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愤不平的老阎

来源: 2019-05-16 14:16:04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昨天我把精力放在了他1993年发表在Cell上的文章,读过之后发现没有特别值得与颜宁的研究较劲的内容。 今天读了他两年后1995年发表在PNAS上的文章, 才发现奥妙原来在此。 他cell 上的论文只是刚触及关键点(阎颜的关键点)就收场了, 只在discussion 部分做了一些推测。 2年后的PNAS文章才是围绕这个蛋白的转运做了完整的实验。 

先介绍一点背景, 

这是葡萄糖载体蛋白在细胞膜上的结构示意图, 1985年发表在 science 上。 上下代表细胞膜两侧,中间为细胞膜,这个蛋白在细胞膜上穿插12次。 在第6和第7转膜区域之间有一个环状氨基酸序列, 最右侧有一个开放的短链。这只是平面示意图,实际上是这个样子的。

取自颜宁论文

 

 这个领域的人就是想知道这样一个蛋白是怎么把葡萄糖从一侧搬到另外一侧的。这是一种主动搬运, 而不是被动扩散过程。 那么这种搬运中的搬运工膜蛋白分子与被搬运物体葡萄糖之间是怎么从相识到相爱(结合)到滚床单(被搬运)到离婚(搬运之后释放出来)的呢?

找到哪些个氨基酸通过什么样的构造变化和分子的相互作用完成了这个搬运过程, 这就是所谓的功能机制(机理)研究。  老阎的研究方法就是把特定部位的氨基酸破坏掉(换一种别的氨基酸), 挨个测试哪个氨基酸被替换掉之后, 这个搬运过程受到影响, 以此来推断那些重要的功能区。 

老阎的研究发现了在第7跨膜区的一个氨基酸位点C265可以接触到细胞膜外的底物(葡萄糖,或者其它类似物),也可以接触到细胞膜内的底物, 随后他又把转膜7区的所有氨基酸每个都破坏一遍,发现了261-264 区只能与膜内的底物结合, 282-286区只能与膜外底物结合, 最有意思的是265-276区可以与膜两面的底物结合(此处是重点)。 他认为内外两侧的氨基酸序列不能互相接触到对方的底物, 而中间的区域相当于一个管道,可以两边轮回, 从外往里搬或者从里往外搬,一次一个。 

取自阎文

老阎提出了一个螺旋轮模型 (helical wheel) 不知道他为啥一直宣传喇叭口,而没提到这个螺旋轮, 螺旋轮更酷吧? 

取自阎文

以上大概就是老阎的机理

下面简单谈谈颜宁的研究, 她把葡萄糖进入载体后载体是怎么发生构型变化, 哪些氨基酸的那些基团与葡萄糖的基团之间用化学键的方式接触,转运研究清楚了。

 

 

拷贝一段论文内容,

Six polar residues from the C-terminal domain, including Gln280 and Gln281 on TM7a, Asn286 on TM7b, Asn315 on TM8, Glu378 on TM10a, and Trp386 on TM10b, contribute eight hydrogen bonds to coordinate D-glucose. With respect to the N-terminal domain, D-glucose is closer to TM1 and TM5. Gln159 on TM5 is the only polar residue from the N-terminal domain that engages in hydrogen bonding to D-glucose (Fig. 2d–f).

The α- and β-D-glucose anomers are similarly coordinated by GLUT3 except for the variation at C1-OH (Fig. 2e, f). The α- and β-C1-OH are recognized by Trp386 and Gln280, respectively. The ring oxygen and C1-OH in both anomers are hydrogen bonded to the side group of Gln159. The C2, C3 and C6 hydroxyls are each coordinated by two hydrogen bonds, including those between C6-OH and Asn315 and Glu378, C2-OH and Gln280 and Trp386, and C3-OH and Gln281 and Asn286. The C4-OH forms a single hydrogen bond with Asn286 (Fig. 2e, f). In addition to the polar interactions, the carbon backbone of the sugar ring is surrounded by hydrophobic residues including Phe24 on TM1, Ile162 and Ile166 on TM5, Ile285 and Phe289 on TM7b, and Phe377 on TM10b (Fig. 2g). A monoolein molecule was found to participate in hydrogen bonding with D-glucose. Although the monoolein molecule should be physiologically irrelevant, similar indirect hydrogen bonds between glucose and polar residues may be mediated through water molecules under physiological conditions

不具体翻译了, 你们能看到很多化学符号, 就是精确到分子原子化学键。

----------

老阎的机理是确认了氨基酸的功能区, 具体说就是转膜7 区可以分成三个功能段。颜宁的研究在化学水平上解释了功能。

无疑老阎的研究是有开创性的,但任何研究都受到技术制约。 老阎说自己的研究已经解决了这个蛋白的机制就是过于搞笑了(虽然他已经删掉了不少过头的话) 。 科学是没有止境的,机理也没有止境。

颜宁的研究人的, 你研究杆菌的, 虽然有同源性和类似性, 但她的研究并非以你的研究为基础, 她的研究不必须借用你的模型, 虽然参照你的研究对她解析构造有帮助, 但她可以不承认, 因为没有证据证明她必须依赖你的研究, 平行线有没有。

老阎说小颜用的是木乃伊, 他用的是活蛋白, 人家用的也是多个晶体构造有没有, 可以看到不同状态的定格, 电影和现代数码不都是定格连成串吗? 贬低一个被广泛认可的新技术之前最好先了解这个技术。

颜宁没有引用老阎的论文,可能涉及时间跨度,平常没注意到,或者是小颜关注人的, 而老阎做的是菌, 尽管这些蛋白构造和功能一致。 当然也存在故意忽略 (这也是老阎最气愤的地方)。  我认为引用最好, 因为两个研究的确有很好的呼应。但没有引用到也不是什么罪,  因为颜文并非建立在阎文的基础之上, 两者并无依附关系。

老阎说小颜如果提到他的文章和研究结果, 那nature就会拒掉她的论文, 这点建议老阎先好好研究一下晶体衍射技术方面的专业知识再下结论。

很多人把自己的工作想得很难, 把别人的工作想得过于简单,这是一个误区。

 

最后为老阎的研究点赞, 也劝你没必要纠结。 好好写你的科普文, 喜欢你的博客人海量。