改变经营企划,大批的精英也得走人。而一旦回家,如何保护精英们在自己家里的权威就面临着一大挑战。所以,有很多精英们即使还没有面临回家的命运之前先玩起了中国功夫,要么是成天唠叨自己的辛苦,要么是对儿女和夫人批评不断,要么是 成天抱怨身体不恙,结果到医院又找不到毛病,把精英们的非精英的毛病一一暴露无遗。于是,家被他搞得鸡犬不宁。一起茶叙的夫人们问我,你好像对家庭关系有所研究,给拿点儿主意嘛。我的回答是夫人们既然选择了“精英的丈夫”,当然要用“精彩的办法”来帮他们。

第一,坚持温柔,少责备。让他们体会在家的快乐。搞一些家庭游戏,让家庭的欢笑声去感染他们。鼓励精英的爸爸们和孩子一起打球,跑步,骑车。分散他的失落感。

第二,可以劝精英们去看心理医生。做一些资料调查,告诉他们,每一个人在遇到重大压力和环境改变时都会有心理的不适应,专业的心理医生一定会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在北美看心里医生就如同看病理医生一样,没有任何负面形象。告诉他们朱海洋的故事和加洲的全家的同归于尽都是精英们在极端压力下的精神扭曲的结果。

第三,帮助他们找到宣泄的对象。如买一个充气娃娃或者拳击的掉包放在地下室,当孩子们不在时鼓励他去拳击怒吼和乱骂。日本的研究很早就证明这一招对压力大的爸爸们的解缓作用。

第四,借一只温柔而又有支撑力的肩膀给他,鼓励他哭泣。告诉他男儿有泪不轻弹是极其错误的。

第五,为了你及家人的安全,不停地告诉他你们全家爱的是他本人,并不是他的精英知识和钱。你们也可以和他一起接受非精英水平的普通生活,共度难关。

第六,鼓励他们尝试用宗教的信仰来改变自己傲气的半边瘫性格。让他们明白做平常人,有平常心的快乐。

 

最后,无论你是精英族还是精英族的夫人们,读完此文,希望你们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宽容的爱。面临我们无能为力的经济危机,退后一步自然宽地去对待困难。说不一定,精英们经过这一场风暴和劫难,对人生意义悟出了更真实的,更全面的道理,那对他们的家庭成员就是因祸得福了,犹如意外地受到福气彩包了。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小沈阳越来越火红了
  • 难忘的握手 (小小说)
  • 理解万岁
  • 难忘的握手 (小小说)
  • 挺胸追梦不复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