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到底是什么(10)----朱教授和他太太

来源: 2009-01-19 09:59:42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在一个朋友家的聚会上,我认识了朱教授夫妇。
在认识朱教授前,我先认识了他太太玉芳,从玉芳和她朋友那里,知道了朱教授,一个曾在C大教量子电子学的物理教授。
朱教授一九三八年出生在上海的一个富有的资本家家庭,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对生活疾苦没有一点概念,他是他父母的第一个孩子,是奶奶的宝贝心肝疙瘩。父母一年到头全国走动着做生意,在家的时间并不多,大部分时间只有他与奶奶及佣人住在那间漂亮空宽的洋房里。解放前夕,他父母带着他的弟妹们去了香港后辗转去了美国。
一个十岁的孩子,对大人世界里的翻天覆地,他也就只能无奈地没有选择地跟着接受,只要有疼爱他的奶奶在,他对其他的一切并不是很在意。
解放后,家里的大房子没了,那些上好的家具也被人陆陆续续地搬走了,他和奶奶住到了一间小房子里,但他没有觉得生活的变化有那么巨大,因为他的奶奶还在,奶奶信耶稣,奶奶让他心中有安全感。
他喜欢读书,他考上了一间名校的物理系,并受那时候的环境影响同时学俄语。
大学毕业后,他被分到一间大学去教书,疼爱他的奶奶在那时也离开了人世离开了他,他的生活开始与原来不一样。
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因为他的资本家成分,那些革命学生开始要他交代问题,要他交代作为资本家的狗崽子,他是怎样剥削工人和穷人的,又问他为什么他的俄语说得那么好,是不是苏联特务。他告诉他们,解放前他只是个孩子,他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剥削,在他的世界里就是书和他慈祥的奶奶,学俄语也就是学一门外语。那些学生哪里会信他,每次都是恶言秽语相辱。看他们不信,后来他就索性什么也不说了,随他们给他扣帽子打棍子。
玉芳的父母都是工人,兄弟姐妹四人也都是工人。玉芳十八岁的时候被分到了朱教授所在的大学的实验室里管理实验器具。在几乎总是空荡荡无人的实验室里,她经常看到有一个人在忙乎实验或看书,不声不吭的,好像实验室就是他的家。玉芳为人热心仗义性格直爽,有次就主动打招呼问他的情况,他说了他的名字。从此以后,他们算是认识了。后来,玉芳就慢慢地知道了他的身世,再后来,玉芳会经常从家里给他带点家常菜,无事时会一起坐着聊聊天,慢慢的,两人就觉得谁也离不开谁了。
自从和朱教授认识以后,玉芳发现她是越来越喜欢朱教授了,也越来越被他的才华和温润的性格吸引,她知道自己爱上了他。回去告诉父母,家里人一致反对:资本家的狗崽子哪会是好人,我们家世世代代是工人,根正苗红,你姐妹兄弟嫁娶的也都是清一色的工人后代,我们不想要这样成分不好的女婿。
可玉芳觉得这资本家的狗崽子比她碰到的哪个男人都有教养,虽然平时话不多,但在与他的交往过程中,玉芳知道了他是个心地实在厚道善良的人。
朱教授也喜欢玉芳这个勤劳善良直爽的姑娘,但碍于自己的家庭成分和比她大十五岁的年龄差距,他从来不敢有所表示,他怕害了她。
玉芳知道,凭她对朱教授的了解,如果她不主动,朱教授是不会对她表露感情的,她于是在一次聊天的时候把自己的心里话告诉了他。
他说,他知道玉芳喜欢他,他也喜欢玉芳,但自己成分不好,比她大十五岁,而且,动不动就会被拉去批斗,他无法给她一份安定稳定的生活,更无法给她幸福。
玉芳告诉他,她就是喜欢他这个人,她不在乎他的成分和年纪,她愿意嫁给他,不管是苦还是甜。
他们于是就去领了结婚证,两个人一起去饭馆吃了顿饭就算结婚了。因为不想给自己惹麻烦,玉芳娘家的人与他们断绝了往来。
婚后他们有了个漂亮女儿,但夫妻两人在单位里的日子却越来越不好过,尤其是玉芳,本来是几代工人阶级出身,嫁了朱教授后,自然就成了资本家家的媳妇,别人于是开始欺负她侮辱她为难她,要她做那些她从来没有做过的专业实验,要她与朱教授划清界线。她默默地承受默默地忍受这一切。
后来,朱教授知道这些情况后,就会先去学会了做那些实验,然后再教给玉芳,玉芳再去到单位交任务。
朱教授那时已经不用教书了,因为学校里基本上也不上课,他天天被单位里的那些造反派喊去受训挨打受折磨,但他从来不回家告诉玉芳,他不想她担心。
不知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却好象一下子到头了。学校里开始整顿校务,有些系科开始慢慢恢复上课,朱教授也被安排去教那些年龄有的比他还大的工农兵大学生。他们家开始有学生来走动,玉芳也开始被人称作师母。
朱教授在美国的父母也开始联系他们,希望他们可以到美国与父母团聚,但单位自然不予批准。
后来,日子越来越好了,朱教授当上了系主任,玉芳也做了管理实验室的负责人,女儿也上了重点大学,但玉芳却怀念以前的日子:朱教授不用忙于应酬,她也没有人叫她师母。
终于,朱教授退休了,日子又回复了往日的清净宁静,但玉芳的身体却一年不如一年,不得不提前病退,朱教授于是包揽了家里所有的大小事情,并定时带玉芳去看医生,督促玉芳按时服药。在朱教授的照顾照料下,玉芳的身体总算又慢慢地好了起来,夫妻俩于是决定到美国探亲,探望在美国学有所成已成家立业生子的女儿。
在朋友家的聚会上,我看到了朱教授。他穿着一件竖领的橘红色宽条灯芯绒外套,一条黑休闲裤,一双白色的耐克运动鞋,脸色黑里透红,一点也不象是个七十岁的老人,他坐在他太太的旁边,一脸温和微笑着听他太太在跟别人聊天。
“那时真的没想到会有今天,我当时就只认准了朱教授是个好人,连我娘家人跟我断绝关系我也不在乎,当然,现在他们看到我们家的情况,又看到这么些年来朱教授这样照顾我,就都说我有眼光了。”玉芳一边说一边笑一边用纸巾抹眼泪。
“哎,过去了的事就别再说了。”朱教授温和地对他太太说。
看着两位慈祥温和的老人,我在想,他们是幸福幸运的,在那个几乎毁灭一切的疯狂年代里,他们没有失去自己,他们没有失去对彼此的信任和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