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要休息就得挨批!---一个上海知青的故事!

来源: 1+1+1=8 2009-01-20 06:20:50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865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1+1+1=8 ] 在 2010-09-28 08:04:20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这是我早年在云南瑞丽听一个管理市场的干部讲的故事,据说是个真实的故事,但它的真假已无从查考。瑞丽是中缅边界上的一个小城,与缅甸只有一江之隔。长久以来两国的边民们就有跨江作些小生意的习惯。那还是在文革的时候,瑞丽来了一帮上海知青,头两年这帮插队知青倒也规矩,往后他们可就是偷鸡摸狗无恶不作了。其中一个特别聪明能干,很多倒灶的事儿都跟他有关系。那会儿的人穷,穷的兜里的钱是以分来计算的,但是穷难不到聪明的人,他们总是能想出办法改善他们的困境。这位聪明的老兄就把他的主意打倒了套套的身上,据说那时的套套不叫安全套,因为解放后政府大力打击黄赌毒,性病也随之被消灭了,套套的主要功能是避孕,因此他叫避孕套。文革中的事儿,什么都可能发生,那时的套套是装在纸袋里的,上面没有润滑剂,但是有滑石粉作为保护(这东西抹上滑石粉好使么?)。也许是生产厂家为了突出政治和节约闹革命,他们在纸袋的正面印上了毛主席的最高指示—“要斗私批修!” 后面则印有使用完洗净擦干,抹上滑石粉置于阴凉干燥处以备下次使用的说明。文革中的医院,诊所,药房都免费发放这种套 套(真没想到,共产主义按需分配的原则文革中就试行过!)。估计这东西作为古董现在也值点银子了!正所谓穷则变,变则通,这个上海知青借了个上海牌的旅行包,跑到昆明市穿大街,走小巷,见到医院 ,诊所,药房他就进,工夫不负有心人,最后也让他搞了满满的一旅行袋套套。回到瑞丽他马不停蹄地渡江到了缅甸,那时人民币在两岸都流通,他以一毛一个的价钱给了缅甸人民,据说缅甸的百姓非常欢迎这种耐用的套套,不象他们自己生产的那种跟自行车内带似的玩意儿。当然缅甸的边民大部分看不懂中文,看懂的也不理解那是什么意思,自然而然会问他纸袋子上印的是什么,于是他给出了这样一个答案,要是需要,斗是连接的意思,私就是指你那个地方,批是批判,修是休息,全句就是要把那话儿连在一起,谁要休息就得挨批!我的天啊,他太有才了!据说缅甸人好久才真正搞清楚领袖的教导,但不管怎么说,他的生意是好得不得了。说实话,以这位老兄的聪明才智,他现在要不是上海滩上富甲一方的某大亨,那可真白费了我这一番打字的工夫了。不过起码我们说他是改革开放的始祖,国际贸易的能手,无本生意的典范应该是不为过吧!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