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鼓峰战役,使“喀秋莎”一炮走红,成为红歌、女仆、国家的符号

来源: JustWorld 2023-08-13 16:48:44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38087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JustWorld ] 在 2023-08-13 17:46:38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张鼓峰战役,使“喀秋莎”一炮走红,成为红歌、女仆、国家的符号

#战争风云#提到“喀秋莎”,很多人知道它是苏联经典歌曲,很多上了年纪的中国人也喜欢传唱。至今它被誉为俄罗斯的“第二国歌”。

而且,“喀秋莎”还是苏联研制、闻名世界的一种火箭炮名称。

它还是日本动画作品、中国网络游戏中的角色,女仆服饰名称等等。

这一切,与发生在中国东北地区的一场战役密切相关。

“喀秋莎”是什么意思?

它是俄国女性常用名字——Катюша。

它的源头可追溯到希腊语,意为“洁净无瑕”。后来它成为

是俄国女性名字叶卡捷琳娜(Екатерина)的爱称,即昵称。

也即,“喀秋莎”相当于中国的“小芳”、“丽丽”等,是女性的昵称。

19世纪末期,俄国文豪托尔斯泰写了一部长篇小说《复活》,成为他的代表作。

其中的女主人公名字叫喀秋莎·玛丝洛娃,成为俄国文学史上一位典型、深刻的女性人物形象。

 

后来《复活》享誉国际,还被排演成话剧、电影等。

“喀秋莎”这个名字也深入人心,几乎成为俄国女性的代名词。

 

张鼓峰战役催生了“红歌”《喀秋莎》

20世纪上半叶,日本侵驻中国东北地区,扶植伪“满洲国”,进而将其作为向世界侵略扩张的重要战略基地。

实施"北进"策略、侵略苏联西伯利亚地区,则被列入日军的扩张计划。

 

于是,日军在中国和俄国的敏感边界,挑起了“张鼓峰事件”。

张鼓历来是中国的领土。

沙俄在与清政府签署《瑷珲条约》时,私下在条约俄文文本中把张鼓峰划归沙俄。

1932年,伪“满洲国”成立后,把它划入珲春县界。

但当时的苏联主张按珲春界约规定的边境线,认为它属于自己的领土。

由此,日军看中这块敏感的战略要地,大做文章。

1938年5月,日军派人到张鼓峰旁边修筑碉堡。

而苏军马上反制,一举占领了张鼓峰,构筑工事。

日军的主战派则抓住这个时机,在7月底发动了战斗。

苏军严阵以待,进行猛烈反击。

由此,双方展开了激烈争夺战。

 

日军在陷入不利的情势下,主动言和停战。

苏军则趁势占据张鼓峰,并将苏联边境线推进到图们江边,仅给中国居民留了一条江边的狭窄“通道”。

这也导致中国东北地区失去了重要出海口,影响重大、深远。

而今的张鼓峰位于中俄国界线上,附近也是中、朝的交界处。

 

(注:张鼓峰事件的具体内容,请另外参阅本账号的前文)

在张鼓峰事件期间,苏联政府派出了一批记者到战地采访报道,以鼓舞士气,并借机在国内进行爱国主义精神宣传教育。

其中,苏联诗人伊萨科夫斯基得到了创作灵感,写出了诗歌《喀秋莎》,描写了一个名叫喀秋莎的姑娘,对离开故乡去保卫边疆的情人的思念。

 

其中也有景色描写:“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河上飘着柔曼的轻纱”。据说这便是图们江的美丽景观。

马特维·勃兰切尔看到这首诗后,便给它谱了曲,并由民谣歌手丽基雅·鲁斯兰诺娃首次演唱。

 

在今天我国珲春市张鼓峰战役纪念馆、俄国符拉迪沃斯托克(原名海参崴,俄文为Владивосток、意为“统治东方”)的公园里,都有“喀秋莎”的塑像。

两年后的1941年6月,纳粹德国集结重兵,以闪击战的方式对苏联发动袭击。

于是,苏联卫国战争全面爆发。

在爱国主义热潮中,《喀秋莎》这首爱情歌曲开始被战士们传唱。

它节奏明快、简洁,旋律流畅,易学易唱。

而且,它饱含着少女纯情的歌声,将爱情、爱国与音乐融合,使得爬冰卧雪、浴血奋战的官兵们获得了心灵慰藉和激励。

由此,《喀秋莎》伴随着卫国战争,与硝烟一起弥漫在战地各个角落,从爱情歌曲变成战争爱国歌曲,很快响彻苏联大地,家喻户晓。

 

经过一系列艰苦卓绝的战斗、巨大牺牲,最后苏军反败为胜,转入战略反攻,收复全部国土。

进而,苏军从法西斯统治下解放东欧多国,摧毁了强大的纳粹德国法西斯政权,改写了世界格局。

战后,苏联当局为了表彰《喀秋莎》这首歌在战争中的巨大精神鼓舞作用,特地为它建立了一座纪念馆。这在人类战争史和音乐史上,算是首例。

经过战争洗礼的《喀秋莎》,留下了苏联人难以磨灭的特殊历史记忆。

 

它还飘出苏联国门,享誉世界。

意大利游击队员们将《喀秋莎》歌词改写后作为队歌,唱着它从法西斯手中解放了罗马城;《喀秋莎》的乐曲,成为希腊民族解放阵线国歌的基础;保加利亚游击队、西班牙国防军也传唱《喀秋莎》的旋律……

《喀秋莎》还传入中国,成为两国人民文化交流的经典曲目。在这首歌曲里同忆战争岁月,在爱情、爱国与音乐中共鸣。

在苏联乃至俄罗斯举行的一年一度的“卫国战争纪念日”阅兵仪式上,必会响起《喀秋莎》的经典旋律。

苏联解体后,这首“神曲”继续在俄罗斯联邦代代传唱。

它历经岁月流逝而不失魅力,并被誉为俄罗斯“第二国歌”。

 

2020年12月,国际体育仲裁法院公布裁决:2022年12月16日前,俄罗斯运动员都不能代表国家参加大型国际赛事,俄罗斯国旗、国徽、国歌等不得出现在比赛现场。

由此,大多数运动员和俄罗斯奥委会提议:在即将到来的东京奥运会上,用《喀秋莎》替代国歌。

然而被国际体育仲裁法庭明确拒绝。

可见《喀秋莎》歌曲的国际影响力之大。

 

“喀秋莎”与火箭炮

1939年,苏联秘密制造出世界上第一款火箭炮,型号为BM-13。

 

这是一种多身管的自行火箭发射器,火箭弹战斗部装有TNT炸药,采用电子打火的方式点燃火箭弹尾端的推进装置来发射弹药。

它一次齐射,可以发射16枚132毫米弹径的火箭弹,最大速度355米/秒,最大射程8.5千米,能在7-10秒内将16枚火箭弹全部发射出去,再装填一次只需5-10分钟。

它的火箭弹倾泻如雨,落地后会发生剧烈爆炸来杀伤目标,火力凶猛,杀伤力很大。

苏联卫国战争初期,把“喀秋莎”开始投入到战场。德军遭受重创后,惊恐地称其为“魔鬼火炮”。

 

从此乃至“二战”后期,“喀秋莎”出尽风头。它的发射声音很像管风琴弹奏的声音,因而被德军嫉妒地称为“斯大林的管风琴”。

“喀秋莎”火箭炮由苏联沃罗涅日州的共产国际兵工厂生产。“共产国际”一词的俄文首个字母是“K”,被作为工厂代号印制在炮车上。

苏联将士们对这种新型武器非常青睐。

当时《喀秋莎》歌曲很流行,“喀秋莎”的俄文首个字母也是“K”。

于是将士们就把这款火箭炮亲切地称为“喀秋莎”。

 

由此,“喀秋莎”火箭炮的名声流传开来。

在后来的抗美援朝战争中,苏联援助中国人民志愿军一批“喀秋莎”火箭炮。

它们堪与美军炮火对抗,发挥了神奇威力,被志愿军将士们称为“炮兵之王”。

 

“喀秋莎”被广为演绎

“喀秋莎”不但在苏联乃至俄罗斯成为一个经典名称,还名声远扬,成为苏联乃至俄罗斯的一个代表符号,享誉国际。

由此,“喀秋莎”的名称也被广为演绎。

托尔斯泰的名著《复活》中的女主角叫喀秋莎·玛丝洛娃,身份是女仆。

20世纪初,日本排演《复活》话剧,当红演员松井须磨子出演女主角喀秋莎·玛丝洛娃。她在剧中戴的女仆头饰,也在日本出名。

这种头饰也成为女仆角色服饰重要标志,并被称为“喀秋莎”。

 

传统型女仆服装的头饰是帽子。后来经过演化,还搭配有蝴蝶结或者兽耳作为萌点,例如猫耳、兔耳等,流行至今。

在日本原创电视动画《少女与战车》中,“喀秋莎”是真理高校战车队队长及其衍生作品的人物的名字,《伟大的喀秋莎》则是她的角色歌。

 

而且,网络游戏《红警Online》中的英雄、网络游戏《洛克王国》中的宠物,以及电影《猎杀T34》的中文主题曲等,都有个共同的名字——喀秋莎。

由此,可见“喀秋莎”的跨越国界、穿越时空的巨大魅力,以及历久弥新的独特生命力。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